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社区营养(二)
(总分813,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社区营养
2. 
营养监测
3. 
公共营养
4. 
营养素需要量
5. 
营养素密度
6. 
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7. 
平均需要量
8. 
推荐摄入量
9. 
适宜摄入量
10.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11. 
推荐的每人每天营养素供给量
12. 
饮食结构
13. 
膳食指南
14. 
营养配餐
15. 
成酸性食物
16. 
成碱性食物
17. 
营养调查
18. 
饮食调查
19. 
称重法
20. 
生熟比
21. 
混合系数
22. 
上臂紧张围
23. 
上臂松弛围
24. 
中位数百分比法
25. 
身高别体重
26. 
标准差法
27. 
Z评分法
28. 
营养教育
29. 
传播
30. 
健康传播
31. 
健康信念模式
32. 
知信行理论模式
33.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LBW)
34. 
围生期
35. 
孕期生理性贫血
36. 
必要性体重增加
37. 
克汀病
38. 
胸围交叉
39. 
初乳
40. 
过渡乳和成熟乳
41. 
肾溶质负荷
42. 
婴儿配方奶粉
43. 
断奶过渡期
44. 
起始婴儿配方奶粉
45. 
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46. 
医学配方奶粉
47. 
混合喂养
48. 
人工喂养
49. 
生长轨迹
50. 
学龄前期
51. 
赶上生长或生长追赶
52. 
骨质疏松症
53. 
高温环境
54. 
自由基
55. 
谷胱甘肽
56. 
金属硫蛋白
57. 
低温环境
二、是非题
1. 
鲜蛋壳附有霜粉末,清洁、光泽,壳完好无缝;振荡时声响明显。 ____
正确  错误
2. 
新鲜鱼眼凸出有弹性,角膜透明,鳃鲜红色,腹白色、不膨胀,鳞鲜明光泽、不易脱落;肉有弹性,与骨小易分离。 ____
正确  错误
3. 
厨房工作应严格做到原料与成晶、生食与熟食分开加工和存放。 ____
正确  错误
4. 
厨房、食品库房可以存放有毒有害物晶,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物品。 ____
正确  错误
5. 
隔离患者的餐具,要两次消毒,即先连同剩物煮沸,20min后再洗刷后消毒。 ____
正确  错误
6. 
生、熟肉要严格分开存放,不能同放于1个冰箱内,只有1个冰箱时,应将生食品放于上层。 ____
正确  错误
7. 
米、面应勤搬动,勤检查,粮食不准直接靠放地面,避免潮湿、发霉。 ____
正确  错误
8. 
公共营养研究的对象是群体,其研究范围是宏观的;临床营养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其范围是微观的。 ____
正确  错误
9. 
对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可用平均摄入量来评估。 ____
正确  错误
10. 
为个体计划饮食首先是制定食物消费计划。 ____
正确  错误
11. 
为均匀群体计划饮食可允许有2%~3%个体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 ____
正确  错误
12. 
营养素摄入量相当于RNI±10%的食谱是适宜的。 ____
正确  错误
13. 
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EAR±2SD。 ____
正确  错误
14. 
RNI能满足人群中所有人的营养需要。 ____
正确  错误
15. 
无论某营养素吸收率高低,都没必要区分是需要摄入量还是需要吸收量。 ____
正确  错误
16. 
RNI和AI的主要用途都是作为个体和群体每天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____
正确  错误
17. 
可耐受最高剂量是日常摄入量的高限,用于评估摄入营养素过量而危害健康的风险,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____
正确  错误
18. 
概率法和平均需要量切点法都是用EAR来估测某营养素摄入不足和掇入过量的可能性。 ____
正确  错误
19. 
没有EAR的营养素,不能用概率法来计算群体中摄入不足的概率。 ____
正确  错误
20. 
对许多营养素来说,当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制订它们的可耐受最高剂量,所以没有可耐受最高剂量值并不意味着过多摄入这些营养素没有潜在的危险。 ____
正确  错误
21. 
机体如果由饮食中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时,首先动用组织中储存的该营养素来维持其相关生理功能。 ____
正确  错误
22. 
有些营养素吸收率很高,如维生素A、铁等,可以吸收饮食摄入量的80%~90%。 ____
正确  错误
23. 
