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11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分为三部的是
A 1963年版
B 1977年版
C 1985年版
D 1990年版
E 2005年版
2. 
被公认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A 干热空气灭菌法
B 热压灭菌法
C 煮沸灭菌法
D 流通蒸气灭菌法
E 低温间歇灭菌法
3. 
对于药材粉碎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轻研冰片
B 重研麝香
C 水飞朱砂
D 桃仁串料
E 乌鸡罐蒸
4. 
含挥发油的药材提取一般采用
A 提挥发油法
B 煎煮法
C 双提法
D 渗漉法
E 浸渍法
5. 
可选择性纯化富集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的方法是
A 水提醇沉法
B 醇提水沉法
C 膜分离法
D 大孔吸附树脂法
E 水蒸气蒸馏法
6. 
适于抗生素、血清等生物制品干燥的方法是
A 减压干燥
B 吸湿干燥
C 冷冻干燥
D 红外线干燥
E 喷雾干燥
7.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
A 1ml
B 1g
C 2g
D 3g
E 5g
8. 
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
A 肥皂类
B 月桂醇硫酸钠
C 聚山梨酯-20
D 卵磷脂
E 月桂山梨坦(司盘-20)
9.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增溶
B 助溶
C 乳化
D 消毒
E 润湿
10. 
不属于真溶液型药剂的是
A 溶液剂
B 芳香水剂
C 甘油剂
D 高分子溶液剂
E 醑剂
11. 
内服的乳剂处方中不包含
A 芳香矫味剂
B 防腐剂
C 表面活性剂
D 助悬剂
E 润滑剂
12. 
关于混悬液型药剂论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热力学聚结稳定性
B 具有动力学沉降稳定性
C 毒性大、剂量小的药物可以制成混悬液
D 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分散成液体的药剂也属于混悬液型药剂
E 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凝聚法和溶解法
13. 
关于热原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热敏性
B 小分子复合物
C 水不溶性
D 不挥发性
E 耐强酸、强碱
14. 
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配制注射液前的半成品,不需要检查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只需在成品中检查
B 溶液型注射液应保持澄明
C 用于脊椎腔的乳液型注射液,其分散相的粒径不得大于5μm
D O/W型乳液不能用于椎管注射
E 输液剂应尽可能调成等张溶液
15. 
不能做止痛注射剂使用的是
A 苯甲醇
B 三氯叔丁醇
C 盐酸利多卡因
D 苯酚
E 盐酸普鲁卡因
16. 
下列软膏基质中,最有利于药物释放与吸收的是
A 聚乙二醇
B 硅油
C 乳剂基质
D 硬脂醇
E 白凡士林
17. 
在水中浸泡或阴凉处久贮以减轻黑膏药刺激性的制备过程是
A 炼油
B 药料提取
C 去“火毒”
D 下丹成膏
E 摊涂
18. 
液状石蜡在橡胶膏剂基质中的作用是
A 稀释剂
B 橡胶
C 软化剂
D 填充剂
E 增黏剂
19. 
除另有规定外,栓剂一般要检查的项目是
A 熔化性
B 崩解时限
C 融变时限
D 溶散性
E 相对密度
20. 
胶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A 降低胶块的黏度,便于切胶
B 起到矫味矫臭作用
C 促进胶剂在浓缩过程中蛋白水解生成大量胺类物质的挥散
D 用以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E 可以增加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
21. 
不属于胶囊剂的是
A 硬胶囊
B 软胶囊
C 胶丸
D 肠溶胶囊
E 滴丸
22. 
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称为
A 成型
B 盖面
C 起模
D 选丸
E 原料准备
23. 
含毒剧药或刺激性药物的处方以及需延缓药效的处方,多制成
A 水丸
B 蜜丸
C 浓缩丸
D 水蜜丸
E 糊丸
24. 
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的丸剂是
A 水丸
B 大蜜丸
C 水蜜丸
D 蜡丸
E 糊丸
25. 
