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燃易爆危险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解析
####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与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不当的操作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和完善易燃易爆危险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 二、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制度旨在通过一系列规定来确保易燃易爆危险点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它适用于企业内部涉及易燃易爆危险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研发、生产、试验、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 三、术语与定义
**易燃易爆危险点**: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火灾与爆炸风险的场所,如高压管道、压力容器、储罐区等,这些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四、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易燃易爆危险点管理程序**
- **定点分级**:依据潜在风险程度对危险点进行分级,便于实施针对性管理。
- **挂危险点标志牌**:明确标示危险点的位置及责任人,便于快速识别与管理。
- **编制检查表**: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与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
- **巡回检查**:各级检查责任人需按照检查表的内容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资料归档**:将所有的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便于日后追溯与分析。
2. **易燃易爆危险点定点原则**
- 高压管道、压力容器、储罐区等场所。
- 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场所。
- 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3. **易燃易爆危险点分级原则**
- 根据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不同,将危险点划分为三个等级。
- Ⅰ级危险点:具有极高风险,如GB18218中规定的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场所、设施;10人及以上的危险作业场所;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故的场所;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及以上的场所。
- Ⅱ级危险点:风险次之,如可能造成1人或2人死亡或3人及以上重伤事故的场所;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场所。
- Ⅲ级危险点:风险相对较低,如可能造成3人以下重伤事故的场所;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至100万元的场所。
4. **易燃易爆危险点的确定**
- 由公司技安环保部组织专家评估并确定危险点等级,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 危险点的撤销或等级变更需要经过重新评审确认。
5. **易燃易爆危险点的管理**
- 实行危险品定量管理,避免超量存储或使用。
- 实行定岗定员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安装监控系统,确保监控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6. **易燃易爆危险点标志**
- 设置安全标志牌和责任标志牌,明确标示危险点相关信息。
- 安全标志牌应符合国家标准GB16179—199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
7. **检查责任分工及检查周期**
- 不同级别的危险点对应不同的检查责任人和检查频率。
- 岗位责任人每日进行班前、班中、下班时的检查。
- 作业点负责人每周检查一次。
- 分公司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8. **人员要求**
- 岗位责任人应熟悉设备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 检查责任人需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确保检查的有效性。
9. **检查整改**
- 各级检查责任人需按时完成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于专门的检查记录本中。
-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 五、总结
易燃易爆危险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的定点分级、明确的责任划分、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和细致的人员要求,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企业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