在实际应用中,观测到摄入量低于EAR即摄入不足概率高达50%时,认为必须提高。 ____
正确  错误
24. 
当某一群体平均蛋白质摄入量达到EAR时,随机个体摄入不足概率为2%~3%。 ____
正确  错误
25. 
对许多营养素来说,没有可耐受最高剂量值意味着过多摄入这些营养素没有潜在的危险。 ____
正确  错误
26. 
DRIs是应用于健康人的饮食营养标准,也是为患有营养缺乏病的人设计的营养补充标准。 ____
正确  错误
27. 
在实际工作中,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可以用RNI来估测。 ____
正确  错误
28. 
要对摄入量的分布进行调整至少要观测一个有代表性的亚人群,其中每一个体至少有连续3d的饮食资料或者至少有2个独立的日饮食资料。 ____
正确  错误
29.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等于或大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不足的概率很高。 ____
正确  错误
30. 
健康人在长时间内不摄入蛋白质,就_定会发生蛋白质缺乏病。 ____
正确  错误
31. 
饮食结构不仅反映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水平高低,同时也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等情况。 ____
正确  错误
32.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通常是指食物的熟重。 ____
正确  错误
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2年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营养缺乏病已很少,公共营养的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预防营养过剩。 ____
正确  错误
34. 
饮食宝塔的塔尖是指油脂类食品,建议每天摄入量不超过30g。 ____
正确  错误
35. 
建议正常人每天摄入鸡蛋的量不要超过1个。 ____
正确  错误
36. 
控制总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共同的饮食原则。 ____
正确  错误
37. 
DRIs是营养配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 ____
正确  错误
38. 
食谱制订完成后,需要以各营养素RNI作为参考来评价制订的食谱是否合理,如摄入量与RNI相差不超过20%,说明编制的食谱合理可用,否则需要加以调整。 ____
正确  错误
39.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可以很方便地制订出营养合理的食谱。 ____
正确  错误
40. 
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因此,在营养配餐中可以考虑多食用某些动物蛋白来保证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____
正确  错误
41. 
营养调查包括饮食调查和体格检查两项。 ____
正确  错误
42. 
营养调查大样本抽样,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____
正确  错误
43. 
饮食调查在食物方面要准确掌握摄入食物生重和生熟比例。 ____
正确  错误
44. 
饮食调查的化学分析法虽准确,但难于大规模调查。 ____
正确  错误
45. 
相当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75%~60%为营养不良。 ____
正确  错误
46. 
按体脂含量BF计,男>30%、女>35%为重度肥胖。 ____
正确  错误
47. 
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推算体脂储备与消耗,直接反映能量变化。 ____
正确  错误
48. 
在中国,可以用食品标签作为工具为个体计划饮食,保证个体营养素的摄入量。 ____
正确  错误
49. 
欧美发达国家常用食品标签为个体计划饮食,此方法简便快捷,但是此方法难以估算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____
正确  错误
50. 
营养调查的对象只适用于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居民。 ____
正确  错误
51. 
称重法的缺点是花费人力和时间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____
正确  错误
52. 
对体格测量的数据进行评价时,用所得的平均值和参考标准值直接比较(平均值法)是最直接的评价方法。因此经常使用。 ____
正确  错误
53. 
当某一儿童的体重数值达到同年龄、性别的参考标准中位数的60%以下时,认为此儿童是Ⅲ度。营养不良。 ____
正确  错误
54. 
体格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评价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____
正确  错误
55. 
身高、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按年龄别身高偏低,表示急性的营养不良,按身高别体重偏低,表示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 ____
正确  错误
56. 
应用称重法记录时,三餐之外所摄入的水果、点心、糖果及零食不做记录。 ____
正确  错误
57. 
学龄前儿童的体测结果,因其敏感性低及代表性差,不常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____
正确  错误
58. 
营养教育并非仅仅传播营养知识,还应提供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改变饮食行为所必需的营养知识、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 ____
正确  错误
59.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饮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____
正确  错误
60.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手段,是健康教育方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____
正确  错误
61.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____
正确  错误
62. 
知、信、行三者之间的联系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 ____
正确  错误
63. 
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于环境进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____
正确  错误
64. 
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____
正确  错误
65. 
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____
正确  错误
66. 
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使孕妇的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糖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可导致糖尿病。 ____
正确  错误
67. 
