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津行时
探访东丽区唐代盐业遗址——
唐代盐业遗址内出土的青釉瓷碗和白釉瓷碗。
唐代盐业遗址内出土的青釉瓷碗和白釉瓷碗。
唐代盐业遗址内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在唐代盐业遗址发现的卤水井遗迹。东丽区文化馆(东丽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东丽区文物保护所)供图
提起东丽区军粮城,可能有人知道,这里在唐代是海运军粮的重要基地,因其修筑城垣用于储粮转运而得名。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的协助下,在对军粮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有了新发现——一处唐代盐业遗址初现真容。
目前,我市正在有力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在“四普”实地调查阶段,东丽区文物保护所运用多种先进测量技术与考古学方法,再次对唐代盐业遗址的范围、深度以及遗址内各遗迹的分布坐标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测定。前不久,文保部门完成了阶段性考古发掘和研究,对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回填。
东丽区文化馆(东丽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东丽区文物保护所)馆长王祎见证了整个发掘的过程。他告诉记者,这次发掘意义重大。这是近年来在天津地区第一次发现、揭示出大型唐代夯土台基遗存,填补了天津唐代聚落考古的空白,为进一步探讨文献记载的唐代“三会海口”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唐代盐业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隋唐时期天津地区盐业考古的空白,使天津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对天津古代港口变迁以及天津古代人地关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王祎表示。
更为难得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发现的遗迹与取卤、制卤、煎卤和晾晒等制盐工序直接有关,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唐代制盐作坊区。谈及这一重大发现,王祎向记者介绍:“它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天津盐业生产的认知。天津作为退海之地,公众普遍认为天津盐业主要采用滩晒法,而唐代盐业遗址则呈现出完整的淋煎法制盐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唐代天津盐业生产更为多元、复杂的工艺体系,这无疑为天津盐业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及对唐代盐业遗址的保护性回填,王祎进一步解释说,尽管现代文物保护技术不断进步,但在遗址发掘上仍面临诸多挑战。长时间暴露在外的遗迹,受风雨侵蚀、阳光暴晒以及温湿度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结构稳定性变差,文物的外观和质地也会损害。同时,人为因素如游客的无意触碰、周边建设活动产生的震动等,也会给遗址带来安全隐患。保护性回填是科学且具前瞻性的文物保护策略,能为遗迹和文物营造相对稳定的环境,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干扰,延缓其老化和损坏速度。这一举措遵循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即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遗址和文物本体的改变;同时遵循可逆性原则,未来若有更完善的保护技术和方案,可将回填物安全移除或调整,不会对遗址造成永久性破坏。
在考古学领域,保护性回填并不罕见。许多大型遗址在经历阶段性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后,都会采取这种方式。例如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部分区域在完成发掘和初步研究后,也进行了回填保护,以待后续技术进步时能有更好的保护和研究成果。
保护性回填,不是历史探索的终点,而是开启了更长期、更深入的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之旅。它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重,也让社会各界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王祎表示:“东丽区唐代盐业遗址的发现与保护,是天津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它让我们触摸到天津古代盐业的辉煌,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与研究的深入,这一遗址将为我们展现更多历史精彩,成为天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