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更多>>
足迹 更多>>

“2014年深秋,北京已经有些凉意了,我突然接到路佳导演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晕船。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于海上生活也非常熟悉,当即表示“没问题”。于是我被导演组选中,参加了纪录电影《蓝色使命》的拍摄工作。也正是这一次拍摄,让我目睹了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也让我见证了国家救助事业的强大和救助工作者们的责任心。

'中国救捞'(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的简称)有专业救捞船209艘,救助直升机24架。北至鸭绿江、南至南沙群岛的海岸线上,共设置了24个救助基地、88个救助船舶值班待命点、10个救助飞行基地、115个临时起降点,各种救助力量全天候24小时坚守岗位。"

访谈 更多>>

日前,“一位上海建筑师连接的世界”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暨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在同济大学开幕。以17位中外建筑师为代表的上海近代建筑师的历史贡献,呈现出上海近代建筑与世界文化的深度连接。

透过对这些珍贵文献的梳理,可以给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更新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记者为此走访了纪录片《邬达克》学术顾问之一、本次展览主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霞虹教授。

看点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