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培训考试急诊科学病理生理学
(总分74, 做题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渗透压
2. 
高渗性缺水
3. 
容量失调
4. 
水肿
5. 
血液的pH
6. 
缺氧
7. 
炎症
8. 
DIC
9. 
心源性休克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1.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12. 
尿毒症
二、单项选择题
1. 
细胞外液量占体重的:()
A 30%
B 20%
C 15%
D 5%
2. 
细胞内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是:()
Mg2+
Ca2+
K+
Na+
3.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
Mg2+
Ca2+
K+
Na+
4. 
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是:()
Mg2+
Ca2+
K+
Na+
5. 
在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另一条重要排钾途径是:()
A 皮肤
B 结肠
C 空肠
D 回肠
6. 
下列哪种离子被称为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
Mg2+
Na+
K+
Ca2+
7. 
细胞外液内水分的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是指:()
A 容量失调
B 成分失调
C 浓度失调
D 渗透压不变
8.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称为:()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脱水
D 原发性缺水
9. 
水和钠虽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称为:()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脱水
D 继发性缺水
10. 
等渗性缺水时,血清钠:()
A 高于正常
B 正常范围
C 低于正常
D 正常或低于正常
11. 
细胞内液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多见于:()
A 等渗性缺水
B 高渗性缺水
C 低渗性缺水
D 继发性缺水
12.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 静脉压增高
B 胶体渗透压降低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 淋巴回流受阻
13.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
A 集合管
B 远曲小管
C 近曲小管
D 致密斑
14. 
血气分析中反映呼吸性成分的主要指标是:()
A AB
B SB
PaCO2
D BE
15. 
在呼吸性碱中毒时:()
A AB和 SB都相等地减少
B AB降低,AB<SB
C AB和 SB都相等地增多
D AB升高,AB>SB
16. 
在标准条件下(PCO2为40 mmHg,温度为37℃,血红蛋白的饱和度为100%),用酸或碱滴定全血至pH为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摩尔数为:()
A AB
B BE
C SB
D BB
17. 
严重腹泻、肠道瘘管或肠道引流等常会引起哪种酸碱失衡:()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疾患者,在通气未改善之前滥用NaHCO3,或过急地过度人工通气,或大量使用利尿剂之后,常会引起:()
A 呼吸性酸中毒
B 呼酸合并代碱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19. 
氧分压为19.95 kPa(1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32 kPa(40 mmHg),温度38℃,在体外100 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称:()
A 氧分压
B 氧含量
C 氧容量
D 氧饱和度
20. 
氰化物、硫化氢、磷等中毒可引起:()
A 低张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组织性缺氧
D 循环性缺氧
21. 
低血流性缺氧、缺血性缺氧、淤血性缺氧统称为:()
A 低张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组织性缺氧
D 循环性缺氧
22. 
属于低张性缺氧的疾病是:()
A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B 贫血
C 亚硝酸盐中毒
D CO中毒
23. 
正常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
A 0.5℃
B 1℃
C 2℃
D 1.5℃
24.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
A 10%
B 13%
C 15%
D 23%
25. 
在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时,可出现:()
A 白细胞下降
B “核左移”现象
C 局部血管收缩
D 血流减慢
26. 
下列关于DIC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细胞受损
B 大量组织因子入血
C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 ADP缺乏
27. 
典型的DIC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分为三期,例外的是:()
A 消耗性低凝期
B 高凝期
C 原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期
D 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期
28. 
DIC在临床上最常出现的四大症状是:()
A 出血、休克、微血栓栓塞和溶血
B 出血、贫血、感染和溶血
C 发热、出血、贫血和溶血
D 微血栓栓塞、出血、贫血和休克
29. 
休克分三型,除外以下:()
A 感染性休克
B 失血性休克
C 神经源性休克
D 过敏性休克
30. 
根据微循环的变化,可以把休克分为三期,其中不包括:()
A 缺血性缺氧期
B 休克的难治期
C 休克的恢复期
D 淤血性缺氧期
31. 
下列关于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基本机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B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C 心肌肥大的平衡生长
D 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32.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不常见于:()
A 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
B 缩窄性心包炎
C 肥大性心肌病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33. 
下列选项中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脏的代偿反应的是:()
A 心率加快
B 心脏扩张
C 心血流重分布
D 心肌肥大
34. 
