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 做题时间90分钟)
A1型题

1. 
根据获取影像的维线与层面可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分为
   A.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B.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C.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D.早期显像和晚期显像
   E.阴性显像和阳性显像

A  B  C  D  E  
2. 
不稳定的核素通过发射粒子或光子、放出核能成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称为
   A.释放过程    B.裂变过程
   C.衰变    D.聚变
   E.散射

A  B  C  D  E  
3. 
能自发地发生核衰变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核素称为
   A.稳定核素    B.发生器
   C.母核    D.子核
   E.放射性核素

A  B  C  D  E  
4. 
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
   A.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
   B.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
   C.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
   D.提高病灶的分辨率
   E.帮助病灶的定位

A  B  C  D  E  
5. 
放射性核素阳性显像是指病变组织的显像剂摄取
   A.低于正常脏器组织及其周围本底组织
   B.低于正常脏器组织而高于周围本底组织
   C.等于脏器正常组织
   D.高于正常脏器组织
   E.早期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晚期低于正常脏器组织

A  B  C  D  E  
6. 
α粒子实质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氦核
   E.氢核

A  B  C  D  E  
7. 
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以一定速度连续或间断地多幅成像称为
   A.静态显像    B.平衡显像
   C.介入显像    D.动态显像
   E.阴性显像

A  B  C  D  E  
8. 
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显示某脏器的影像
   A.静态显像    B.局部显像
   C.断层显像    D.动态显像
   E.平面显像

A  B  C  D  E  
9. 
衰变前的不稳定的核称为
   A.PET    B.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C.母核    D.子核
   E.母牛

A  B  C  D  E  
10. 
可以统称为核子的是
   A.氢原子    B.氦原子
   C.氧原子    D.质子和中子
   E.电子和光子

A  B  C  D  E  
11.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称为
   A.同位素    B.同质异能素
   C.放射性核素    D.稳定核素
   E.核素

A  B  C  D  E  
12. 
肺栓塞核素诊断应用99mTc-MAA的原理
   A.细胞吞噬    B.微血管暂时性栓塞
   C.选择性排泄    D.合成代谢
   E.通透弥散

A  B  C  D  E  
13.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的衰变是
   A.β+衰变    B.β-衰变
   C.γ衰变    D.电子俘获
   E.α衰变

A  B  C  D  E  
14. 
介入或负荷显像的目的是
   A.了解脏器或组织的贮备功能
   B.了解脏器的血流
   C.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D.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E.加快显像剂的排泄

A  B  C  D  E  
15. 
下列哪一项不是静态图像分析要点
   A.被检器官位置
   B.被检器官形态、大小
   C.被检器官放射性分布
   D.被检器官与解剖标志和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
   E.显像时相变化

A  B  C  D  E  
16. 
对于分子核医学的阐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随着受体显像、代谢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反义核苷酸与基因显像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前沿的分子核医学
   B.分子核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受体显像、代谢显像、多肽类放射性药物显像、重组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以及基因显像等
   C.分子核医学主要是反映脏器或组织生理与生化水平变化的影像,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分子水平的功能信息
   D.分子核医学主要反映脏器组织解剖结构
   E.分子核医学是核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A  B  C  D  E  
17. 
99mTc称为99Tc的
   A.发生器    B.放射性核素
   C.同质异能素    D.稳定核素
   E.分子

A  B  C  D  E  
18. 
放射性核素脏器显像时,其脏器影像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
   A.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学形态
   B.脏器或组织的大小
   C.脏器或组织的功能状态
   D.脏器位置
   E.脏器的解剖学密度

A  B  C  D  E  
19. 
不带有电荷的粒子是
   A.中子    B.α粒子
   C.β-粒子    D.β+粒子
   E.质子

A  B  C  D  E  
20. 
SPECT旋转中心校正的频度为
   A.每日一次    B.每周一次
   C.每月一次    D.每季度一次
   E.半年一次

A  B  C  D  E  
21. 
在X线CT显像中,常使用平扫和增强扫描技术,其增强的目的是什么
   A.了解脏器密度    B.判断脏器位置
   C.判断脏器排泄功能D.判断病灶大小
   E.判断病灶的血供情况

A  B  C  D  E  
22. 
利用99mTc-PYP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属于
   A.全身显像    B.动态显像
   C.阴性显像    D.早期显像
   E.阳性显像

A  B  C  D  E  
23. 
脏器功能显像时,当受检脏器功能不良时如何选择显像剂剂量
   A.因浓聚下降,应适当加大显像剂的用量
   B.排泄减慢应适当减少用量
   C.功能不良时不能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查
   D.此时检查意义不大
   E.先做预试验,大致了解其功能再确定给药剂量

A  B  C  D  E  
24. 
显影范围仅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显像称为
   A.静态显像    B.局部显像
   C.断层显像    D.动态显像
   E.阴性显像

A  B  C  D  E  
25. 
碳的元素符号为C,如有8个中子、6个质子的原子核,可表示为
   A.    B.
   C.    D.
   E.

