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有温度的历史,也是一种有态度的观察。 纪录片镜头一样的冷静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外国学者眼里的七十年代中国。
1974年春天,正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中国大地,迎来了一个包括学者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在内的五人代表团,他们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等城市,参观了各地的重点景物、历史古迹以及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工厂。 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尔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到的人和事,并加入了较为个人化的评价。
线下广告投放 媒体投放 广告投放渠道 新款 直播推广 图片 app广告投放 广告热搜 知识库 b站广告投放 广告创意 抖音广告 排行榜 微信广告怎么推广 广告投放 免费在线办公 网站地图 快手广告投放 微信广告投放 关键词 京点书院 爱奇艺广告投放 企业广告投放 信息流广告 电商培训 微信广告推广 广告投放平台 京东智联云 价格 站外推广
这是一段有温度的历史,也是一种有态度的观察。
纪录片镜头一样的冷静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外国学者眼里的七十年代中国。
1974年春天,正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中国大地,迎来了一个包括学者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在内的五人代表团,他们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等城市,参观了各地的重点景物、历史古迹以及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工厂。
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尔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到的人和事,并加入了较为个人化的评价。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1974年4月11日
4月12日
4月14日星期六 北京
星期日,4月14日 北京
星期一,4月15日 上海
4月15日下午 天气晴朗
4月16日,星期二 上海
4周17日,星期三 上海
4周78日,星期四 上海
4月19日,星期五 南京
第二本日记
4月19日,星期五 南京师范学院
1974年4周20日,星期六 南京
4月21日,星期日 南京
4月22日,星期一 从南京到洛阳
4月23日,星期二 洛阳
4月24日,星期三 洛阳
4月25日,星期四 西安
4月26日,星期五 西安
第三本日记
第四本日记
附件一
附件二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