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动态

领导之窗

团务公开

团场概况
头屯河农场成立于1951年10月,是由王震将军亲手组建的新疆最早的机械化国有农场之一,农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西延,东邻乌鲁木齐国际陆路港,南与宝武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紧密接壤,西与昌吉市隔河相望,北沿北疆铁路线与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综合保税区相邻。辖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辖区常住人口2.9万人,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族等17个民族。下辖3个连队、5个社区、1所公办幼儿园、1家团办企业,共有市场经营主体2200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团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国家优质绿色鲜食果品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及“乌鲁木齐优质绿色鲜果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是十二师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最具潜力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郊秀美团场。 在兵师党委领导下,头屯河农场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全场体制机制逐步优化,综合实力和维稳能力明显增强。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97亿元,同比增长9.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7亿元,同比增长8.47%;规上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同比增长22.12%;固定资产投资14.03亿元,同比增长1.6%;招商引资实物量11.51亿元,同比增长4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亿元,同比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9.68%,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24.3万元,同比增长101.43%。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2.52亿元,净入库2.43亿元,实现同比73.24%的高速增长,地方级税收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65.74%。 头屯河农场党委坚持建设城镇、服务城镇、管理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到96%。完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职工休闲广场、文体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医院、幼儿园、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建设。新建及改扩建公路和城镇道路43公里,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集中供热覆盖率和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目前,农场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五横五纵”道路、集中供热、给排水、广播电视、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产业集聚营造了良好环境。宝新钢材物流园、金石国际石材城、家居博览城等大型批发市场效益逐步扩大,头屯河谷生态公园、十二师养老院、大航城小微企业创业园、恒伟智慧冷链物流、鼎璨精创产业园、中福城小微企业创业园、50万吨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山东高速物流园、屯河畔旅游综合体等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农场城镇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钢基产业园、北疆铁路物流园初现雏形,产业兴城效益初显,产城融合进一步深入,作为城郊团场承接乌鲁木齐主城区人口转移和产业转移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头屯河农场将紧紧围绕十二师对农场的科学定位,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向西开放窗口”的优势,建好“三区”:城镇生活服务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休闲区;建好“两园”:钢基产业园、仓储物流园。全力将头屯河农场打造成为十二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钢基产业园:总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3.5平方公里,二期1.9平方公里。农场充分发挥紧邻八钢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助水发上善高科技管业产业园、大航城产业园、陈信伟建管业等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打造成为百亿产值、亿元税收的加工制造类产业园区。 商贸物流园: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农场充分利用乌鲁木齐“五大中心”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依托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优势,着力打造商贸物流园。借助中储棉、山东高速、山东港口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将其打造为十二师商贸物流示范样板园区。 城镇生活服务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目前形成的生活区域长居人口已经达到10万人,利用区域特有环境优势,可直接承接乌鲁木齐主城区人口转移和产业转移。辖区内有新华教育集团万通汽车职业培训学校、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职业教育基础已初具规模。 文化旅游休闲区: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结合头屯河谷森林公园以及全域旅游规划,打造成为融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康养生、身心体验、文化教育、餐饮购物、快乐观赏一体的,具兵团特色的现代综合生态观光度假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目前有2万余亩葡萄、桃子等种植区和采摘区。建有冷库2个,储备能力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