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整体性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科知识进行上下贯通、左右关联与系统融合,这要求教师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还要设计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使其在现有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纵向设计是整体性教学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脉络,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生长、生发顺序。教师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洞察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与逻辑顺序,明白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高时,不仅仅是了解“垂直”这一概念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在“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高”、“圆柱的高”等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揭示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形成对“高”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
横向设计是另一种整体性教学方式,它强调知识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联,通过“左勾右搭”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发现并列知识的共同点、共通点和相似点。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需要寻找方法将分数转换到相同分母,这样的横向设计使得学生能通过探究和对比,掌握不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知识的系统融合,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例如,通过回顾“垂直”的相关概念,学生能够区分“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和“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理解“三角形的高”不一定是竖直方向,而是垂直于底边的概念,从而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顾晓飞在“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整体性教学”中提出了整体性教学的概念,并在实践中从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两个方面唤醒了学生的认知,提出了“精准化学习”的概念。精准化学习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构建知识体系。顾晓飞强调,教师要通过“上挂下联”的策略,使新知识建构于旧知识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自主建构知识。
整体性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成为知识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在知识的生长、发展过程中获得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要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使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会一题”到“通一类”再到“联一片”。
在整体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和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敏感洞察力和应对能力。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整体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整体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实施整体性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问题设计的整体性、知识建构的立体性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性为教学的核心,以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