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国务要闻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 总体看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

发布日期:2025-01-13 10:32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在1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2024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总体看全年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廖岷介绍,2024年前11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超3.8万亿元,教育支出超3.6万亿元,两项合计7.4万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介绍,稳就业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各地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024年前三季度,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两项政策,共向企业释放政策红利超过1500亿元。2024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达到1.4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支持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应就业群体约1200万人。

  化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为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我们制定实施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合计安排12万亿元政策资金。”廖岷介绍,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增加了新范围。“从原来的17个行业增加到22个,新增了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卫生健康、养老托育、货运综合枢纽、城市更新等5个行业以及一些细分行业。同时,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规模上限由25%提高至30%。”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范围扩大了,规模占比也扩大了,这都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投资能力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此外,在10个省以及雄安新区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赋予地方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提高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进度和配置效率。允许地方在专项收入和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之外,依法分年安排财政补助资金,以及调度其他项目专项收入、项目单位资金、政府性基金等收入,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3个方面。”廖岷表示。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廖岷表示,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记者 董碧娟)

--摘自中国政府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 总体看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

信息中心 2025-01-13

  在1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2024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总体看全年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廖岷介绍,2024年前11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超3.8万亿元,教育支出超3.6万亿元,两项合计7.4万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介绍,稳就业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各地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024年前三季度,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稳岗返还两项政策,共向企业释放政策红利超过1500亿元。2024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达到1.4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支持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应就业群体约1200万人。

  化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为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我们制定实施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合计安排12万亿元政策资金。”廖岷介绍,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增加了新范围。“从原来的17个行业增加到22个,新增了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卫生健康、养老托育、货运综合枢纽、城市更新等5个行业以及一些细分行业。同时,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规模上限由25%提高至30%。”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范围扩大了,规模占比也扩大了,这都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投资能力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此外,在10个省以及雄安新区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赋予地方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提高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进度和配置效率。允许地方在专项收入和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之外,依法分年安排财政补助资金,以及调度其他项目专项收入、项目单位资金、政府性基金等收入,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3个方面。”廖岷表示。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廖岷表示,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记者 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