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南平市人民政府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我市林业资源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及生态资源保护
访谈时间:2013-11-15 10:00 访谈嘉宾: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访谈背景:
文字直播
图片直播
  • 主持人 2013-11-15 10:01
     问:林副局长,首先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市林业的基本情况。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02
    答:好的。南平作为福建省重要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261.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931.8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有林地中,用材林1385.5万亩、毛竹林597.9万亩(立竹量8.1亿株)、锥栗7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1.14%,活立木蓄积量1.34亿立方米。全国30个“中国竹子之乡”,我市占了3个,分别是建瓯市、顺昌县、武夷山市。全国4个“中国锥栗之乡”,我市占了3个,分别是建瓯市、政和县、建阳市。顺昌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浦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丹桂之乡”。全市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833.1万亩,占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的20%,其中国家级607.5万亩、省级225.6万亩。全市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108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4个、面积27.79万亩;自然保护小区1283个、面积127万亩;已普查建档的古树名木共40315株。2013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9.45万亩,占省上任务47.4万亩的104.32%。全市不炼山造林面积达6.04万亩,面积和所占比例皆为历年最高。2013年1-9月,全市林业总产值276.86亿元,同比增长17.44%。尤其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产值8.15亿元,增长1193.65%,林业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市林业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资源培育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保护生态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主持人 2013-11-15 10:10
    问:刚才您提到以资源培育为依托,2013年市林业局提出实施资源培育“五大项目”,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五大项目?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11
     答:绿色是建设美丽南平最好的优势、最响的品牌、最大的潜力。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青才能水秀。为此,我们提出持续实施资源培育“五大项目”。一是种苗项目。我市现有良种基地7922亩,其中杉木高世代种子园2489亩,马尾松二代种子园1116亩。2013年继续推进优质阔叶树种苗培育基地建设,确保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100%。二是绿色通道项目。2013年建设福银高速公路延平段26个地块509亩、浦南高速南平北互通口至武夷山段36个地块561亩森林生态景观通道示范段,形成“乔灌草相结合、花果树同上、带网片相连”的立体复层森林生态景观。三是大径材项目。现有大径材基地66.75万亩,今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再培育1000亩。四是生物防火林带项目。全市现有生物防火林带16269公里,今年新建1035公里,结合迹地更新和荒山造林,选择耐火性强的阔叶树种,沿山边、田边、路边、人员活动频繁的火险地带,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网络。五是苗木花卉项目。现有苗木花卉面积8.3万亩,今年继续扶持以“南百合、北丹桂”和“四绿工程”绿化大苗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产业,新增苗木花卉面积2.2万亩,培育“四绿工程”绿化大苗50万株。
  • 主持人 2013-11-15 10:15
    问:同时您提到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我市在产业发展上提出绿色发展,您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16
    答:当今林业正逐步从过去单纯的木材采伐收益转型到实现林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我市森林资源丰富,产业可挖掘潜力巨大,根据实际条件,我们提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壮大林业产业规模,增加林业经济总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提出发展四大经济。第一是竹业经济。推广科学育竹技术,2013年市本级新建3个单片面积不少于300亩的毛竹丰产高效示范片,各县(市、区)也至少新建1个单片面积不少于300亩的示范片。完善竹山基础设施,全市新建竹山机耕路1000公里,新增竹山水利灌溉示范点30个。重点扶持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竹业总产值155亿元。第二是林化经济。规划建设木竹活性炭和香料产业专业园区,支持林产化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实现林产化工产值18亿元。第三是森林旅游经济。通过发挥“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的品牌优势,引导林农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原生态森林景观,开展休闲养生、观光度假、科学考察、文化教育等主题生态旅游。第四是林下经济。发挥闽北绿色优势,突出“一县一特色”,实施“百万林农增收千元工程”,推广林花、林果、林药、林蜂、林禽、林脂、林菌等多元模式,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林下种植或养殖业示范点,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实现“以短养长、立体经营”,做到“不砍树,也致富”。
  • 主持人 2013-11-15 10:26
    问:9月22日,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楠木林景区已正式动工兴建,由此,这片华东地区面积最大楠木林保护开发拉开了序幕。 林副局长,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开发这个项目的具体规划呢?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28
    答: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原始楠木林是华东地区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的楠木林。该楠木古树群105亩,有楠木千余株,其中古楠木204株,平均树高24.5米,平均胸围1.9米,平均树龄300年。其中最大的一株楠木高30米,胸围3.6米,树龄约600年。2012年,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林规院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并组织有关部门论证,目前已完成前期项目规划工作。该项目拟投资1000万元,分两年实施,2013年完成项目投资200万,建设山门、步道、凉亭、附属设施等森林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以地方珍稀树种观赏为主的特色森林景观。
