### 数字PID及其改进算法
#### 一、PID控制及作用
##### 1. 比例调节器
- **表达式**:\[ u(t) = K_p(e(t) + u_0) \]
- \( K_p \):比例系数
- \( u_0 \):控制量基准
- **特点**:简单、快速,存在静差。
- **响应**:比例调节器对偏差即时反应,偏差一旦产生即产生控制作用。
##### 2. 比例积分调节器 (PI)
- **表达式**:\[ u(t) = K_p e(t) + \frac{1}{T_I} \int_{0}^{t} e(\tau)d\tau + u_0 \]
- **特点**:除了按比例变化的成分外,还有积分成分,能够消除静差。
- **响应**:PI调节器通过积分作用逐渐减少偏差直至为零。
##### 3.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PID)
- **表达式**:\[ u(t) = K_p e(t) + \frac{1}{T_I} \int_{0}^{t} e(\tau)d\tau + T_D \frac{d e(t)}{dt} + u_0 \]
- \( T_D \):微分时间
- **特点**:结合了比例、积分、微分的作用,能更快地响应系统变化并减小超调。
- **响应**:PID调节器能在偏差出现的瞬间产生控制作用,有效地阻止偏差变化。
- **微分环节的作用**:能够根据偏差变化率来调整系统输出,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
#### 二、离散化的方法
- **差分变换法**:通过差分近似代替连续系统的导数项。
- **零阶保持器法**:在采样间隔内假设输入信号保持不变。
- **双线性变换法**:采用双线性变换技术将连续系统转换为离散系统,适用于频率响应的保真。
#### 三、数字PID及其算法
##### 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 表达式:\[ u(k) = K_p e(k) + K_i \sum_{i=0}^{k} e(i) + K_d [e(k) - e(k-1)] \]
- 特点:每个采样周期计算累积误差,适合于需要累积误差补偿的应用。
##### 2. PID增量式控制算法
- 表达式:\[ \Delta u(k) = K_p \Delta e(k) + K_i e(k) + K_d [e(k) - 2e(k-1) + e(k-2)] \]
- 特点:只输出控制量的增量,简化了实际执行机构的动作,适用于快速响应场合。
#### 四、标准PID算法的改进
##### 1. “饱和”作用的抑制
- 技术:限制控制器输出的上限和下限,避免因过大的控制量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损害执行机构。
##### 2. 不完全微分PID算法
- 表达式:\[ u(t) = K_p e(t) + \frac{1}{T_I} \int_{0}^{t} e(\tau)d\tau + T_D \left( \frac{de(t)}{dt} - \frac{1}{T_f} e(t) \right) + u_0 \]
- \( T_f \):滤波时间常数
- 目的:减少高频噪声的影响。
##### 3. 微分先行PID算法
- 特点:在比例项之前加入微分项,有效减小超调,提高系统稳定性。
##### 4. 带死区的PID控制
- 应用场景:适用于微小误差可以忽略的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控制动作。
##### 5. 给定值突变时对控制量进行阻尼的算法
- 功能:防止设定值突变时控制量的剧烈波动。
#### 五、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 **凑试法**:通过逐步调整PID参数观察系统响应,找到合适的参数值。
- **实验经验法**:基于工程经验和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参数调整。
#### 六、纯滞后补偿控制技术
- **纯滞后补偿算法**:针对纯滞后时间较长的系统,通过预估未来输出来提前调整控制策略。
- **纯滞后补偿环节的数字控制器**:设计专门的数字控制器来处理纯滞后问题。
#### 七、串级控制技术
- 结构:将多个控制回路串联起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优势:增强对外部干扰和内部扰动的抑制能力。
#### 八、其他常用的控制方法
- **比值控制**:用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固定比例关系的情况。
- **选择性控制**:当系统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切换到不同的控制模式。
### 结论
数字PID及其改进算法是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标准PID算法的改进,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还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控制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改进算法将继续得到优化和完善,为更广泛的工业应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