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综合-3
A 银行对单据中货物的描述和价值不负责任
B 银行只依信用证条款审核单据,对买卖双方的诚信或履约情况不负责任
C 银行应对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做实质上的审查
D 银行对于任何消息、信函或单据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延误或遗失而引起的后果不负责任
A 英国公民甲某在我国侵害了美国公民乙某的财产权,该种行为在我国和美国都被认为是侵权行为,而在英国不被认为是侵权行为
B 墨西哥公民李某在我国侵害了我国公民王某的人身权,该种行为在墨西哥被认为是侵权行为,但在我国不被认为是侵权行为
C 英国公民高某在美国侵害了我国公民何某的人身权,该行为在我国和英国都认为是侵权行为,但在美国不被认为是侵权行为
D 美国公民于某在美国侵害了英国公民孙某位于我国的不动产所有权,该行为在我国和英国都被认为是侵权行为,但在美国不被认为是侵权行为
A 人民检察院应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B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
C 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自行侦查
D 人民检察院应写出书面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A 甲国承担责任
B 乙国承担责任
C 由于发射没有成功,甲、乙两国均不承担责任
D 甲、乙两国共同承担责任
A 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B 应当缺席判决
C 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D 应当通知甲公司撤诉
A 将案件移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继续侦查
B 逐层上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延期
C 逐层上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
D 逐层上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延期
A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 构成故意伤害罪
C 属于正当防卫
D 应为意外事件,李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A 某大学学生陈某课余到某工厂兼职,陈某把获得的工厂的技术秘密高价卖给该厂的竞争对手,工厂欲起诉陈某,陈某与工厂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B 王某是某政府机关的工勤人员,该单位长期要求王某加班,但是却不向王某支付加班工资,王某可以直接起诉该单位要求支付加班工资
C 李某是某工厂的电工,工厂突然停电,由于李某违反劳动合同私自外出导致维修不及时给工厂造成较大损失,工厂可以直接起诉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损失
D 个体工商户胡某经营一家餐馆,雇用张某等三人为服务员,张某怀孕期间,胡某将张某辞退,张某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A 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B 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C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D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A 甲对该古文的注释本享有著作权
B 乙对该古文的法语版享有著作权
C 乙有权禁止他人再将该古文译成外国文字
D 出版社要出版乙的书应征得甲和乙的同意
A 乙应取得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B 应由甲演出公司取得丙的同意,但应由甲演出公司支付给丙报酬
C 因该作品已发表无须取得丙的同意,但应由乙支付给丙报酬
D 因该作品已发表无须取得丙的同意,但应由甲演出公司支付给丙报酬
A 公示催告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B 公示催告案件中,公告期满之后,法院依职权作出除权判决
C 利害关系人必须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否则申报无效
D 申请公示催告只能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A 甲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乙不能发表
B 乙可以自己单独署名,也可以由甲、乙两人共同署名
C 该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 该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乙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A 法律监督的主体是指由谁来实施监督谁,在现代社会,法律监督的主体是特定国家机关
B 在现代民主社会,所有的法律监督主体也都是法律监督的客体
C 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
D 在我国,国家专门监督是检察监督和纪委监督
A 该电视台享有绘画书法作品的所有权
B 该电视台享有绘画书法作品的著作权
C 该电视台陈列、展览绘画书法作品,构成侵权
D 该电视台出版印刷并免费赠送来宾绘画书法作品,不构成侵权
A 民间传说不是作品,故不受著作权保护
B 评书《天山神女》为李教授创作的曲艺作品,应受著作权保护
C 张某未经许可将录音记录作为自己的作品出版,侵犯了李教授的著作权
D 张某将民间传说改编为小说是独立创作行为,并未侵犯李教授的著作权
A 乙企业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企业破产
B 乙企业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甲企业进行重整
C 甲企业只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乙企业方能申请甲企业破产
