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医院感染控制计划与责任
(总分155, 做题时间600分钟)
(一)选择题
[A1/A2型题]
1. 
目前全球每年患医院感染的人数是
A 300万
B 500万
C 1000万
D 1500万
E 2000万
2. 
最保守的估计,每年死于医院感染的人数是
A 100万
B 150万
C 200万
D 250万
E 300万
3. 
无明确潜伏期,判定医院感染为入院后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96小时
E 120小时
4. 
不能作为医院感染的同义词是
A 交叉感染
B 医源性感染
C 医院内感染
D 医院获得性感染
E 医疗机构相关性感染
5.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入院后48小时发病
B 超过平均潜伏期
C 产后的感染
D 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E 原患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6. 
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伤口细菌定植
B 损害引起的炎症
C 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炎症
D 物理性刺激引起的炎症
E 分娩过程引起的感染
7. 
医院感染暴发是短时间内同种同源感染的例数是
A 2例
B 3例
C 4例
D 5例
E 6例以上
8. 
多数国家监测泌尿系感染占部位构成比是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9. 
呼吸机相关肺炎占医院肺炎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10. 
医院感染可能发生的部位有
A 10个
B 20个
C 30个
D 40个
E 50个
11. 
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非高危人群是
A 新生儿
B 老年人
C 血透患者
D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E 足月妊娠
12. 
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非高危科室是
A 重症监护室
B 胆胰外科
C 胸心外科
D 肿瘤科
E 康复科
13. 
目标监测的非高危操作是
A 中心静脉插管
B 各类外科手术
C 人工呼吸机
D 留置导尿管
E 胸腔穿刺
14. 
属于高危险物品和器材是
A 纤支镜
B 胃镜
C 喉镜
D 活检钳
E 压舌板
15. 
属于中危险物品和器材是
A 穿刺针
B 输液(血)器材
C 活检钳
D 胃镜
E 手术器械
16. 
属于化学灭菌剂的是
A 碘伏
B 碘酊
C 醇类
D 酚类
E 戊二醛
17. 
不属于高水平消毒剂的是
A 甲醛
B 戊二醛
C 环氧乙烷
D 过氧化氢
E 含氯消毒剂
18. 
根据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水平可分为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E 6种
19. 
MRSA耐药主要是对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大环内酯类
D β-内酰胺类
E 糖肽类
20. 
近年,我国三级医院MRSA分离株居全球前列,其比率是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E 60%~70%
21. 
近年我国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分离株排在全球前列,其比率是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E 80%~90%
22. 
我国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的比率是
A 30%~40%
B 40%~50%
C 50%~60%
D 60%~70%
E 70%以上
23. 
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居全球首位,耐药株超过
A 30%
B 40%
C 50%
D 60%
E 70%
24. 
一般感染,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停用抗菌药的时间为
A 1~2天
B 2~3天
C 3~4天
D 4~5天
E 5天以上
25. 
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在手术后停药的时间一般是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E 72小时
26. 
不属于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的原则是
A 安全
B 有效
C 耐药影响少
D 价格相对低
E 已上市多年
27. 
不属于特殊使用抗菌药的原则是
A 不易产生耐药性
B 新上市
C 价格高
D 治疗耐药菌感染
E 临床有较多分析资料
28.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首选的药物是
A 氟喹诺酮类
B 大环内酯类
C 氨基糖苷类
D 第一代头孢菌素
E 第二代头孢菌素
29. 
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首选
A 克林霉素
B 氟喹诺酮类
C 氨基糖苷类
D 第一代头孢菌素
E 头孢菌素类+抗厌氧菌药物
30. 
剖宫产手术属于
A 清洁手术
B 清洁污染手术
C 污染手术
D 污秽-感染手术
E 特别手术
31. 
下消化道手术及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选用抗菌药,尚需注意覆盖的是
A 革兰阳性球菌
B 革兰阴性球菌
C 真菌
D 滴虫
E 厌氧菌
32. 
