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2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09-02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9-02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庄长兴等10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制定秦岭生态保护法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被誉为我国的“中央水塔”,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支持和推动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一、不断强化秦岭地区生态保护统筹协调

  一是推动建立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在西安组织召开第一届轮值联席会议,推动六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签署《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备忘录》,明确在现状调查评估、问题发现整改、经验总结推广、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共同下好“一盘棋”,促进秦岭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过半年多的运行,“秦岭机制”有力推动实施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进一步夯实了秦岭生态保护基础。

  二是明确2024年“秦岭机制”重点工作任务。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会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编制形成《2024年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今年“开展一项评估,做好两项监督,组织两个会议,树立一批样板,加强科技支撑”,共11项任务。

  三是组织开展生态破坏问题监督。生态环境部开展秦岭地区人为活动专题遥感监测,将监督范围从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拓展至全部重要生态空间,并将监测周期从一年缩短至两个月。启动秦岭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开展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现场调查拍摄工作,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纳入调查重点内容。

  四是初步完成秦岭地区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部以秦岭为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基本掌握秦岭生态家底。总的来看,近五年来秦岭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质量持续改善、功能不断增强。自2000年以来,90%以上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或好转,80%以上的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保持稳定或提升。

  二、持续加强秦岭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是指导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指导实施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陕西秦岭北麓主体、甘肃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3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相继编制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已将“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重点,纳入了“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针对秦岭东段、中段(北麓)、中段(南麓)、西段等区域分别布局了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同时,持续加大对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地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有效促进了工程区自然生态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秦岭地区的安康市石泉县、洛阳市宜阳县、十堰市竹山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支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不同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区域提供示范样本。

  三、关于制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

  (一)关于国家层面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党中央关于生态环保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作为重点工作,努力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支撑。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通过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经过不懈努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中,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的立法,是一项带有创新性的工作,包括已经出台的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四项特定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都是根据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而开展的,也是对我国生态环保领域法律制度体系重要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包括秦岭在内的其他重要特定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立法,建议加强统筹研究、积极推进,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同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国家公园法列入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项目,并列明积极研究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过程中,将统筹考虑你们提出的建议。

  (二)关于指导地方协同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贯重视加强对地方立法的指导和支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以来,常委会领导同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稳中求进推动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常委会领导同志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今年将召开部分省(区、市)地方立法工作交流会,聚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交流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此外,2015年修改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每年都举办地方立法培训班,主要面向设区的市立法工作人员,已完成对地方立法主体的多轮次全覆盖集中培训,地方立法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地方协同立法对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你们所提制定秦岭生态保护法的建议,对于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系统化和法治化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加强对地方协同立法的指导和支持;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学习参考你们提出的建议,发挥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作用,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协同监管;国家林草局将积极配合相关立法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强立法储备,为后续立法工作顺利推进打好基础。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9月2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