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专业实务-76
1.患者,女性,高血压病入院,左上肢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日,执行医嘱时错误的是
A 固定专人测量
B 测右上肢血压
C 卧位肱动脉平腋中线
D 固定血压计
E 定时测量
2.患者,男性,35岁,急性肠炎,医嘱输入1000ml液体,4小时输完,点滴系数为20,滴速为
A 42滴/分
B 63滴/分
C 83滴/分
D 90滴/分
E 95滴/分
3.患者,男性,22岁,双下肢水肿2周,尿蛋白(++++),血压142/86mmHg,水肿原因
A 有效滤过压下降
B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E 继发性醛固酮分泌过多
4.患儿男,3岁,高热惊厥,运送时使用氧气装置是
A 简易呼吸器
B 中心管道
C 氧气筒
D 呼吸机
E 氧气枕
5.患者,男性,65岁,左下膝关节置换术后,行擦浴。错误的是
A 卫生纸拭擦
B 保护病人自尊
C 脱衣时,先健侧再患侧
D 先擦上身,再擦下身
E 关闭门窗,调节温室
6.患者,女性,50岁,严重贫血,遵医嘱为该患者输血,其目的是
A 增加白蛋白
B 排除有害物质
C 补充血红蛋白
D 补充血容量
E 补充抗体
7.患儿女,10岁,误服有机磷农药后,患者意识清醒,为其洗胃最适当的方法
A 胃管洗胃术
B 洗胃机洗胃
C 漏斗机洗胃
D 灌流洗胃术
E 口服催吐
8.患者,男性,56岁,留导尿管15天后,出现尿液混浊,此时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停止导尿
B 更换尿管
C 冲洗尿管
D 给予膀胱冲洗
E 鼓励病人多饮水
患者,男性,25岁,大叶性肺炎。医嘱:青霉素80万U,IM,bid。
1.青霉素皮试前,护士首先要询问患者的是
A 患病史
B 过敏史
C 用药史
D 皮试剂量
E 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2.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时,护士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 应用人工呼吸机
B 遵医嘱行气管切开
C 按医嘱注射地塞米松
D 经鼻高浓度吸氧
E 按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
3.皮试后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最早出现症状是
A 皮肤症状
B 消化道症状
C 呼吸道症状
D 运动系统症状
E 生殖系统症状
患者,男性,38岁。诊断为破伤风。
4.护士为其输液后,消毒手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按“六步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持续15秒
B 按“六步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后,在流水下彻底冲净
C 用刷子蘸取肥皂液仔细刷洗双手
D 刷洗的顺序是指甲处、指缝、手掌、手背、腕关节、前臂
E 流动水冲洗手时,腕部应高于肘部
5.护理患者后,穿过的隔离衣处理正确的是
A 污染面向内挂于病区走廊
B 污染面向外挂于病区走廊
C 污染面向外挂于衣橱内
D 污染面向内挂于病室内
E 污染面向内挂于衣橱内
6.护理此患者后的敷料处理方法为
A 紫外线消毒
B 高压蒸汽灭菌
C 电离辐射灭菌法
D 熏蒸法
E 焚烧法
7.患者出院后,其终末消毒错误的是
A 病室空气可紫外线消毒
B 病室消毒时,被褥应摊开、床头柜要打开
C 将被服放入污衣袋,先清洗再消毒
D 病室消毒后要开窗通气
E 用漂白粉溶液擦拭家具、地面和墙面
患儿女,两岁半。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经常患肺炎,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及右心室均肥大,X线片示肺血多。
8.该患儿可能患有
A 房间隔缺损
B 肺动脉狭窄
C 室间隔缺损
D 法洛四联症
E 动脉导管未闭
9.该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脑栓塞
B 呼吸衰竭
C 脑脓肿
D 脑出血
E 呼吸道感染
10.患儿出现心力衰竭时,正确的饮食指导是
A 无渣饮食
B 低脂饮食
C 低盐饮食
D 普通饮食
E 半流食
11.如果患儿服用强心苷时,正确的护理是
A 服药后数脉搏
B 服药前数脉搏
C 与果汁同时服用
D 药物饭后服用
E 药物饭中服用
患者,女性,34岁,腹部撞伤。患者主诉病情,伴恶心、呕吐,腹部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断为胃肠道穿孔。
12.为减少腹腔毒素吸收,护士为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 去枕平卧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平卧位
D 俯卧位
E 半坐卧位
13.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腹腔穿刺出浑浊液体
B 核素扫描
C 纤维胃镜
D X线检查
E 血常规
14.若该患者并发失血性休克,最重要的处理原则是
A 做好心理护理
B 测量生命体征
C 胃肠减压
D 补充血容量
E 吸氧
患者,女性,39岁。因胃溃疡急性穿孔,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返回病室。查体:体温38℃,脉搏89次/min,血压100/70mmHg。腹腔引流管接引流袋,流出淡红色血性液体60ml。术后给予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胃肠减压等治疗。