围手术期术前30分钟滴注的常用抗菌药是
A 头孢菌素类
B 克林霉素
C 左氧氟沙星
D 氨基糖苷类
E 万古霉素
33. 
围手术期术前应用抗茵药物的时间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0.5~1小时
E 术后回病房给药
34. 
围手术期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不是
A 效果肯定
B 相对广谱
C 比较安全
D 价格较低
E 不易耐药
35. 
细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其主要特征不包括
A 多为人体正常菌群
B 常为耐药菌
C 种类因感染部位而异
D 易侵犯免疫缺陷宿主
E 病原菌易于判断
36. 
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A 全身应用抗菌药
B 抗菌药冲洗膀胱
C 引流袋内加消毒剂
D 保持密闭引流
E 每天清洁会阴
37.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无效措施是
A 手术技巧
B 限制术前住院时间
C 术前沐浴
D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E 术前备皮
38.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无效措施是
A 48~72小时更换呼吸机回路
B 拾高床头
C 无菌操作插管及吸痰
D 限制插管时间
E 使用无菌水雾化吸入
39.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无效措施是
A 外科无菌操作
B 限制敷料更换频率
C 短期使用抗菌药包裹的导管
D 为皮肤制备抗菌药膏
E 尽早拔除导管
40. 
目标监测开展不是针对
A 高危人群
B 高危科室
C 高危操作
D 特殊耐药菌
E 消毒,灭菌技术
41. 
现患率调查的缺点是
A 短时间完成
B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C 可以定期开展
D 不能用于专题研究
E 掌握全院感染情况
42. 
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选择
A 灭菌方法
B 高水平消毒
C 中水平消毒
D 低水平消毒
E 清洁处理
43. 
手术器械及用品灭菌方法首选是
A 干热灭菌
B 压力蒸汽灭菌
C 环氧己烷灭菌
D 低温甲醛气体灭菌
E 戊二醛浸泡灭菌
44. 
胃镜、纤支镜选择的消毒方法是
A 灭菌法
B 高水平消毒
C 中水平消毒
D 低水平消毒
E 消毒剂清洁擦拭
45. 
不属于特殊传播方式的额外预防是
A 空气传播
B 飞沫传播
C 消化道传播
D 严密隔离
E 接触传播
46. 
患者可能不含有病原微生物的体液或组织是
A 血液
B 体液
C 分泌物
D 黏膜
E 皮肤
47. 
不属于接触传播的预防是
A 肠道感染
B 多重耐药菌感染
C SARS
D 手足口病
E 结核病
48. 
卫生手消毒是
A 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B 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
C 外科手消毒
D 流动水冲洗
E 消毒剂泡手清除暂居菌
49. 
不属于手卫生指征的是
A 接触患者黏膜和破损皮肤前后
B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
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E 进行无菌操作后
50. 
某些发达国家比我国严重的耐药菌株是
A MRSA
B VRE
C 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
D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
E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51. 
我国耐药菌株并不排在全球前例的细菌为
A MRSA
B PNSSP
C 产ESBL大肠埃希菌
D 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E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
[A3/A4型题]
    (1~3题共用题干)
    某医院,2~4月间在新生儿病房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从5例早产儿的血、尿、脑脊液、气管及脐分泌物中分离出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谱相同。开始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治疗,2例死亡。另3例痊愈出院。
1. 
此次暴发的传播途径
A 空气传播
B 飞沫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
E 共同途径
2.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A 住单间房
B 焚烧排泄物,鼻咽分泌物
C 工作人员戴防护口罩
D 限制探视者
E 采取接触传播隔离预防技术
3. 
治疗选择的抗菌药物是
A 头孢噻肟
B 头孢曲松
C 头孢吡肟
D 氦曲南
E 亚胺培南
    (4~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妊娠39周,入院次日,子宫下段刮官产手术。手术历时40分钟,回病房后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2.0g,继以每日2次,同时给予奥硝唑1.0g,每天1次静滴。产后4天停奥硝唑,第6天出院停头孢哌酮/舒巴坦,术后无感染。
4.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A 第一代头孢菌素
B 第二代头孢菌素
C 头孢哌酮/舒巴坦
D 氨曲南
E 第一代头孢菌素+抗厌氧菌药
5. 