用于慢性疾病或调理滋补的处方宜选用
A 水丸
B 浓缩丸
C 滴丸
D 蜜丸
E 糊丸
26. 
与胶囊剂相比,颗粒剂需要特殊检查的项目是
A 装量差异
B 水分
C 微生物限度
D 溶化性
E 外观性状
27. 
不属于片剂润滑剂的是
A 羧甲基淀粉钠
B 聚乙二醇4000
C 氢化植物油
D 滑石粉
E 硬脂酸钙
28. 
口含片、咀嚼片的稀释剂最好选择
A 淀粉
B 糖粉
C 糊精
D 微晶纤维素
E 硫酸钙
29. 
片剂制备过程中,润滑剂的加入正确的是
A 制粒前加入
B 混合药粉时加入
C 混入黏合剂或湿润剂中加入
D 与崩解剂混匀加入颗粒中
E 整粒后筛入干颗粒中
30. 
对片剂包衣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C 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
D 改善片剂的外观
E 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
31. 
秘方主要指
A 祖传的处方
B 清代以前的处方
C 有神奇疗效的处方
D 秘不外传的有效处方
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处方
32. 
按照《处方管理规定》,调剂、煎煮药物有特殊要求时应注明在
A 药名之前上方
B 药名之前下方
C 药名之前上方
D 药名之后上方
E 不需要注明
33. 
质地坚硬的矿石类饮片煎煮时应
A 另煎
B 后下
C 先煎
D 烊化
E 冲服
34. 
有关医师处方有效期论述正确的是
A 当日有效
B 7日内有效
C 3日内有效
D 过期可自行更改日期
E 过当日作废
35. 
海藻、甘草在处方中国时出现时,应
A 照方调配
B 找处方医生重新签字后调配
C 与上级药师协商后调配
D 拒绝调配
E 减去两者之一后调配
36. 
处方中直接写饮片的正名或脚注制品即付酒制品的是
A 紫苏
B 车前子
C 厚朴
D 山茱萸
E 山楂
37. 
申姜的处方正名是
A 炮姜炭
B 黑姜炭
C 骨碎补
D 生姜
E 干姜炭
38. 
以下药物配伍属“十九畏”的是
A 乌头与半夏
B 硫黄与芒硝
C 甘草与芫花
D 贝母与白蔹
E 藜芦与人参
39. 
与牛黄解毒片合用会降低疗效的是
A 维生素
B 青霉素
C 四环素
D 庆大霉素
E 红霉素
40. 
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有效方法快速报告,不超过
A 3个工作日
B 5个工作日
C 10个工作日
D 7个工作日
E 15个工作日
41. 
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不包括
A 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
B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药与确定剂量
C 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D 针对病情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E 自主更改医师不合理医嘱
42.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的极量是
A 1日
B 3日
C 2日
D 4日
E 7日
43. 
乌头碱较严重的中毒主要表现在
A 泌尿系统
B 皮肤和黏膜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
E 消化系统
44. 
中药斗谱编排的主要依据是
A 饮片的形状
B 饮片的价格
C 饮片的灰分
D 用药规律和中药性能
E 饮片的产地
45. 
中药调剂基本设施不包括
A 成药柜
B 毒性药柜
C 调剂台
D 发药台
E 包装台
46. 
发药时注意事项不包括
A 核对取药凭证、姓名、剂数
B 检查包装是否牢固,内服外用药有否专用包装,是否标明用法
C 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
D 检查药品质量是否合格
E 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47. 
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
A 麻黄
B 白及
C 蕲蛇
D 天麻
E 桔梗
48. 
有“高粱碴”特征的药材是
A 槟榔
B 肉豆蔻
C 地榆
D 大黄
E 山茱萸
49.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处方药是
A 二妙丸
B 大山楂丸
C 九一散
D 补中益气丸
E 小柴胡片
50. 
下列属于常用中成药处方药的是
A 小儿感冒颗粒
B 复方丹参滴丸
C 麻仁润肠丸
D 导赤丸
E 鼻炎片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