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
(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家工业企业年耗新水量为300万吨,重复利用水量为150万吨,其中工艺水回用量80万吨,冷却水循环量为20万吨,污水回量80万吨;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新水量45万吨,工艺水去用水量120万吨。则该企业的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为 ____
A 13.3%
B 6.7%
C 31.3%
D 30.8%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____
A 甲烷和二氧化碳
B 甲烷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甲烷和硫化氢
3. 
以下可以去除废水中胶体和溶解性的有机物的方法是 ____
A 格栅
B 好氧生物处理法
C 离子交换法
D 吸附法
4. 
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三级评价,应调查分析 ____
A 项目污染源
B 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C 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
D 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5. 
通常评价航空噪声时采用 ____
A A声级
B 等效连续A声级
C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 倍频带声压级
6. 
下列关于生物膜法水处理工艺说法错误的是 ____
A 生物膜法有滴滤池、塔滤池、接触氧化池及生物转盘等形式
B 好氧生物转盘系统大多由3~5级串联模式运行,在其后设沉淀池
C 生物转盘处理工艺不能达到二级处理水质,若设置多组转盘可以改善处理效果
D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得到净化
7.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脆弱区的是 ____
A 风景区
B 水陆交界的海岸
C 防风固沙保护区
D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8. 
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测得其pH=10,则pH的标准指数为 ____
A 1
B 1.5
C 2
D 不确定
9. 
某工厂COD的排放浓度为35mg/L,废水排放量为14400m 3 /h,地表水的COD标准执行20mg/L,地表水上游COD浓度是15mg/L,且上游来水流量为40m 3 /s,则ISE是( )。
A 0.7
B 7
C 2 520
D 2.5
10.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 )以上。
A 96%
B 97%
C 98%
D 99%
11. 
湖泊、水库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 ____ 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A 1h
B 2~4h
C 6h
D 1天
12. 
使用多河段模型时,在河流上设置分段断面,则不正确的是 ____
A 在一段笔直且流速稳定的河段内
B 废水输入处
C 在河流断面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
D 取水处
13. 
当一个新建项目的全部指标达到 ____ 标准时,尚需做出比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范围的是 ____
A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B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C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D 项目组成
15. 
目前常用于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属于 ____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生物法
D 物理化学法
16. 
承载力分析对评价一项规划的 ____ 类型的影响不适用。
A.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B.家庭生活 C.野生生物数量 D.自然保护区域的休闲使用
A  B  C  D  
17. 
有关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不正确的是 ____
A 物理模型法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模拟的
B 类比分析法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性质
C 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可分为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
D 污染物在水中的化学、生物净化过程难于在实验中模拟
18. 
已知某建设项目新鲜取水量为700 m 3 /d,其中生产工艺用水量为400 m 3 /d,污水处理站回用水量为400m 3 /d,冷却循环水回水量为300m 3 /d,补水量为150m 3 /d,项目的工艺回用水率为( )。
A 57.14%
B 50.9%
C 63.6%
D 82.3%
19. 
烟气抬升高度公式中,U表示( )。
A 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
B 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
C 实际排烟率
D 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20.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如果黏土土壤渗透系数为10 -6 ~10 -7 cm/s,应采用人工防渗材料的渗透系数应为 ____
  • A.<10-7cm/s
  • B.<10-10cm/s
  • C.<10-11cm/s
  • D.<10-12cm/s
A  B  C  D  
21. 
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若进行24h昼夜测量,其频次不少于 ____ 次。
A 5
B 6
C 8
D 10
22.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0000m 3 /d时,中型湖泊一级评价时,每 ____ 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 0.5~1.5
B 2~4
C 1~2.5
D 1.5~3.5
23. 
水文测量的测点一般应 ____ 水质调查的取样位置或断面。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或小于
D 大于或等于
24. 
下列项目中属于污染型项目的是 ____
A 化工厂建设项目
B 水电站建设项目
C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D 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25. 
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风频,如下式 ,式中C的意义是 ____
A 统计资料中吹n方向风的次数
B 统计资料中静风总次数
C n方向的风频
D 统计资料中小风总次数
26. 
