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学史明理深刻内涵不断汲取砥砺奋进精神动力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达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反复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用“四个最”来概括党史的作用: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大举措,目的在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学史明理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础。我理解,学史明理这个“理”,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基本原理;二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规律;三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兴党兴国、不讲实事求是就要亡党亡国的基本道理;四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五是我们党应对危机挑战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学史增信这个“信”,就是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史崇德这个“德”,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政德,主要包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民服务的宗旨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和廉洁修身的道德操守。学史力行这个“行”,就是要知行合一,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力行,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上力行,在改造主观世界上力行,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力行,在攻坚克难、开辟新局上力行。只有做到学史明理,才能更加自觉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才能更加深刻明白“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还要往哪里去”,才能更加清晰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最近,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就学史明理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学深悟透16个方面的基本道理。归结起来,就是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具体来说,要把握五个方面:
第一,从党史学习中求真理、悟原理,切实增强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懈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实践真理、发展真理的历史。为什么今天要到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来?就因为当年毛主席在此倡导唯物史观、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兴党兴国,不讲实事求是就要误党误国。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都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过于专注而错把墨水当红糖吃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夏明翰烈士有首广为人知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最为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所付出的牺牲。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统计,从我们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370万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科学真理。学史明理,最重要的是在“悟思想”上下功夫,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要用心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用心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心领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用心领悟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悟思想”的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履职尽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思路,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从党史学习中悟初心、明使命,奋力投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也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饱含着对人民的深切感情。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过去闹革命,我们党依靠“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的民谣传唱的是人民对党完全彻底的信赖、坚定不移的支持、水乳交融的感情。汝城县沙洲村发生的“半条被子”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陈列的“没收土豪家里的谷米油盐给贫苦工农”等标语,集中印证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懈追求。进入和平建设年代,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历史昭示我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读懂了党百年来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厚感情,就能明白人民群众为什么信赖党、拥护党、紧跟党,就能知道党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和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公心、当好公仆,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实践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第三,从党史学习中循规律、察大势,牢牢把握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学史明理,这个“理”是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要深入领会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党执政地位、执政基础、执政风险、执政制度机制等方面认识,积累了丰富执政经验。关于巩固执政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关于厚植执政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于防范执政风险,我们要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关于健全执政体制机制,最重要的是落实“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深入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一系列规律性认识。比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明确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论,当前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更好用以指导发展实践。要深入领会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从1847年世界上建立第一个共产党开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历程。尤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我们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走势,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进行好。
第四,从党史学习中鉴得失、知未来,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是一部充满苦难辉煌的奋斗史,跨越了许多“雪山”“草地”,征服了无数“娄山关”“腊子口”,其中凝结着迎难而上的勇毅、化危为机的智慧。比如,1927年国民党叛变大革命后,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共产党员人数锐减到1万多人,很多人认定共产党从此将彻底失败,但事实是我们党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掀开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新篇章。又比如,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在此危急关头,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百年来,从“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到抗日战争时期粉碎敌人的一次次大扫荡,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纠正“大跃进”弊端和克服三年经济困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再到成功应对1998年洪涝灾害、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跨过一道道沟坎,一次次力挽狂澜,一次次浴火重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相互交织,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按下了“快进键”,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资源要素重组和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快进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甚嚣尘上,中美战略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我们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东治西乱”“东升西降”的大势愈益明显,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学史明理,就是要读懂我们党在低谷时坚定信念之“理”、在危机中不断奋起之“理”,在绝处而能逢生之“理”,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结合当前形势而言,要在“开新局”上出实招、求实效。要统筹“两个大局”,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和工作准备,防范好各种风险挑战,集中精力办好湖南的事,做到正视乱局、破解迷局、谋定大局、开创新局。
第五,从党史学习中固根基、铸灵魂,不断提振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回顾党的历史,在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用优良作风、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展现了伟大人格力量。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在一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中,有“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被毛泽东同志赞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有“延安五老”“长征四老”、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的谢觉哉,“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民的公仆,等等。在一师求学的大批优秀分子,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如1915年考入一师的任弼时,后来成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人”,被誉为“党和人民的骆驼”;1913年至1915年在一师求学的蔡和森,怀着“以一人之忧共诸天下,以天下之忧纳诸一身”的赤子情怀,为革命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被毛主席评价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1920年入一师就学的郭亮,年仅15岁就写下了“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的立志诗,后来成为湖南工人运动领袖,被害时年仅27岁;1924年考入一师的段德昌,后来成为湘鄂西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牺牲时年仅29岁,被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为“第一号烈士”,中央军委认定其为36位军事家之一;1920年至1924年就读于一师的刘畴西,后来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为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之一,担任过红十军团军团长,被捕就义前留下了“情愿死,不苟且”的豪言壮语,等等。学史明理,就是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标杆和榜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保持革命到底的精气神,勇当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实践者、奋进者、搏击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压紧压实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亲自抓,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踊跃跟进,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要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选自2021年3月16日在湖南一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的讲课)
来源:新湘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