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走在前 共同富裕谱新篇——旧县镇探索“1+3+4”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共富新模式
时间:2025-01-06 11:08
  旧县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持续深挖习近平总书记12次来杭考察调研理论和实践“富矿”,全面践行“六个共富”机制,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创新“1+3+4”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旧县共富模式,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旧县高质量发展。

 

党建赋能
焕发共同富裕新活力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养成支柱产业”,并按照县委关于主动融入沿汀江乡村振兴示范带发展布局要求,召开相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主题党日活动48次、交流研讨24次,党员领导带头上党课21场次。二是夯实组织堡垒。坚持把“多彩河湾·幸福旧县”共富示范建设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召开联席周例会通报项目建设情况15次,研究解决共富建设问题21个,高位规划“语口扬帆·同舟共‘楫’”党建品牌,同步建设共富片区。三是凝聚共富合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开展共富片区交流座谈4次,详细了解人大代表、干部群众、企业家等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征集民情民意26条,齐心协力谋划推进共同富裕思路办法。
因地制宜
蹚出共同富裕新路子
一是做好做优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旧县豆腐、夜间经济、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打造樱桃番茄、金线莲等特色现代农业“网红”打卡点,成功举办田螺嘉年华等系列活动,累计吸引游客约22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600万元。二是提质提效产业融合。立足辖区“红色、绿色、金色、古色”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推进客家古邑、红色资源、生态文明和金铜等文化元素共融,策划推进十里河湾生态共富等项目建设,初步实现古韵全坊、水尚兰田、多彩铁东融合发展格局,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联建联创“1+3+4”共富品牌。持续打造“山水富农·幸福旧县”红领共富工坊,重点突出传统长寿豆腐产业1个中心,紧扣现代特色农业、多彩河湾生态产业、林下经济等3条主线,连片打造“金田稻香”“瓜果花香”“十里河湾”“林下生金”等4个农文旅融合发展共富示范片区,实现辖区产业规模化、集中化、连片化协同发展。
共建共享
构建共同富裕新局面

 

一是聚焦发展共谋。围绕全方位优化产业布局,健全完善片区协作共谋共促工作机制,通过片区内党建共抓、群团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相互碰撞思路、查找问题短板,实现辖区20个村整片推进、整体提升。二是聚焦村企共建。探索推行“支部引办+社企合作”招商引资模式,先后成立村级集体产业“兰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杭润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引回优秀大学生返乡创办梅溪瑞胜家庭农场、农学博士落户成立草韵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联村带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三是聚焦成效共享。积极促成与紫金山金铜矿达成政企共建协议,努力积极构建“种产供销”农业产业全链条,实现日常供需精准对接,让旧县“菜园子”直通紫金山“菜篮子”,逐步丰盈周边群众“钱袋子”。

改革创新
驱动共同富裕新引擎
一是招商引资质效并进。深化领导干部带头策划项目工作机制和“复盘复制”机制,持之以恒开展图谱招商、揭榜招商、商会招商,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新签约4个、开工4个、投产2个,新挖掘重点培育企业16家,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共计2971.26万,总量位居全县第三,实现税收达4158万元。二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跟踪项目26个,解决企业签约落地、建设、经营过程问题18个,帮代办注册个体户86家,受理即办事项476件,办结及时率、满意度均达100%。探索推行“零补偿”项目建设机制,高效推进旧县河全坊—铁东段治理工程等3个国债水利项目,有效引导群众共治共享旧县发展。制定印发《旧县镇村风民风转变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主动下访化解历时30多年重大矛盾纠纷积案1件,经验做法获市委政法委表扬推广。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注重提升柔性引才成效,持续深化旧县中小与福州麦顶小学结对交流,有序推进旧县中学与福州屏东中学结对共建,旧县中学普高上线率达72.4%,旧县中小连续两年获评县级教育教学绩效考评一等奖。发放奖学金42.2万元,对111名优秀师生进行奖励,尊师重教氛围浓厚。积极发动社会爱心力量,纵深推进“希望小屋·点亮书房”儿童关爱项目,首批8户“希望小屋”陆续投入使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灾后重建成效显著,防汛“一图一卡一册”获县级肯定并全面推广。
柔性引才
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

 

一是引才有广度。实施旧县镇“新农人”定向发展行动,精准绘制“引才图谱”,成功引回农学博士、致富能手、大学生等43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动态培养21名高素质农民,助力旧县乡村振兴。二是育才有力度。探索乡村现代化发展模式,制定出台《旧县镇强农惠农政策》,向上争取惠农资金444.74万元,发放镇级配套补助资金63.7万元。组织开展“新农人”培训13批次600余人,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新农人。三是留才有温度。积极构建乡村创业全周期服务体系,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包括种植技术、市场对接、购销服务、优农政策办理在内的全过程服务,并探索推行“一对一”“多对一”服务模式,主动靠前服务63次,协调解决“新农人”农业种植、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各类需求147件。

涵养新风
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一是共绘生态文明。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率先采购水质检测设备,水质监管工作法得到市级肯定进行全面推广。稳步推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依托“水尚兰田”现有基础,大力实施小微水体星级治理工程,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登,旧县河旧县段成功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二是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深挖旧县红色资源,投入30万元编撰旧县长篇纪实红色书籍《辰星闪烁》。纵深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照市人大关于孔氏家庙修缮保护指导意见,高质量完成“绝命后卫师”成立地(孔氏家庙)抢救性维修和陈列布展等工作。三是丰富文化生活。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全县单体面积最大的旧县镇农民文化健身馆,并开展羽毛球友谊赛、“新春篮球联赛”等各类文体赛事,高质量办好“旧县春晚”等文艺汇演,营造了积极阳光、团结拼搏的旧县新风尚。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