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 ____
A 物料衡算法
B 类比法
C 反推法
D 现场实测法
27.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中的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的假设包括 ____
A 同一稳定度
B 非连续条件
C 非平坦地形
D 半反射
28.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关于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东北风是吹向东北方向的风
B 西南风是由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C 东北风是由东吹向北方向的风
D 西南风是由西吹向南的风
29. 
下列对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有关叙述,有误的是 ____
A 监测数据要经过二级审核
B 所用监测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
C 水质监测的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
D 参加竣工验收监测采样和测试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30. 
对于大气环境影响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小时浓度应至少获取当地 ____ 浓度值。
A 8h
B 5h
C 4h
D 3h
31. 
一级废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____
A 去除有机物
B 去除复杂的无机物质
C 去除重金属
D 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或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
32.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的原则中,下面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
A 环境质量标准仅用于考核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有害物质限值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环境功能区确定
B 对既是环保设施又是生产环节的装置,工程设计指标可作为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
C 如果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未作明确规定,应首选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其次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D 如果国家已经有行业排放标准,则既可选择综合性排放标准,也可选择行业排放标准作为执行标准
3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要求烟尘排放浓度小于 ____ mg/m 3
A 10
B 30
C 50
D 100
34. 
例如一片森林的涵养水源量是100万m 3 ,在当地建造一个100万m 3 库容的水库的费用是150万元,那么,可以用这150万元的建库费用,来表示这片森林涵养水源生态功能的价值。这种评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方法是 ____
A 生产力损失法
B 旅行费用法
C 影子工程法
D 恢复或重置费用法
35. 
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为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在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和( )之间设有卫生防护距离。
A 办公区
B 其他生产单元
C 建筑群
D 居住区
36. 
调查评价法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WTP),从而评价环境价值,其应用的关键在于 ____
A 抽样调查和结果分析
B 受到严格检验的实施步骤
C 问题提问方式选择
D 模拟市场的设计与操作
37.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应调查的污染源包括 ____
A 该项目的所有污染源
B 评价范围内的在建项目
C 评价范围内的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D 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
E 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
38. 
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
A 工作范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必要的环境监测
B 调查范围: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表水区域
C 现状调查包括的两方面为: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
D 目的:掌握评价范围内水体污染源、水文、水质和水体功能利用等方面的环境背景情况,为地表水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39. 
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8000t/(km 2 ·a)时,水土流失属于 ____
A 轻度腐蚀
B 中度腐蚀
C 强度腐蚀
D 极强度腐蚀
40. 
某平原地区企业的NO 2 排放量为0.3t/h,二氧化氮的等标排放量为( )。
  • A.2.5×109
  • B.2.5
  • C.2.5×109m3/h
  • D.2.5mg/h
A  B  C  D  
41.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重关注的生态问题是 ____
A 视觉景观重建
B 生态功能改变
C 土地资源占用
D 水土流失危害
42. 
下列公式用来计算两相流泄漏速度的是 ____
A  B  C  D  
43. 
利用生物通风技术治理包气带土层有机污染时,当包气带污染土壤位于建筑物所在位置地下时,应采用 ____ 流程。
A 单注工艺
B 双注工艺
C 注-抽工艺
D 抽-注工艺
44. 
分析污染型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污染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____
A 项目总平面图
B 生产工艺流程图
C 地理位置图
D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5. 
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 ____
A 3天.
B 4天
C 5天
D 6天
46. 
溢油动力学过程的扩展过程不包括 ____
A.惯性—重力阶段 B.黏性—表面张力阶段C.重力—黏性阶段 D.惯性—黏性阶段
A  B  C  D  
47. 
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植被要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灌木的样地的面积为 ____ 以上。
  • A.1 m2
  • B.10 m2
  • C.50 m2
  • D.100 m2
A  B  C  D  
48. 
某地监测PM 10 。的浓度是0.45mg/m 3 ,质量标准是0.15mg/m 3 ,则超标倍数是 ____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49. 
