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7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的( )。
3.
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 )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4.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5.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又选择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运用了( )。
6.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7.
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10.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11.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12.
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
13.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 )。
14.
某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1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16.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7.
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该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
18.
伟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多次,明知道没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至于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19.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 )类型。
20.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
21.
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
班杜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24.
古希腊教育以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为代表。其中,斯巴达教育目的是使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洁动的综合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7.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28.
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事项都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
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这个老 师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做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 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 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 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 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
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她怎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怎样的良好效果?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31.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大的约有8岁,小的约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她们被人发现时,生活习性 与狼一样,几乎不具有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尽管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但是直到1925年他们死时,才学会了45个字,能说用3个字组成的句 子。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的发展具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