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6
1.下列哪些不属于分子生物标志物______。
A 突变的DNA
B 功能变异的蛋白质
C 基因异常表达
D 头发中某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2.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______。
A 均是分析性研究
B 均是前瞻性研究
C 均是回顾性研究
D 均是实验性研究
3.实验流行病学不包括______。
A 社区实验
B 病例报告
C 临床试验
D 现场试验
4.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感染谱,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______。
A 隐性感染
B 显性感染
C 死亡为结局
D 未发生感染
5.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______。
A 分性别进行比较
B 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 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 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A 两文结果有矛盾
B 两文结果基本一致
C 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D 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较大
7.方差分析中主要用于多个处理组与一个对照组的两两比较方法为______。
A q检验
B Dunnett-t检验
C t检验
D LSD-t检验
8.四格表用基本公式的条件为______。
A ARC≥5
B TRC≥5
C ARC≥5和n≥40(n为总例数)
D TRC≥5和n≥40
9.社会医学是______。
A 医学的分支学科
B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C 预防医学的分支学科
D 医学与社会学间的交叉学科
10.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可归纳为哪三个方面______。
A 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
B 设计计划、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
C 设计计划、技术路线、实施计划
D 抽样设计、问卷设计、分析计划
11.社区医生应掌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家的情况,并与之建立固定的联系,这种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属于______。
A 持续性服务
B 综合性服务
C 协调性服务
D 可及性服务
12.根据行为改变阶段理论,当行为改变处于第一阶段(没有准备阶段)时,相应的干预策略是______。
A 提供方法,鼓励尝试
B 激发动机,支持鼓励
C 提供信息,提高认识
D 环境支持,预防复发
13.因吸烟所导致的大量死亡人群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______。
A 妇女
B 老年人
C 青年
D 中年人
14.臭氧层位于大气圈中的哪一层______。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15.不论正离子或负离子,清洁空气中的离子浓度应低于______。
A 1×106个/cm3
B 1×105个/cm3
C 1×104个/cm3
D 1×103个/cm3
16.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______。
A 氟、磷
B 氮、磷
C 碘、磷
D 氟、氮
17.室内污染物氡的健康危害主要是______。
A 中毒
B 致癌
C 免疫抑制
D 致敏
某皮箱、皮包生产厂的粘合工,女性,工龄10年,近来主诉头痛、头晕等症状,化验发现白细胞总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
18.此工人最可能接触下列何种致癌物______。
A .苯
B 联苯胺
C 砷化物
D 铬酸盐
19.接触该致癌物可能引起的癌变是______。
A 肺癌
B 皮肤癌
C 肝癌
D 白血病
20.下列不属于氰化物中毒机制的是______。
A 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Fe3+络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
B CN-可与体内的高铁血红蛋白结合,抑制对细胞色素的保护作用
C CN-与肌红蛋白结合,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线粒体,损害线粒体功能
D CN-还可夺取某些酶中的金属,或与酶的辅基和底物中的羟基结合,使二硫键断裂,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导致细胞组织缺氧窒息
21.接触铬酸盐工人易患的职业肿瘤是______。
A 皮肤癌
B 肺癌
C 肝血管肿瘤
D 白血病
22.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营养不良的标准是______。
A 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60%
B 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70%
C 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80%
D 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90%
23.小于6月龄的婴儿宜选用蛋白质含量______的配方奶粉。
A <12%
B 12%~18%
C 18%~25%
D >25%
24.治疗肠源性青紫应选用______。
A 二巯基丙醇
B 阿托品
C 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联合疗法
D 美兰
25.哪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可以出现溶血性尿毒症______。
A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B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C 肉毒中毒
D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26.青春期男孩以下各形态发育指标哪一项较女孩突增更明显______。
A 盆宽
B 上臂围
C 小腿围
D 肩宽
27.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______。
A 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 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 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 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1
28.下列化合物哪个毒性最大______。
A CCl4
B CHCl3
C CH2Cl2
D CH3Cl
29.亚慢性毒性是指______。
A 机体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14~30天所产生的毒效应
B 机体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30天所产生的毒效应
C 机体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较长时间(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所产生的毒效应
D 机体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90天所产生的毒效应
30.移码突变指的是______。
A 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的碱基增加或减少,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不正常的氨基酸
B 当DNA链上某一碱基由于致突变物作用而脱落或其配对性能发生改变,在DNA复制过程中该DNA互补链上的相应位点配上一个错误的碱基,即错误配对
C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D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1.下列哪些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点______。
A 费用常较观察性研究低
B 容易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
C 容易存在回忆偏倚
D 可能出现失访偏倚
2.关于正态分布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正态分布曲线在X=μ处达最高点
B 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分别为μ和σ
C 正态分布是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条曲线
D 正态分布曲线下的总面积为1
3.生育水平的指标有______。
A 生育率
B 年龄别生育率
C 终生生育率
D 出生率
4.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卫生服务范围应向“四个扩大”发展,即______。
A 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B 从社会服务扩大到技术服务
C 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D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5.下面哪些行为可能造成成瘾性行为______。
A 吸烟
B 酗酒
C 药物滥用
D 咖啡因
6.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______。
A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B 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
C 工业废气
D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7.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原则包括______。
A 健康保护与预防原则
B 工作适应原则
C 健康促进原则
D 治疗与康复原则
8.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是______。
A 从少到多
B 由稠到稀
C 由细到粗
D 由单一到混合
9.能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______。
A 生长激素
B 雄激素或雌激素
C 胰岛素
D 甲状腺激素
10.有效地危险性交流的要素包括______。
A 危险的性质
B 危险评估的不确定性
C 危险性管理的措施
D 危险评估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