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目涉及的是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主要集中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上。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清晰性**: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需要清晰明了,方便使用者理解,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确保信息的可理解性。
2.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表明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会计准则存在区别,遵循不同的规则体系。
3.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性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不是非流动资产,这是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准确把握,非流动资产通常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资产。
4. **事业基金的概念**: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被称为事业基金,这是事业单位特有的会计概念,用于特定的项目或活动。
5.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事业单位会计不仅有“决策有用”目标,也有“受托责任”目标,这意味着会计核算既要提供决策所需信息,也要反映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6.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于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各类事业单位,体现了准则的广泛适用性。
7. **借入款科目的核算**:借入款科目核算的是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不是长期负债,强调了短期负债的区分。
8. **长期应付款的核算**:事业单位的长期应付款科目用于核算偿还期限超过一年的款项,如长期租赁费和分期付款购置的固定资产价款。
9. **无形资产后续支出**: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技术维护,计入当期支出而不增加无形资产成本,符合费用确认原则。
10.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的处理**:期末结账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余额应在贷方,体现补助的给予。
11. **上缴上级支出的结转**:期末将上缴上级支出本期发生额转入事业结余,反映了收支平衡的会计处理。
12. **上缴上级支出的定义**:上缴上级支出科目核算按规定向上级单位支付的款项,体现了资金流向。
13.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处理**:年末结账后,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不应有余额,反映了结余的分配和清算。
14. **经营结余的处理**:不论经营状况如何,年末经营结余均应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统一进行分配。
15. **小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小企业不得随意增设、分拆或合并一级科目,但可自设明细科目,体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灵活性。
16. **现金科目的转换**:执行新准则时,原账中的“现金”科目余额应转至“库存现金”科目,保持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17. **资产清查损益处理**:小企业查出的资产损益需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再调整所有者权益,遵循会计谨慎原则。
18. **现金流量表的填写**:小企业上年未编制或调整不可行时,执行新准则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上年金额栏可不填,简化了处理要求。
19. **低值易耗品的处理**:新准则下,原账中的“低值易耗品”余额不直接转入新账的“低值易耗品”科目,可能需要按新规则重新分类。
20. **准备金的转账**: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不能直接转至新账,这可能意味着准备金的计提和释放需按新准则重新计算。
21. **报表年初余额的填写**:编制年度报表时,需要填列“年初余额”或“上年金额”,保持连续性。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事业单位和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差异和遵循的会计原则,对于理解和应用相关会计准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