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凝聚共识 同向发力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创新议案督办形式,助力海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来源: 北京日报  浏览字号:
  海淀区“3个100”市重点工程近八成布局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顺利封关运行;“五横六纵”骨干交通路网架构已成,正向“九横九纵”延展;西北旺永丰西三旗新建商圈支撑北区消费业态全新升级……2024年年末,海淀北部地区利好消息频传。
  海淀北部地区腾飞,背后有着海淀区180名人大代表联名议案的“托举”:2021年12月,海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80位人大代表提出“加快科学城北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关村科学城高质量发展”议案。三年督办、三项创新,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推动112项任务基本完成。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与区政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以实干实绩绘就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议案督办三年成绩亮眼
  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强势崛起
  “一年督办,两年跟踪”。从2021年议案提出,到2024年议案办理收官,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与区政府同向发力,广泛凝聚代表智慧,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议案办理各项任务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强势崛起,为高精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优质空间,为科技创新厚植沃土。
  关键词
  道路
  “九横九纵”路网骨架初显
  2024年11月21日,随着最后一根钢箱梁成功跨越京藏高速,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完成了所有跨京藏高速桥梁的吊装工作。未来,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后,将串联京新高速与京藏高速,共同形成海淀北部地区高快速路网体系,连接起回天地区与中关村科学城、永丰产业基地等重点功能区,加强海淀北部与昌平南部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助力区域发展。
  这三年,海淀区不断以高品质交通基建,联通科创前沿发展组团。在畅通道路干线动脉方面,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九横九纵”路网骨架初显,三年来累计完成上庄路一期、邓庄南路西延、安宁庄北路、翠湖东路、翠湖南路(上庄路-上庄东路)等5条城市主干路建设工作,总长14.8公里。翠湖南路一标段(西六环—稻香湖路)已进场施工,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上庄路北段二期建设提速,沙阳路、上庄东路北延计划于2025年完工。海淀区还在开展上地西路北延、上庄路三期等主干路的前期研究。目前,科学城北区快速、主干路在施4条、11.6公里,筹备9条、15.1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重点通道交通承载能力不足的难题。
  在织密次支路网络、改善重点区域交通微循环方面,海淀区结合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组团发展形态,聚焦增量发展的职住平衡需求,建设高效通畅、层次分明的道路交通网络。三年来新增通车次支路27条、16.8公里。紧盯重点产业园区周边交通出行需求,完善北大生物城、上庄国际医谷等周边道路前期手续办理;跟进北部村庄腾退后续建设,安阳西路、安阳西路北延有序建设中,翠湖北路东延方案已稳定。目前海淀区科学城北区道路在施18条、15.1公里,筹备41条、38.4公里,建成后将持续支撑中关村高端创新集聚发展走廊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方面,三年来轨道交通通车11.5公里,昌平线南延一期(地铁27号线)清河站至西土城站9.7公里开通运营,串联起清河、上地、北下关等地区。16号线苏州街站投入运营,实现与10号线的同站换乘。国内最大规模的既有地铁线路改造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13B线马连洼站、软件园站、后厂村站力争2025年建成通车。19号线北延及支线加快前期手续办理,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
  交通综合治理方面,完成永泰庄北路、温北路、龙背村路等48条道路、35.51万平方米中修,完成小营西路、东马坊路、稻香湖路等18条道路、44.11万平方米大修。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增设公交站22处,增加“清河火车站”站点,实现清河交通枢纽高铁、地铁、公交多元换乘。多渠道拓展停车资源,进一步盘活居住区周边公共建筑停车资源,三年来共计挖潜车位7119个,增加错时停车位2079个,加大慢行系统建设力度,长8.6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南展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推进高新企业园区周边18条道路慢行改造,完成66条、77公里道路慢行系统提升。
  此外,海淀区优化了永丰路口等52处节点交通组织,完成了北部骨干路网及区域内545处信号灯配时调优工作,深化智慧交通管理应用。建成四位一体的全新海淀交通指挥调度平台,夯实智慧交通基础底座。
  关键词
  产业焕新
  规划引领激发科学城北区发展内生动力
  2024年9月5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产业园群又迎来了一名新成员: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一期开园。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一期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永丰产业基地、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轴与中关村大街高端创新聚集发展轴交叉的“黄金十字线”上,其整体规划包含了海淀大悦城、海淀大悦公寓、海淀大悦信息科技园及产业配套,为海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
