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题2 2017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 交往能力 
B 研究能力
C 管理能力 
D 学习能力 
3. 
教师要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等搞好关系。这是对教师( )行为规范的要求。
A 思想 
B 教学 
C 人际 
D 仪表 
4. 
在PowerPoint中,某同学制作了一份名为“我的故乡”的演示文稿,要插入一段他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他应该采用的操作是( )
A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B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片/来自文件” 
C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D 单击工具栏中的 “插入剪贴画”按钮 
5.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若干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其中不包括( )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 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C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6. 
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 )
A 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 居里夫人发现镭 
C 道尔顿的成就 
D 林奈的成就 
7. 
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
A 9月1日 
B 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 9月10日 
D 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8. 
( )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神魔章回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
A 《山海经》 
B 《世说新语》 
C 《搜神记》 
D 《西游记》 
9. 
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乳”的美誉,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的是( )
A 昆曲
B 越剧 
C 京剧 
D 汉剧 
10. 
在word中,要使奇偶页的页眉和页脚不同,可使用( )来完成设置。
A “打印”对话框 
B “页面设置”对话框 
C “页眉和页脚”工具栏 
D “段落”对话框 
11.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12.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终身学习 
13. 
我国《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但自主管理权不是无限的,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遵循。因此,( )是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
A 教师
B 校长 
C 学生 
D 章程 
14. 
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只是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
A 发展性 
B 可塑性 
C 向师性 
D 依赖性 
15.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
A 五或六周岁 
B 六或七周岁 
C 七或八周岁 
D 未做确定 
16. 
温室效应是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下列气体中不是温室气体的是( )
A 甲烷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臭氧 
17. 
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
A 行为的示范性 
B 行为的典范性 
C 内容的全面性 
D 功能的多样性 
18.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
A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B 是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是否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改革创新的重点是( )
A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B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C 体制机制改革 
D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2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 )责令限期改正。
A 县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1.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和( )等六项。
A 进修培训权 
B 调查研究权 
C 参与决策权 
D 培养学生权 
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的核心任务是( )
A 育人为本 
B 改革创新 
C 促进公平 
D 提高质量 
23.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者 
C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24.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 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 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 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25. 
在Word中,下列操作不能实现的是( )
A 编辑文档 
B 表格处理 
C 图形处理 
D 数据库管理 
2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关心学生健康”,其中的“健康”指的是( )
A 身体 
B 心理 
C 人格 
D 身心 
27. 
作家方方笔下的七哥(出自《风景》)有下列著作中哪一个人物的影子( )
A 《红与黑》于连 
B 《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 
C 《简·爱》罗切斯特先生 
D 《当代英雄》毕巧林 
28. 
人身体上最接近15毫米长度的是( )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 拇指的长度 
C 头发丝的直径 
D 肩膀的宽度 
29. 
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
A 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 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 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 
材料: 老屋 楚岩 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 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 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 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做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 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 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 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 水(用戽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 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 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 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 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 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问题:
(1). 
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6分)
(2). 
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8分)
31. 
材料: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的教学时,让学生归纳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果敢的特点,但有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 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的。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 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 文的观点。 问题: 请用教师职业理念的知识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32. 
材料: 过去总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教师仅有“一杯水”已远远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 一条常流常新的河”,不但流量要大,而且要清澈见底,即质要高。一个博学多才的教师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博览“杂书”,留意奇闻 轶事,关注时代热点、文学、诗歌、影视、哲理、幽默故事、背景材料等。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分类整理、保存的好习惯,所积累的素材,便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 库。积累多了,备课时就能厚积薄发,你将会发现你在课堂上居然也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问题: 如何理解从“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到“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条常流常新的河”的转变?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