下列关于心力衰竭时心外代偿反应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容量增加
B 心率加快
C 红细胞增多
D 血流重分布
35. 
体循环淤血,下列表现不常见的是:()
A 肝颈静脉反流征(+)
B 水肿
C 肝肿大、压痛
D 肺水肿
36.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来看,心力衰竭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三大主征,例外的是:()
A 肺循环充血
B 微循环淤血
C 体循环淤血
D 心输出量不足
37. 
正常成人静息时的肺泡通气量是:()
A 5 L/min
B 3 L/min
C 6 L/min
D 4 L/min
38. 
关于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 弥散障碍
B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 酸碱失衡
D 肺泡通气不足
39. 
气道阻力80%以上发生于:()
A 气道直径小于2 mm的支气管与气管
B 气道直径大于2 mm的支气管与气管
C 气道直径小于2 mm的外周小气道
D 气道直径大于2 mm的外周小气道
40. 
影响气道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气道内径
B 气道长度
C 气体密度
D 气流速度
41. 
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其发生机制错误的是:()
A 呼吸肌活动障碍
B 胸廓顺应性降低
C 肺顺应性降低
D 气道狭窄
42. 
肝功能衰竭时,肝功能受损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A 分泌功能减退—解毒功能障碍—合成功能减弱
B 解毒功能障碍—分泌功能减退—合成功能减弱
C 分泌功能减退—合成功能减弱—解毒功能障碍
D 解毒功能障碍—合成功能减弱—分泌功能减退
43. 
以下肝性腹水形成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增多
B 门静脉压力增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44. 
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下列学说中未被认可的是:()
A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B 氨基酸中毒学说
C 氨中毒学说
D γ-氨基丁酸(GABA)学说
45. 
下列肝衰竭时物质代谢障碍的主要表现中,错误的是:()
A 高血糖
B 低钾血症
C 低钠血症
D 低白蛋白血症
46. 
肝衰竭时凝血障碍主要表现中,除外的是:()
A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 常发生DIC,从而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C 循环中抗凝血物质减少
D 易发生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47. 
下列关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伴发高血压的机制中,错误的是:()
A 肾脏降压物质生成减少
B 肾素分泌增多
C 钠、水潴留
D 抗利尿激素增多
48. 
下列关于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中,错误的是:()
A 肠道对铁和蛋白等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或利用障碍
B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C 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如甲基胍)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
D 毒性物质抑制凝血因子的功能所致的出血
49. 
CRF晚期因受损肾单位增多,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其机制错误的是:()
肾小管上皮细胞产NH4+减少,可致H+排出障碍
B 继发性PTH分泌增多,抑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使近曲小管排氢和重吸收重碳酸盐减少
C GFR降低到20 ml/min时,使硫酸、磷酸等酸性产物生成增加
D GFR降低到20 ml/min时,使硫酸、磷酸等酸性产物滤过减少
50. 
CRF晚期镁代谢障碍出现高镁血症的原因是:()
A 钙磷代谢障碍
B PTH的溶骨作用
C 酸中毒
D 镁排出障碍
三、多项选择题
1. 
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理是:()
H+-Na+的交换
HCO3-的重吸收
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尿的酸化而排出H+
Na+-K+的交换
2. 
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
A 心性水肿
B 肾性水肿
C 肝性水肿
D 营养性水肿
E 甲亢
3. 
下列疾病中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A 糖尿病
B 酒精中毒
C 尿毒症
D 高血钾
E 高血钠
4. 
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
A 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
B 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
C 血浆游离钙降低
D 低钾血症
E 低钠血症
5.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CRF,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亦称肾性骨病。其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有:()
A 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B PTH分泌增多
1,25-(OH)2 VD3形成增多
D 酸中毒
E PTH分泌减少
6. 
右心衰竭的常见原因有:()
A 肺栓塞
B 法洛四联征
C 二尖瓣狭窄
D 二尖瓣关闭不全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 
常见的尿毒症毒素有:()
A 胍类化合物
B 多巴胺
C TSH
D 尿素
E PTH
四、问答题
1. 
简述水肿的发病机制。
2. 
简述低张性缺氧的特点。
3.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4. 
试述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 
简述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