  海淀区紧盯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总体要求,以街区控规编制工作为行动纲领,优化科学城北区职住关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强化规划编制与项目实施的统筹衔接,第一批已获批的13个街区控规,完成了共计345项工程的清单编制,推动255个项目。第二批控规共涉及9个街区,依托北清路集聚新兴和未来产业资源,重点聚焦北部人工智能产业拓展区建设,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产业。北部地区规划产业建筑规模约2100万平方米,已实现约1200万平方米,其中在编的0116等街区控规中规划产业建筑规模514万平方米,为海淀北部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空间保障,助推科学城北区从“园”向“城”的蝶变升级。
  此外,在海淀区人大代表的关注和推动下,区政府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工作力度,编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五大类城市更新项目452个,涉及更新面积约182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49.6亿元,以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更新整合和释放空间资源,将“未来”写入科学城北区发展脉搏。
  关键词
  民生保障
  支撑北区“城”与“人”的繁荣共兴
  2024年12月28日,海淀北部医疗中心建设又有新进展,海淀妇幼保健院北院区交付。海淀北部医疗中心总建设用地约7.52公顷,包括地下三层、地上六层,建成后设置床位800张,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共同使用。目前,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正在积极筹备试运行等相关工作。
  北部新院区作为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主院区,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规划开放床位400余张(含200张儿科床位),按照保健和医疗两大板块对北部院区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进行全新规划,以开展产科、儿科为主,兼具妇科、乳腺科、中医科、心理等科室,方便海淀北部地区居民妇幼保健需求。
  这三年,海淀区以高标准民生保障,加快构建宜居科学城北区城市新形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支撑北区“城”与“人”的繁荣共兴。
  除了北部医疗中心外,苏家坨中心医院等配套工程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翠湖、永丰两个社区医疗中心也基本完工,切实提升了科学城北区医疗服务供给。
  2024年9月1日,位于西北旺镇的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东校区)正式启用,迎来了首批新生。这所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的学校,除了40余间最新标准的智慧教室,还专门配备了70余间高标准的理、化、生、人工智能等实验室和跨学科学习室、讨论室等,学生休息区、餐饮区、智慧运动场、游泳馆等空间也一应俱全,为海淀北部地区教育再添一颗明珠。
  近年来科学城北部地区共建成20余所基础教育配套学校,中关村三小、十一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进驻,带动科学城北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人才吸引力。
  海淀区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土地、空间资源,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方式,提质升级配套设施建设,稻香湖水厂二期、土井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北安河、永丰等4个输变电工程建设顺利,永丰、六里屯、前沙涧等居住组团多点开花,幸福里、汇德里、瑞泽家园等住宅项目建成入住,全面保障民生福祉。
  关键词
  商业
  三大商圈相继落地增加烟火气
  2024年12月21日,毗邻故宫北院区的海淀大悦城开门迎客,这里有200多个新店集结,主力店有博纳国际影城、盒马鲜生以及真冰冰场星宏奥冰场,还有海淀北部首店米莱知识宇宙、电玩类头部品牌城市英雄北京首店及全新升级旗舰店、九号卡丁车华北首家旗舰店等,涵盖国际时尚、潮流运动、品牌美食、儿童亲子、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等多重业态,全方位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
  海淀大悦城也带动了海淀北部地区消费新热点,首日客流量就突破21.6万人次,销售额更是达到1777多万元。
  这三年,海淀区聚焦北部商业布局建设,联合属地和各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北部大型商业项目落地建设,西三旗万象汇、西北旺万象汇、海淀大悦城相继开业。永丰TOD、故宫北院区项目也相继建设,不断优化海淀区商圈布局、完善科学城北区高品质商业供给,满足着北区创新型人才工作生活的复合需求,城市的温度、韧性、烟火气持续增强。
  “三个首次”创新督办形式
  以强烈的答卷意识督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在议案督办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新机制、新实践和新经验?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是海淀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我们深刻认识到议案的确立是海淀人民意志助力科学城北区发展的深切表达,对于加快完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以强烈的答卷意识,从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出发,坚持凝聚共识、同向发力,坚持集聚民智、汇聚民心,驰而不息督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向全体代表交出满意答卷。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党组高位统筹,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牵头落实,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专门督办,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具体组织,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配合实施,各联组协同监督,全体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度谋划议案督办各项工作,精心打磨督办工作各个环节,有效保证督办实际效果。