通常,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场类型为 ____
A 衰减型填埋场
B 半衰减型填埋场
C 全封闭型填埋场
D 开放型填埋场
50. 
关于废水监测,下面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
  • A.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2次
  • B.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 C.对间断排水量小于20m3/d,可采用有水时监测,监测频次不少于2次
  • D.对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不少于3个周期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实施中,最为关键的是 ____
A 绿化
B 土地整治
C 生物入侵
D 表层土壤的覆盖
2. 
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条件包括 ____
A 筛选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B 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C 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D 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3.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环境调查基本内容的是 ____
A 社会经济
B 文物与景观
C 人群健康状况
D 地表水环境
4. 
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径流填埋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B 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影响
C 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D 填埋场工人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5. 
非正常源项统计和分析包括 ____
A 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属于非正常排放
B 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指标的超额排污,非正常评价时应以此为源强
C 设备检修、开停车、实验性生产等工况时的排污分析也是非正常排污
D 非正常排污分析重点是说明排污量的大小和处置方法
6. 
有关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____
A 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简易(快速)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B 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不同的排水规模、不同的处理深度
C 开发区水资源利用、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
D 开发区尾水回用以及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E 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不同的排污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7. 
声波在传播中存在衰减,这些衰减包括 ____
A 气象条件引起的衰减
B 地面吸收引起的衰减
C 随距离的发散传播引起的衰减
D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E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
8. 
进行地质调查时,一般只需要根据现有资料,选择 ____ 内容。
A 当地地层情况
B 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
C 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
D 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9. 
下列选项中,关于植物的样方调查不正确的是 ____
  • A.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以上
  • B.确定样地大小: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
  • C.确定样地大小:乔木林样地在1000m2以上
  • D.确定样地数目: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
A  B  C  D  
10.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
A 水中溶解氧在温跃层以下比较多甚至可接近饱和
B 温跃层以上的区域溶解氧较低,成为缺氧区
C 水深较浅的湖泊水库水温常呈垂向分层型
D 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过渡层,一般称为跃水层
11. 
环境影响评价具备的功能有 ____
A 导向功能
B 预测功能
C 判断功能
D 选择功能
E 实施功能
12.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湖泊、水库运动分为振动和前进
B 振动包括湖流、混合和增减水
C 任一时刻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为W入=W出+W损±△W
D 对流混合主要是由湖水密度差异引起的
13. 
风险排污包括 ____
A 事故排污
B 异常排污
C 违章排污
D 间断性排污
14. 
水生生态调查一般包括 ____
A 初级生产力
B 鱼类资源
C 浮游生物
D 底栖生物
15. 
污泥的好氧消化是在好氧菌的作用下,挥发性固态物、病原体以及恶臭减少,而有机固态物将转化为 ____
A NH3
B .N2
C CO2
D H2O
16. 
在噪声预测过程中,应选取与建设项目的声源具有相似的 ____ 的声源进行类比测量。
A 型号
B 工况
C 环境条件
D 测量时段
17. 
噪声测量量为( )。
A 倍频带声压级
B A声级或A声功率级
C 等效连续A声级
D 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E 总声压级
18. 
下列环境影响评价术语中,概念正确的是 ____
A 环境自净: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降低和消除的现象
B 水土保持: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C 环境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
D 环境区划可以分为环境要素区划、环境状态与功能区划、环境灾害区划等
19. 
调节池分为 ____
A 均量池
B 均质池
C 均化池
D 事故池
20. 
环境影响评价分为 ____
A 环境整体评价
B 环境质量评价
C 环境影响后评估
D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E 环境危害评价
21. 
大气的自净能力包括 ____
A 平流输送
B 化学转化
C 清除机制
D 湍流扩散
22. 
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过程中,确定调查范围的原则有 ____
A 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时,调壹范围应考虑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以满足预测敏感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B 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范围应考虑延长到敏感区下游边界,以满足预测敏感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C 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范围不用做任何改变
D 在确定某具体建设开发项目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是,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使用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23. 