恰当给予抗菌药的时机是
A 入院后立即给予
B 术前12小时
C 术前0.5~1小时
D 夹住脐带后立即给予
E 回病房后立即给予
6. 
抗菌药疗程是
A 手术结束不必再用
B 术后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E 用至第6天出院
    (7~8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0岁,入院后第3天甲状腺大部切除术。麻醉诱导时开始静脉滴注头孢地嗪2g,手术历时90分钟术后头孢地嗪2g每日2次,用至第7天拆线出院。
7. 
甲状腺手术属清洁手术,最佳选药
A 第一代头孢菌素
B 第二代头孢菌素
C 第三代头孢菌素
D β-内酰胺酶抑制复方药
E 氨曲南
8. 
疗程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96小时
E 5天以上
    (9~1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82岁,患脑出血收住ICU,即行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第5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两肺湿啰音,先后自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MRSA、产ESBLs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会诊意见:经纤支镜防污染毛刷采样送定量培养,结果报告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9. 
病原菌应当是
A MRSA
B 产ESBL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鲍曼不动杆菌
E 真菌
10. 
治疗药物选择
A 亚胺培南
B 美洛培南
C 头孢哌酮/舒巴坦
D 头孢吡肟
E 多黏菌素
     (11~12题共用题于)
     患者,男性,31岁,寒战、发热3天入院。有疖肿挤脓史。体温39.5℃,白细胞25.5×109/L,中性粒细胞88%,入院后先给予苯唑西林6g,静脉点滴,每天1次。3天后体温无下降趋势。血培养报告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将苯唑西林改为2g静滴q 6h,7天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11. 
根据病史经验选择抗菌药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亚胺培南
D 头孢噻肟
E 苯唑西林
12. 
根据治疗用药基本原则,用全天剂量上限,给药间歇时间为
A 1天1次
B 1天2次
C 1天3次
D 1天4次
E 1天4次以上
     (13~1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0岁,畏寒,发热7天入院,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5%,血培养第4天报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对苯唑西林耐药,选万古霉素0.5gq8h静脉滴注3天后体温持续39℃上下,无下降趋势。重复血培养两套,24小时报告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正式报告为产ESBL大肠埃希菌生长。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改用亚胺培南,3天后体温正常。
13. 
一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的临床意义不能肯定,有意义的是
A 临床人工装置
B 中性粒细胞减少
C 临床证据
D 至少两次相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耐药谱相同
E 比较两次菌株基因型
14. 
败血症的用药疗程为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
A 2天
B 3天
C 4天
D 5~7天
E 7~10天
[B型题]
    (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E.清洁
1. 
胃镜
A  B  C  D  E  
2. 
听诊器
A  B  C  D  E  
3. 
手术器械
A  B  C  D  E  
4. 
穿刺针
A  B  C  D  E  
5. 
血压计袖带
A  B  C  D  E  
    (6~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压力蒸汽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湿热灭菌法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任何灭菌法均适用
6. 
耐高温高湿的器材
A  B  C  D  E  
7. 
油剂类
A  B  C  D  E  
8. 
干粉类
A  B  C  D  E  
9. 
不耐热不耐湿物品
A  B  C  D  E  
10. 
贵重物品
A  B  C  D  E  
    (11~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工艺监测和化学指示剂监测
    B.生物指示剂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
    C.生物指示剂监测(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D.A+B
    E.A+C
11. 
环氧乙烷灭菌器
A  B  C  D  E  
12. 
干热灭菌器
A  B  C  D  E  
13. 
过氧化氢灭菌器
A  B  C  D  E  
14. 
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A  B  C  D  E  
15. 
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A  B  C  D  E  
    (16~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空气传播的预防    B.飞沫传播的预防    C.接触传播的预防
    D.严密隔离          E.以上皆可
16. 