A  B  C  D  E  
26. 
一般认为,延迟显像是指显像剂注入体内几小时以后所进行的显像
   A.8小时    B.6小时
   C.4小时    D.2小时
   E.1小时

A  B  C  D  E  
27.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核能态不同的一类核素称为
   A.同位素    B.同质异能素
   C.放射性核素    D.稳定核素
   E.核素

A  B  C  D  E  
28. 
根据影像获取的部位可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分为
   A.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B.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C.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D.早期显像和晚期显像
   E.阴性显像和阳性显像

A  B  C  D  E  
29. 
在图像质量的评价过程中,一幅好的图像应具备
   A.影像轮廓完整    B.对比度适当
   C.病灶显示清楚
   D.解剖标志清晰、图像失真度小等
   E.以上都是

A  B  C  D  E  
30. 
PET显像的分辨率明显优于SPECT。通常其空间分辨率可达
   A.4~5mm    B.1~2mm
   C.0.1~0.5mm    D.2cm
   E.3cm

A  B  C  D  E  
31. 
下列对于仪器最佳条件选择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仪器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B.显像检查前必须确定采集的矩阵,每帧采集的时间及计数等
   C.放射性活度足够时,对于静态采集来说,宜选用较大矩阵(如256×256)
   D.在动态采集时,为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宜选用较大的矩阵(如256×256)
   E.显像检查前必须确定,每帧采集的时间及计数等

A  B  C  D  E  
32. 
放射免疫显像和放射受体显像的原理均属于
   A.细胞吞噬    B.特异性结合
   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合成代谢    E.细胞拦截

A  B  C  D  E  
33. 
具有同样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
   A.同位素    B.同质异能素
   C.放射性核素    D.稳定核素
   E.核素

A  B  C  D  E  
34. 
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变内达到分布平衡时所进行的显像称为
   A.静态显像    B.动态显像
   C.介入显像    D.阳性显像
   E.阴性显像

A  B  C  D  E  
35. 
放射性核素PET显像所使用的射线及其能量为
   A.511keV的射线
   B.511keV的X射线
   C.511keV的一对γ光子
   D.511keV的单光子
   E.1.02MeV的一对γ光子

A  B  C  D  E  
36. 
脏器显像类型的描述,阴性显像的影像特征是
   A.正常脏器和组织细胞显影,病变区不显影
   B.病灶显影,而正常脏器或组织不显影
   C.能显示出该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和大小
   D.病灶区呈放射性分布稀释或缺损(即“热区”)
   E.多能反映脏器、组织功能

A  B  C  D  E  
37. 
根据获取影像的时间可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分为
   A.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B.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C.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D.早期显像和晚期显像
   E.阴性显像和阳性显像

A  B  C  D  E  
38. 
核素显像准直器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中下列哪一点是错误
   A.需要考虑显像剂发射的主要γ射线能量
   B.需要考虑所用放射性活度
   C.需要考虑显像目的
   D.需要考虑对灵敏度及分辨率的要求
   E.如131I和123I常选用高能型准直器,99mTc则选用低能型准直器

A  B  C  D  E  
39. 
核医学显像的解剖分辨率明显比CT、MRI等影像差,通常需多大的病灶才能被常规SPECT显像发现
   A.5cm    B.4cm    C.3cm
   D.2cm    E.1cm

A  B  C  D  E  
40. 
原子核衰变主要取决于
   A.环境温度升高
   B.环境温度降低
   C.核内质子和中子数的比率及核能态
   D.大气压
   E.环境的pH值

A  B  C  D  E  
41. 
一般认为,早期显像是指显像剂引入体内后几小时以内的显像称为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E.8小时

A  B  C  D  E  
42. 
对于核素显像,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核素显像是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通过体外的探测仪器检测射线的分布与量,达到成像的目的
   B.核医学的影像是一种功能影像,而不是解剖学密度变化的图像
   C.核医学影像也可显示其解剖形态学变化,而且图像的解剖学分辨率极好
   D.核素显像与其他显像技术的不同之处是不同脏器显像需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药物,同一器官不同目的的显像需不同的显像剂
   E.核素显像从技术条件等方面比其他显像技术更为复杂

A  B  C  D  E  
43. 
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是
   A.中子    B.α粒子
   C.β-粒子    D.γ光子
   E.质子

A  B  C  D  E  
44. 
根据影像获取的状态,可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分为
   A.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B.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C.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D.早期显像和晚期显像
   E.阴性显像和阳性显像

A  B  C  D  E  
45. 
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称为
   A.动态显像    B.平面显像
   C.阳性显像    D.阴性显像
   E.介入显像

A  B  C  D  E  
46. 
在核素显像中,对于显像剂选择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求有可靠的显像性能
   B.要求标记方便、血液清除快、进入靶器官的时间早、靶器官与非靶器官的放射性比值高以及稳定性好
   C.合适的射线能量
   D.适度的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浓度,放射化学纯度要高
   E.对放射化学纯度不做要求

A  B  C  D  E  
47. 
显像前必须认真阅读申请单的目的是
   A.保证剂量准确    B.确保检查项目正确
   C.确保检查安全    D.确保结果可靠
   E.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A  B  C  D  E  
48. 
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能力可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分为
   A.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B.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C.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D.早期显像和晚期显像
   E.阴性显像和阳性显像

A  B  C  D  E  
49. 
下列哪一项不是断层显像分析要点
   A.正确掌握不同脏器和组织的断层方位以及各层面的正常所见
   B.对各断层面的影像分别进行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及浓聚程度的分析
   C.对于一般器官,横断面是自下而上获取横断层面;矢状面是自右向左依次获取矢状断层影像;冠状面是自前向后依次获取冠状断层影像
   D.心脏断层显像时常分别采用短轴、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来表示
   E.心脏断层显像也采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A  B  C  D  E  
50. 
原子核是由
   A.质子和光子组成  B.质子和中子组成
   C.质子和电子组成  D.中子和电子组成
   E.中子和光子组成

A  B  C  D  E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