15.术后6h内,护士为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 头低足高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去枕平卧位
D 平卧位
E 侧卧位
16.护士向患者解释停止胃肠减压的主要依据是
A 切口疼痛消失
B 术后2~3d
C 腹胀消失
D 肛门排气
E 引流液减少
患儿男,20天,因发热应用抗生素治疗10余天,今日护士见其口腔颊黏膜有乳凝块样附着物,不易擦掉,强行擦去,下面有红色创面。
17.护士疑为该患儿的口腔炎症是
A 鹅口疮
B 溃疡性口腔炎
C 疱疹性口腔炎
D 单纯性口腔炎
E 口角炎
18.护士为患儿做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溶液是
A 2%碳酸氢钠溶液
B 3%过氧化氢溶液
C 0.1%利凡诺溶液
D 生理盐水
E 温开水
19.护士为患儿做口腔护理的时间应是
A 餐后即可
B 餐后15分钟
C 餐后30分钟
D 餐后60分钟
E 餐后2小时
20.护士处理患儿使用过的奶具时,应选何种溶液浸泡后再煮沸消毒
A 1%过氧乙酸
B 3%过氧化氢溶液
C 5%碳酸氢钠溶液
D 酒精浸泡
E 含氯消毒液浸泡
患者,男性,37岁,被刀刺伤左胸部。查体:左胸第3肋间腋中线处有4cm长的伤口,在伤口处可听到空气出入的“嘶、嘶”声.并见有血液流出,呼吸急促。
21.现场护士首要的急救措施是
A 吸氧
B 止血
C 使用镇痛药
D 建立静脉通道
E 封闭胸部伤口
22.护士考虑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 闭合性气胸
B 开放性血气胸
C 开放性肋骨骨折
D 张力性气胸
E 张力性血气胸
患者,女性,70岁,右上臂外侧疖肿2d。拟给予疖肿局部热敷。
23.护士向患者解释局部热敷的目的是
A 加快血液循环,增强细胞代谢
B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促进吸收
C 促进渗出物吸收、消散
D 降低神经兴奋性
E 使局部肌肉松弛
24.护士为患者准备热水袋的温度是
A 40~65℃
B 50~60℃
C 65~70℃
D <50℃
E >50℃
25.使用该温度的原因是
A 血管反应敏感
B 患者对热不敏感
C 局部感觉差,易致烫伤
D 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低
E 皮下脂肪组织薄,皮肤易受损
26.患者当日出现气促,医嘱要求给氧,流量为2L/min,护士计算其吸氧浓度是
A 24%
B 29%
C 33%
D 36%
E 40%
初孕妇,32岁,妊娠36周,有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h前摔倒后腹不适,有少量阴道出血急诊入院。检查:宫缩强度弱,子宫软,右侧子宫有轻度局限性压痛,胎心率140/min。
27.最恰当的处理原则是
A 硫酸镁解痉
B 立即行剖宫产术
C 输血治疗
D 期待疗法
E 吸氧
28.首先考虑可能是
A 胎盘早剥
B 先兆早产
C 前置胎盘
D 软产道损伤
E 先兆子宫破裂
患儿男,11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来院,初步诊断为婴儿腹泻伴脱水。
29.考虑该患儿为等渗性脱水,补液治疗首选的液体是
A 等张含钠液
B 1/2张含钠液
C 1/3张含钠液
D 1/4张含钠液
E 1/5张含钠液
30.患儿经6小时补液治疗后,脱水基本纠正,开始排尿,但又出现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 低钙血症
B 低钠血症
C 低镁血症
D 低钾血症
E 酸中毒未纠正
31.如患儿需补充10%氯化钾6ml,稀释需要的溶液至少为
A 50ml
B 100ml
C 150nl
D 200nl
E 250ml
患者,女性,37岁,足底刺伤8d。患者自行包扎处理。未求医。1d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诊断为破伤风。
32.护士为该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的目的是
A 抑制破伤风杆菌
B 解除痉挛
C 防止心脏损害
D 中和游离毒素
E 中和已经结合的毒素
33.护士向患者解释足底刺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 彻底清创后注射TAT
B 高锰酸钾消毒后包扎伤口
C 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后及时缝合
D 清创后用清洁辅料包扎伤口
E 清洗伤口,注射抗生素
34.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住院期间限制探视的原因是为了
A 预防患者继发感染
B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C 避免降低患者抵抗力
D 维持病房良好秩序
E 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男孩,8岁,参加学校的体能训练,为了了解其身体发育情况,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
35.按成长发育公式,该年龄儿童的体重是
A 18kg
B 20kg
C 24kg
D 28kg
E 30kg
36.按生长发育公式,该年龄儿童的身长是
A 121cm
B 126cm
C 131cm
D 136cm
E 141cm
37.此阶段儿童应注意保护视力,书本和眼镜距离正确的是
A 0.5尺左右
B 0.8尺左右
C 1尺左右
D 1.5尺左右
E 1.8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