  • 主持人 2013-11-15 10:36
    问:今年9月份,网友了解到,顺昌县林业科技中心因承担刨花楠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而获得了100万元的国家资金扶持。这个项目又应该怎样实施呢?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38
     答:顺昌县刨花楠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示范林基地,培育专业技术人员,推广刨花楠良种实生苗培育技术、良种扦插育苗技术及良种丰产林营建技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顺昌县洋口镇良种繁育场,规划建立刨花楠良种繁育基地15亩,培育刨花楠良种苗木100万株。示范林基地建设在顺畅县国有林场,规划建立刨花楠示范林基地900亩,培训技术人员450人次。
  • 主持人 2013-11-15 10:46
    问: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产业兴、则林业兴;产业活,则林业活。我市在苗木花卉、林业生物、笋竹、林下经济这四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上颇有成效,首先请林副局长谈谈苗木花卉。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48
    答:好的。目前,我市主要扶持以“南百合、北丹桂”即延平百合、浦城丹桂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产业。首先说说百合。延平区人工种植百合花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1989年1月20日,百合花被定为南平市(今延平区)的市花,享有“南有漳州水仙,北有南平百合”的美称。2009年,延平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百合花产业的主导地位,加大对百合花生产发展扶持力度,对种植300亩以上的规模企业在用地、资金、融资和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设在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百合花基地前3年的土地租金给予全额补助;项目业主需要贷款及担保,由地方政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和担保公司,林业部门对项目予以立项争取贷款贴息。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5265万元用于王台现代农业园区百合花园区建设,鼓励花农采取土地流转形式,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百合花。现在延平区百合花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了兴一春百合园艺有限公司、茫荡百合专业合作社、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百合花生产经营示范企业,基本形成了以专业户为龙头、大户联小户的花卉生产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积极参与。 2012年,在延平区政府、区林业局的牵头下,区花卉协会与厦门航空公司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物流合作伙伴关系,零散空运每公斤均价从5元降至目前的2元左右。延平区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延平百合物流中心,确保百合鲜切花在24小时内送达全国各大花卉批发市场。区花卉办分五个小组前往成都、南京、无锡、广州、郑州等十余个城市进行市场调查和品牌推介。破解了百合产业发展的物流瓶颈,拓展销售网络。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丹桂。丹桂属桂花品种中的珍品,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丹桂全身都是宝,花可食用,花、果实、枝叶均可药用,还可提炼天然香精。种植丹桂可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浦城是丹桂的原产地,是首个“中国丹桂之乡”。“十一五”期间,浦城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协会互动、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特色产品形成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制定实施丹桂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种植面积每年以万亩速度递增,现已突破6万亩,年产丹桂鲜花50万公斤以上,年均繁育丹桂苗木2亿多株,居全国第一。浦城丹桂已深植于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园、厦门园博园等地,苗木畅销至全国23个省市。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食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2.5万农户10余万农民受益,其中千万元以上有20多户、百万元以上达百余户,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
  • 主持人 2013-11-15 10:50
    问:我市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的美誉,发展笋竹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您谈谈我市笋竹产业的现状。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52
    答:我市地处福建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竹子生长,所辖十个县(市、区)均属毛竹生态最适宜区,是中国毛竹的中心产区,素有“中国笋都竹乡”之美称。全市现有竹类15个属110余种,占全省竹类总数的70%。竹林面积37.4万顷,占全省的37.4%,其中毛竹林面积35.5万顷,占全省的41.1%,约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12%。全市128个乡镇中,有119个乡镇是竹产区,现有竹林面积5万亩以上的乡镇就有33个,其中10万亩以上的10个,建瓯迪口镇竹林达20.6万亩,位居全省首位。发展竹业经济是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短、平、快”项目,对激活当前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全市开展竹业开发擂台赛活动以来,开设竹山机耕路,建设竹山水利项目,推广科学管理经营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竹林资源培育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市笋竹加工企业1304家,其中笋加工企业200家,竹加工企业1104家。全市竹木产业的产品涉及人造板、家装材料与建筑构件、家具、木竹制品、制浆造纸、林产化工、天然香料、活性炭等八大类。2012年全市竹业产值实现134.09亿元,同比增长11.93%,其中竹林产值40.37亿元,比增15.23%,加工产值93.71亿元,比增10.57%。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瓯市。近年来,建瓯市立足竹林资源优势,在实施改造低产竹林、建设丰产高效竹林基地,发展笋竹加工流通的基础上,打响了“打造中国笋竹城,建设全国笋竹产业发展先行区”为主题的竹业开发战役,全力推进笋竹产业百亿产值行动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火炬计划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国家级竹制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有机笋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等,笋竹产业已成为建瓯市最具特色、最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支柱产业。