D 甲企业有缺乏偿债能力可能,乙企业可以申请对甲企业进行重整
A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B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C 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
D 从事临时经营的纳税人
A 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B 对维持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 可以提出上诉
A 甲、乙二人系抢劫罪共犯,并属在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结果加重犯
B 甲、乙二人系故意杀人罪共犯,并且甲系犯罪未遂,乙系犯罪中止
C 乙使用抢来的信用卡提款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 甲参与抢劫的数额为12000元,乙参与抢劫的数额为27000元
A 可以适用中国法
B 可以适用法国法
C 可以适用英国法
D 只能适用中国法或法国法
A 开证人为了防止出口商的欺诈或是防止出口商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而添加进去的
B 信用证继续具有它的无条件的不可撤销性
C 它限制或取消了银行信用
D 由银行的信用改成了进口商的信用
A 训诫
B 责令赔礼道歉
C 没收违法所得
D 责令赔偿损失
A 向作家甲支付报酬
B 向作家乙支付报酬
C 向电视剧制片人支付报酬
D 向电视剧导演和演员支付报酬
A 摄制权
B 保护作品完整权
C 广播权
D 发表权
A 对于贼盗及有关钱粮,唐律对贼盗、钱粮,一般根据情节轻重作出不同处理,牵连范围相对较窄,明律则相反
B 明律对贼盗、钱粮,一般根据情节轻重作出不同处理,牵连范围相对较窄,唐律则相反
C 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犯罪行为,唐律重于明律
D 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犯罪行为,明律重于唐律
A A镇山野菜加工厂
B 加工厂的法定代表人
C 镇政府
D 股东大会(以自己的名义)
A 为了生产经营需要,甲企业可以对个别债权人清偿
B 有关甲企业的保全程序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终止
C 已经开始尚未终结的有关甲企业的民事诉讼应当中止,管理人接管甲企业财产后,诉讼继续进行
D 有关甲企业的民事诉讼,必须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
A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判组织可以是独任审判员
B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C 选民资格案件可以以调解方式结案
D 任何人都可以提起选民资格诉讼
A 侵犯了乙电视台的播放权
B 不应由著作权法调整,因为电视节目并非作品
C 侵犯了电视剧制作者的播放权
D 属于合理使用作品,未侵犯任何人的著作权
A 由于意外并非发生在其管辖区域内,所以发现国没有采取措施的义务
B 应立即通知发射国
C 应立即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D 应对宇航员采取救援措施
A 诈骗罪
B 贩运伪造国家货币罪
C 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
D 非法经营罪
A 海事请求人请求担保的数额过高
B 担保不应该向海事法院提交
C 被请求人已采取其他有效的担保方式
D 海事请求人的请求权消灭
A 《希望》已经公开发表超过50年,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B 江某的子女依法继承和享有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C 因江某已经去世,刘某对《希望》进行改编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D 电影出版社应向江某的子女支付相应报酬
A 乙企业原为甲企业的债务人,在法院受理了申请后取得丙企业对甲企业的债权
B 丁企业为甲企业的债务人,明知甲企业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仍对甲企业取得债权
C 戊企业为甲企业的债权人,明知甲企业被申请破产,仍对甲企业负担债务
D 己企业为甲企业的债务人,法院受理申请后对甲企业取得债权
A 甲某诉A市税务局的行政案件中,A市税务局依法提供的证据没有在法庭上出示
B 乙某因不服学校不予颁发学位证而诉B大学一案中,作为被告的B大学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该学校提供的证据
C 丙某因不服C市安全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而起诉该安全局一案中,被告提供的某项证据没有在法庭上公开出示,但该项证据涉及个人隐私的
D 丁某因不服D省工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而起诉该省工商局,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
A 继续维持不予立案的决定
B 应当立案
C 应当申请人民检察院复议
D 应当申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
A 经刘某许可
B 向刘某支付报酬
C 指明刘某的作品名称
D 指明刘某的姓名
A 王某与某工厂于2004年3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为6个月,王某在2004年8月10日辞职
B 陈某是某酒店的服务员,由于认为在酒店工作的工资太低,陈某2004年5月1日电话告知酒店总经理自己1个月后辞职到另一家酒店工作
C 袁某是某工厂的修理工,袁某与工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工厂按月支付袁某工资,但是袁某工作1个月后,工厂告知他工厂资金周转不开,要到下个月才能支付工资,袁某当即通知工厂负责人辞职
D 周某是某工厂的搬运工,某日工厂强迫周某加班4个小时,周某当即通知工厂负责人辞职
A 出票人记载“不可转让”的汇票
B 现金
C 无记名股票
D 可以背书转让的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