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业知识-3
1.在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中,______通常置于首要地位。
A 政治镇压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C 惩处犯罪
D 维护社会治安
2.英国的警政管理体制为______。
A 地方自治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层级管理制
D 首长负责制
3.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是______。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C 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
D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
4.对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罪犯,由______代为执行刑罚。
A 监狱
B 公安机关
C 劳教所
D 法院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事警察的主要职责?______
A 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
B 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依靠人民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
C 发动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
D 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
6.法律规定的公安权力,只能由______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A 公安机关
B 人民警察
C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D 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巡警的主要职责?______
A 维护交通秩序
B 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
C 接受公民报警
D 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
8.国内安全保卫,是对______的侦查和防范工作。
A 违法行为
B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C 犯罪行为
D 危害公共安全罪
9.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刑事执法工作?______
A 国外安全保工作
B 刑事侦查工作
C 刑事强制工作
D 羁押工作与执行刑罚工作
10.公安财务保障工作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______。
A 警用装备
B 经费
C 警用设施
D 服务
11.各级公安机关接受同级党委的______的领导。
A 书记
B 首长
C 政法委
D 政法委书记
1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______。
A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B 坚持党政分开原则
C 坚持群众路线
D 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3.对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我国长期坚持采取______的政策。
A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
C 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D 综合治理,惩防结合
14.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______方面。
A 人民群众
B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C 行政机关
D 党委
15.公安政策首先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A 公安机关
B 领导
C .党
D 国家
16.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员,如果情节轻微,并能及时改正或者主动承认错误的,______。
A 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罚
B 不应减轻或免予处罚
C 应该减轻或免予处罚
D 应该免予处罚
17.《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 ______。
A 有效
B 效力待定
C 无效
D 应重新作出
18.公安机关对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行为可并处______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2000元以下
C 3000元以下
D 5000元以下
19.对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期限,应当从______起算。
A 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的那一天
B 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的那一天
C 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的那一天
D 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的那一天
20.对未成年人决定是否劳动教养时,未成年人的年龄、身份,以其______的实际情况确定。
A 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
B 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危害结果时
C 决定劳动教养时
D 审批劳动教养时
21.强制戒毒工作由______主管。
A 卫生部门
B 民政部门
C 公安机关
D 强制戒毒所
2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______。
A 3日
B 4日
C 30日
D 37日
23.国家赔偿以______为主要方式。
A 返还财产
B 恢复原样
C 支付赔偿金
D 消除影响
2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一事项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______
A 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
B 公安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C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公安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D 申请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25.公安赔偿中,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______。
A 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B 国家本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C 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D 国家本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26.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______。
A 公安队伍管理机制
B 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
C 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
D 公安装备的科技含量
27.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______。
A 不予保留
B 予以保留和配带
C 予以保留,但不得配带
D 视级别而定
28.个人嘉奖、集体嘉奖由______审批。
A 本级公安机关
B 本级政府
C 本级党委
D 上一级公安机关
29.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______。
A “严格教育、严格训练”
B “严格管理、严格纪律”
C “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D “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
30.人民警察有下列哪一情形的,不应被辞退?______
A 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但未按规定程序招收的
B 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C 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的
D 因公负伤致残的
1.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内容包括______。
A 保障人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B 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C 用镇压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公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与古代警察相比,近代警察有哪些变化与不同?______
A 近代警察的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B 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C 古代警察极不严格,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D 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3.关于我党历史上的警察警察组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湖南保卫局”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人民警察机构
B 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C 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D “边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4.下列哪些项属于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履行的职责?______
A 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B 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C 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D 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5.关于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
B 公安机关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设置了专门的业务警察建制,从而形成了警种
C 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
D 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6.在实行现场管制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聚集人群,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______。
A 立即予以拘留
B 立即予以逮捕
C 强行带离现场
D 予以制服和杀伤
7.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中,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要积极完成以下哪些任务?______
A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B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C 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D 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国际交往
8.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A 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B 要争取多数从宽
C 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D 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韵威力
9.公安机关在发现不应逮捕的情况时,应如何处理?______
A 可改为拘留
B 必须立即道歉
C 必须立即释放
D 发给释放证明
10.公安机关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哪些事项应当公开?______
A 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
B 作为治安管理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C 受处罚人员的身份
D 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