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措施》
时间:2025-01-23
来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近日,我局印发了《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将《若干措施》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外贸外交的重要领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鲜活载体,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我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悠久历史为我省积淀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陕北、关中、陕南三种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我省许多农产品、中药材、矿产品、加工食品和手工艺品都具有与产地的自然或人文因素有本质且长期关联的特征,使我省具备了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条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并对相关工作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地理标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一方面,围绕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实施陕西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进一步提高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率,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价值不断提升,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活力。另一方面,围绕地理标志品牌保护,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加强各地加强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和执法协作,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意识。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全社会关注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的氛围逐步形成,以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地理标志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保护。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锚定《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地理标志工作落地见效,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于2025年1月18日正式印发。

二、总体目标

《若干措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有力举措。一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高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地理标志优质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满足多元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地方特色产品提高质量和效率,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二是用好地理标志蕴含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等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三是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凝聚特定区域各方力量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就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持续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长久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三、主要工作任务

《若干措施》从地理标志培育、产品质量提升、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品牌和价值提升等方面方面部署了具体工作任务,着力发挥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强链增效。

一是要依托各地地理标志品牌资源禀赋,做好特色化发展定位。立足县域资源条件,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发掘保护地理标志,做强地理标志品牌,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二是要加强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建立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构建地理标志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规范保护管理政策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保护专项行动,公开发布典型案例,重点打击非法售卖包含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商标标贴、地理标志品牌形象的商品包装物等侵犯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和产品以次充好、冒充产地等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三是要把握市场需求,紧盯多样化发展方向。按照市场需求布局产业,提升供给能力创造需求,发展适应市场、满足消费的多类型的地理标志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推动产销一体、加强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将高知名度地理标志品牌运用延伸至二三产业,补齐融合短板,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供应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

四是要打造“地理标志+”模式,构建地理标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地理标志,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加强与相关产业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利益共同体,推动打造地理标志文旅项目和旅游线路,开发工业旅游,探索建设地理标志产品观光园、地理标志加工生产体验馆、地理标志民俗文化展示馆、地理标志文创园(店)等,实现经济效益倍增和裂变效应。

五是要落实以县区为主体,创新性推进工作。县区政府负主责,统筹资金、上下联动,引导产业谋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要素,推动地理标志质量效益全面升级,促进强县富民。

四、工作协同和保障支撑

为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若干措施》对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投入机制提出了相关工作目标。一是加强组织。各级党委、政府应会同相关部门,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地理标志产业链联系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工作。二是强化工作协同。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中重点任务的统筹落实,协同推进各项现有重点工作,务实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强链增效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加大政策保障。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保障力度,确保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各类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叠加效应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和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地理标志管理、保护和品牌运营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懂政策、懂市场、懂管理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五、组织实施

为保障《若干措施》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各相关单位要强化有效衔接、提升综合效能、突出示范引领、加强重点联系、做好宣传总结加大组织实施力度。一是强化有效衔接。注重做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省局项目资金引导支持向全面自主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过渡,在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接续开展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二是提升综合效能。围绕服务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综合发挥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特色功能优势,充分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效能。三是加强宣传总结。各地要及时总结,围绕用好一件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形成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做好宣传推广。省知识产权局将以适当形式向全省复制推广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加入重点联系名录,加强指导联系。

相关链接: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品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