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12
(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儒林外史》
2. 
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 荀子和韩非子
D 孔子和老子
3. 
契诃夫是(    )
A 俄国诗人
B 俄图散文随笔作家
C 俄国政论家
D 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4. 
《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
A 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B 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叙述
C 追溯法
D 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5.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 岑参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柳宗元
6. 
《灯下漫笔》是一篇(    )
A 文艺性论文
B 小说
C 散文
D 报告文学作品
7. 
《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    )
A 张巡
B 许远
C 南霁云
D 贺兰进明
8. 
《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    )
A 1848年革命
B 1870年普法战争
C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D 1830年七月革命
9. 
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 《郑伯克段于鄢》
B 《马伶传》
C 《张中丞传后叙》
D 《五代史伶官传序》
10.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    )
A 《北方》
B 《大堰河》
C 《艾青诗选》
D 《旷野》
11. 
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
A 莫泊桑
B 契诃夫
C 欧·亨利
D 屠格涅夫
12.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象征、比喻
B 象征、拟人
C 双关、比喻
D 比喻、拟人
13. 
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14. 
《行路难》(其一)中运用了典故的诗句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5.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    )
A 《雾》《雨》《电》
B 《家》《春》《秋》
C 《灭亡》《寒夜》《憩园》
D 《雾》《春》《秋》
16. 
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
A 朱光潜
B 华罗庚
C 钱钟书
D 竺可桢
17. 
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
A 《答司马谏议书》
B 《报刘一丈书》
C 《谏逐客书》
D 《大同》
18.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A 慷慨悲凉
B 沉郁顿挫
C 明白畅晓
D 优美雅致
19.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补叙的主要人物是(    )
A 张籍、张巡、许远
B 雷万春、张巡、许远
C 张巡、许远、南霁
D 于嵩、张巡、许远
20. 
“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谁的诗句(    )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梁启超《论毅力》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视此而已。
21.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数:
22. 
孔子的两个比喻构成了什么关系?
23. 
这些比喻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阅读《氓》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4. 
解释这节诗中加点的字。
   宴:
25. 
将下面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信誓旦旦:
26. 
选出这节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比兴意义。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之。”公曰:“尔有母遗,紧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地及泉,而相见,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27.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遗:    阙:
   隧:    其:
28. 
将这段文字中的“公赐之食,食舍肉”,“其是之谓乎”译成现代汉语。
29.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像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掺混在一起。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
30. 
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31. 
这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32. 
这段描写是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梦》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33.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
34. 
“傻瓜!”的咒骂在此说明了什么?
35. 
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
阅读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选)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关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36.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
37. 
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
38. 
作者为什么说生路是要用勇气造出来的,而且“这只是一半真理”?
四、作文
39. 
题目:“孟母三迁”另解    要求:①必须是议论文。    ②不能少于800字。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