飞沫核>5μm
A  B  C  D  E  
17. 
飞沫核<5μm
A  B  C  D  E  
18. 
MRSA
A  B  C  D  E  
19. 
结核病
A  B  C  D  E  
20. 
VRSA
A  B  C  D  E  
    (2l~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直接接触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C.医源性气溶胶传播
    D.飞沫接触传播    E.虫媒传播
21. 
牙科器械
A  B  C  D  E  
22. 
呼吸治疗装置
A  B  C  D  E  
23. 
内镜
A  B  C  D  E  
24. 
空调系统传播
A  B  C  D  E  
25. 
手术器材
A  B  C  D  E  
(二)填空题
1. 
医院感染包括在任何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诊疗的( )、( )和( )的感染。
2. 
通过严格隔离和消毒措施,可能得到有效预防控制的是( )。
3. 
腹腔感染、扫产科手术感染多是( )和( )混合感染。
4.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是( )、( )和( )。
5.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主要是( )。
6.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已证实无效措施是( )和( )。
7. 
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择( )方法处理。
8. 
胃镜、纤支镜要达到( )消毒。
9. 
通常生活垃圾装入( )色袋,感染性废弃物装( )色袋内。
10. 
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是( )。
11. 
医院感染重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 )、( )、和( )。
12. 
( )感染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3. 
抗菌药物是应用于治疗( )菌而不是( )菌和( )菌。
14.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代表是( ),全天剂量分( )给予。
15.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代表是( )和( ),全天剂量( )次给予。
16. 
清洁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围手术期用药一般首选( )头孢菌素。
17. 
清洁污染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 ),多选择第( )代头孢菌素,也可选择第( )代头抱菌素作围手术期用药。
18. 
下消化道及妇产科手术属清洁污染手术,尚需注意抗菌药物能覆盖( )。
19. 
紧急情况可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但仅限( )天。
20. 
医院感染的流行形式分( )性和( )性两种。
(三)判断题
1. 
医院感染就是过去所说的交叉感染。
正确  错误
2. 
传染病的病原体,如志贺菌、沙门菌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正确  错误
3. 
手的传播是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常见的途径。
正确  错误
4. 
医院感染易感宿主主要是免疫缺陷患者。
正确  错误
5. 
我国医院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由于良好的护理。
正确  错误
6.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有赖于细菌培养阳性。
正确  错误
7. 
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措施是用含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膀胱冲洗。
正确  错误
8. 
48~72小时更换呼吸机管路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正确  错误
9. 
胃镜、纤支镜、喉镜属中度危险物品。
正确  错误
10. 
手术器械、穿刺针、输液(血)器材属高危险物品。
正确  错误
11. 
碘附是中水平消毒剂。
正确  错误
12. 
醇类是高水平消毒剂。
正确  错误
13.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破损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
正确  错误
14.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代替洗手。
正确  错误
15. 
以β-内酰胺类为代表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一日剂量应分次给予。
正确  错误
16. 
及时拔除各种导管有助于减少医院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和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正确  错误
17. 
近20多年新发现的40余种病原体都能引起医院感染。
正确  错误
18.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是术前0.5~1小时。
正确  错误
(四)名词解释
1. 
MRSA
2. 
VRE
3. 
ESBL
4. 
灭菌
5. 
高水平消毒法
6. 
中水平消毒法
7. 
手卫生
8. 
卫生手消毒
9. 
外科手消毒
10. 
PDR
11. 
MDR
12. 
目标监测
13. 
高度危险物品
14. 
中度危险物品
15. 
低度危险物品
16. 
B-D试验
(五)问答题
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
2.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学的特征有哪些?
3. 
试述医院感染间接接触的传播。
4. 
外源性医院感染如何在医院内传播的?
5. 
医院感染的易感染宿主有哪些?
6. 
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有哪些?
7. 
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应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8.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 
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医生的职责是什么?
10. 
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工作者的职责是什么?
11. 
医院感染控制中药剂师的职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