  • 主持人 2013-11-15 10:54
     问:近年来,林下经济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发展林下经济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社会需求、巩固林改成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请您介绍一下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55
    答:近年来,我市加快引导林下经济发展,逐步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一是林下种植。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林农、企业联合经营,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复合种植业,主要包括在林下套种金线莲、铁皮石斛、三叶青等中药材的林药模式,在林缘、林荫及林下空地套种珍稀和绿化树种的林苗模式以及林菌、林果、林粮等模式。全市林下种植类面积150.86万亩,产值12.91亿元,油茶种植面积49.3万亩,延平百合花种植面积3000亩,浦城丹桂种植面积7万余亩,富有本地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还有邵武金线莲、松溪厚朴、政和草珊瑚和建瓯绿化苗木等林下种植。二是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业,主要包括林下养鸡、养羊、养蜂、养鱼、养蛙以及特种养殖等模式,我市林下养殖初步形成特色规模,主要有建瓯土鸡、邵武黄羊、浦城蜂蜜、武夷山蛇类养殖等。目前林下养殖类面积达130.49万亩,产值2.02亿元。三是林下采集加工。充分利用林下产品的产品资源,大力开发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主要涉及笋竹、松脂、食用菌、中药材、油茶、锥栗、野菜等林下产品的采集加工及仓储运输和交易等。我市林下产品加工在森林食品、新型炭质吸附材料、调味品、香料香精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元力股份、武夷味精、青松股份、老知青集团、天富生物科技、永芳香料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元力股份和青松股份都是上市公司,还分别是我国最大的木质活性炭生产与松节油深加工企业。四是森林景观利用。近年来,市林业局积极利用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和建设力度,加强森林人家建设和评星工作,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全市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2个,分别是武夷山和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4家,分别是武夷山、浦城匡山、邵武龙湖、光泽武夷天池森林公园,经营区面积10483公顷;省级森林公园23家,经营区面积8043公顷,森林人家112家,星级森林人家12家。
  • 主持人 2013-11-15 10:58
    问:我们大武夷新闻网有一位网友问,能不能谈谈各县(市、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58
    答:我市在林下经济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县(市、区)都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延平区引导山区群众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林下养鸡、养鸭、养蜂达600多户,组建了近10个生态养殖合作社,养殖户年收入少则几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成功走出了一条家庭致富、产业转型以及生态保护的多赢之路。邵武市每个乡镇建立一片有一定规模的林下种植或养殖示范片,利用天然阔叶林,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三叶青等名贵中药材,面积300亩,规划种植1000万株,有效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建瓯市鑫福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经营的7000亩山林林下养殖生态土鸡,2012年出栏生态土鸡7万只、生产生态土鸡蛋500万枚,产值达2000万元。2013年该公司采用公司加农户形式再租赁山林8000亩,用于扩大林下养殖规模和种植食用菌,帮助林农实现“不砍树,也致富”。 顺昌县是中国“杉木之乡”,也是全国“竹荪之乡”。该县积极探索在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下套种竹荪,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近90万公斤,涉及农户1.2万户约6万人,已成为全县带动林农致富的支柱产业。光泽县李坊乡管密村利用枝干上长满苔藓的黄花梨培育铁皮石斛。将铁皮石斛实生苗在大棚培育1-2年左右,移植到梨树上,让它们在野生环境里生长。铁皮石斛在梨树上生长了1到2年,完成了人工培育到天然野生的转化,大大提升品质和价格。
  • 主持人 2013-11-15 10:59
    问:刚才林副局长给广大网友详细介绍了我市林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最后再请您谈谈我市林业生态保护的做法。
  • 南平市林业局林忠民副局长 2013-11-15 10:59
    答:好的。南平地处闽江源头,为全省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保护生态安全,构筑绿色屏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提出强化“三大体系”。一是森林防火体系。实施森林火险重点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90万元;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分别控制在10次/十万公顷和1‰以内,确保各项控制性指标低于省控标准,防范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1起,火场总面积136.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16.6公顷。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同比大幅下降。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实施闽北林业有害生物体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37万元。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达86%以上,成灾率控制在3‰,无公害防治率达82%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松枯死木除治率达100%。2013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面积2330.77万亩,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7.12万亩,已防治面积49.05万亩,预防面积6.07万亩,防治率96.5%。三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公安在森林资源保护的主力军作用,在强化常态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专项性打击,比如非法占用林地、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等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