  在议案督办过程中,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多层面优化议案督办工作机制,多维度探索议案督办新模式新路径。第一个创新,就是在议案督办模式上首次提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合督办,成立市人大代表督办小组,全程跟进议案办理工作,积极做好相关问题的呼吁和反映。
  提出议案的人大代表共有180名,这一方面体现出代表对北部地区的关注,同时也为督办过程中的视察提出了难题:如何让全体代表都能够参与到视察中去?海淀区人大常委会首次推出云视察,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以机关干部视角录制视察vlog,邀请全体代表“亲临”现场,全程参与视察,受到了代表的广泛好评。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召开议案督办推进会,议案跟踪督办第二年邀请近300名市、区、镇三级代表参加大会,全方位向代表汇报议案督办成果,立体化呈现未来两年议案督办工作项目清单,引起了代表的热烈反响。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在议案督办中形成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汇聚成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和铿锵有力的“海淀表达”,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关注,尤其是云视察展现出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
  议案督办事关发展,连接民心,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推进议案督办任务落地见效,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区政府同向发力,督办过程中,海淀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牵头保持与办理部门密集会商,及时跟进议案办理进度,督促办理部门定期沟通,围绕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引领统筹、交通功能完善、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分类视察,持续跟踪,先后组织代表深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实地视察9次,召开座谈会7次,凝聚代表智慧,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建议,推动了重点难点问题有效突破。
  代表说议案
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人大代表 吴双
  推动地区发展是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初心
  我认为,交通问题是制约科学城北区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加快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是破解交通瓶颈的主要抓手。2021年,我提交议案,建议加大科学城北区道路基础设施,加快落实破解困扰科学城北区发展的交通瓶颈的具体措施,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路线图。
  “一年督办,两年跟踪”。3年来,我全程参与议案督办,切身感受到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与区政府同向发力,共同推进并取得了扎实的成绩,还形成很多新机制、新经验,也看到了海淀北部地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
  推动地区发展是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初心。议案事关发展,同样连接民心,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地区居民出行的安全便利,议案的有效办理,也很好地回应了地区居民的期盼。我将继续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海淀区建设现代化强区、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力量。
海淀区人大代表 张永慧
  九次视察次次都呈现“新看点”
  2021年提出议案时,我关注的方向聚焦在两方面内容,一是向北京市争取,将科学城北区纳入全市重点(优先)发展战略,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等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及倾斜,另外一个就是举全区之力,积极破解困扰科学城北区发展的交通瓶颈。
  3年来,这个议案的“督办”与“办理”都得到人大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从办理角度看,办理单位目标明确:一年显成效、三年大改变。三年中的九次视察,次次都呈现“新看点”。海淀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作为牵头督办单位,从督办方案制定、视察方式改进、办理结果审议都进行了深度策划,呈现出生动的督办实践。
  这个议案的督办与办理所取得的成绩是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与政府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议案的累累硕果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