下列选项中关于水体富营养化说法正确的有 ____
A 富营养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
B 富营养化只与水体磷的增加有关
C 水体富营养化与水温有关
D 富营养化与水体特征有关
24.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 ____
A 感潮河段的范围
B 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
C 潮间隙、潮差
D 横断面、水面坡度
E 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25.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包括 ____
A 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的对策和措施的制度和方法
B 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制度和方法
C 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制度和方法
D 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的对策和措施的制度和方法
26.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遥感的数据记录方式有三种
B 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船载遥感、雷达以及照相机摄制的图像
C 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表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
D 数据记录方式:以胶片记录,主要用于航空摄影;以计算机兼容磁带数据格式记录,主要用于航天遥感
27. 
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 ____ ,以及由此而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
A 环境功能
B 土地的利用状况
C 区域空间格局
D 水体的利用状况
28. 
地下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____
A 有水分来源
B 地下温度适宜
C 地质条件优越
D 有贮存水的空间
29. 
风和湍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 风对大气污染物的整体输送扩散、稀释有重要作用。在大气边界层,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从而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
B 大气稳定度是通过风和湍流间接影响空气污染的
C 风是矢量,风速大小通常以m/s表示,风向是风的去向,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由风频表示,受污染程度与风速有关
D 大气湍流相对于层流,是空气的无规则运动,是随机的
30.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的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包括 ____
A 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B 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C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D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31. 
用P-T法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时,首先计算太阳辐射等级数所需参数为 ____
A 运量
B 地面风速
C 混合层高度
D 太阳高度角
32. 
零维水质模型的应用条件是 ____
A 河流为恒定流动
B 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C 河流充分混合段
D 持久性污染物
33. 
对于固体废物二次污染监测点位的选择,可采取以下 ____ 方法。
A 分层采样法
B 系统采样法
C 权威采样法
D 简单随机采样法
34.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 ____
A 湿球温度
B 干球温度
C 低云量
D 风向风速
35. 
复杂地形风包括( )。
A 海陆风
B 山谷风
C 过山气流
D 城市热岛环流
36. 
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 ____
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
A  B  C  D  
3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大体上应有 ____
A 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B 工程的实际环境影响
C 生态补救的措施建议
D 公众意见调查
38. 
废水的二级处理出水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 )。
A 氯气
B 臭氧
C 紫外线
D .溴
39. 
以下应作为医疗废物焚烧的是( )。
A 过期的药物
B 医院废水产生的污泥
C 废医用手套
D 废注射器
40. 
清洁生产调查主要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批复文件所要求的清洁生产指标落实情况,包括 ____
A 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指标
B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及清洁能源替代要求
C 单位产品耗新鲜水量及废水回用率
D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
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应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和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其中短期浓度包括( )。
A 小时平均浓度
B 日平均浓度
C 月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4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中规定,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为 ____
A 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范围
B 影响范围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C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 空气的环境敏感程度
E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
43. 
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种类分别是 ____
A 常规水质因子
B 其他方面因子
C 特殊水质因子
D 微环境水质因子
44. 
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_
A 人口密集地区布点多些
B 超标地区布点多些
C 在主导风下风向布点多些,而上风向布点少些
D 布点越多,得到的结果越准确
E 在主导风下风向布点少些,而上风向布点多些
45. 
大气污染源调查法一般包括 ____
A 类比法
B 物料衡算法
C 现场实测法
D 经验系数估算法
E 遥感法
46.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内在因素的重要环节,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可以将工程分析分为 ____
A 清洁生产工程分析
B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C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D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分析
47. 
下列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编写原则的是 ____
A 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有关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
B 清洁生产指标数值的确定要有充分的依据
C 清洁生产指标项的确定要符合指标选取原则
D 报告书中必须给出采取清洁生产方案的建议
48. 
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是 ____
A 除尘效率高
B 压力损失少
C 能耗少
D 抗高温和腐蚀
4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如下特点: ____
A 成分复杂
B 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C 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污染特征
D 为高浓度有机废水
E 可生化性良好
50. 
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因子不一致的风场。以下属于复杂风场的是 ____
A 海陆风
B 山谷风
C 城市热岛环流
D 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