孕期肾功能改变导致尿中葡萄糖排出量增加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糖尿病相鉴别。 ____
正确  错误
68. 
怀孕后能量的需要量增加。因此,从怀孕初期开始每天应该在非孕基础上增加200kcal的能量。 ____
正确  错误
69. 
怀孕期间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大于对能量需要量的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孕妇对营养素的需要,不必考虑控制体重。 ____
正确  错误
70. 
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合成氨基酸的酶,所有氨基酸均是胎儿的必需氨基酸,需要由母体提供。 ____
正确  错误
71. 
由于孕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导致其钙吸收率减少。因此,为了保障胎儿获得充足的钙,必须增加钙的摄入量。 ____
正确  错误
72. 
母体摄入适量的锌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畸形。 ____
正确  错误
7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是Hb≤120g/L,同正常女性一样。 ____
正确  错误
74. 
在高纬度、缺乏日光的北方地区,尤其在冬季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孕妇维生素D补充尤为重要。 ____
正确  错误
75. 
孕期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缺陷。 ____
正确  错误
76. 
乳母缺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不会影响乳汁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因此,不会影响婴儿的身体健康,只会影响乳母本身的健康。 ____
正确  错误
77. 
目前我国乳母脂肪推荐与成人相同,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 ____
正确  错误
78. 
维生素A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而维生素D则相反。因此,乳母的饮食不影响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而对维生素D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____
正确  错误
79. 
乳母的维生素C推荐量与正常女性的推荐量相同,均为100mg/d。 ____
正确  错误
80. 
推荐孕期适宜增重时,常依据孕前BMI、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 ____
正确  错误
81. 
低出生体重人群成年后易发生糖耐量增高、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____
正确  错误
82. 
孕期钙的吸收、储留与孕期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 ____
正确  错误
83. 
孕期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非甲状腺素。 ____
正确  错误
84. 
孕期血浆葡萄糖、氨基酸、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均增高。 ____
正确  错误
85. 
妊娠时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女性孕期增重的适宜值为12kg。 ____
正确  错误
86. 
孕期由于增加食物摄入量极易引起体重过多增长,保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方法是监测和控制孕期每周体重的增长。 ____
正确  错误
87.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母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性。 ____
正确  错误
88. 
胸围交叉的时间愈早,反映婴儿的身体愈健康。 ____
正确  错误
89. 
婴幼儿良好的营养,是其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也能预防成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____
正确  错误
90. 
婴幼儿脂肪的推荐量同成年人的比例相同,占人体能量需要量的20%~30%。 ____
正确  错误
91. 
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在其食品中不应含有较多的淀粉,否则会引起腹泻甚至营养不良。 ____
正确  错误
92. 
人乳及牛乳维生素D含量均较高,从出生2周至1岁半都不需补充维生素D。 ____
正确  错误
93. 
鲜牛乳经过消毒后可直接用于喂养婴儿。 ____
正确  错误
94. 
幼儿期由于大脑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小儿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____
正确  错误
95. 
为了促进幼儿的食欲,在烹调时应多加某些他们喜爱的调味品,如油、盐、糖等。 ____
正确  错误
96. 
最先添加的婴儿辅助食品应是鱼肝油,能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 ____
正确  错误
97. 
自孕中期开始至婴幼儿时期是人的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____
正确  错误
98. 
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的饮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比较大。 ____
正确  错误
99. 
幼儿对蛋白质需要的相对量比成年人低,但质量要求比成年人高。 ____
正确  错误
100. 
3~6岁儿童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约为总能量消耗的60%。 ____
正确  错误
101. 
学龄前儿童蛋白质供能为总能量的14%~15%,其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1/3以上。 ____
正确  错误
102. 
学龄前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脂肪4~6g,亚油酸供能不应低于总能量的3%,亚麻酸供能不低于总能量的0.5%。 ____
正确  错误
103.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4~6岁的学龄前儿童维生素C的RNI为100mg/d。 ____
正确  错误
104. 
男、女生青春发育期开始的年龄相同。 ____
正确  错误
105. 
同龄的男性和女性在儿童时期对营养素需要差别很小,从青春期开始出现较大的差异。 ____
正确  错误
106. 
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 ____
正确  错误
107. 
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能量的需要也达到了高峰。因此,一定不需要限制饮食脂肪的摄入。 ____
正确  错误
108. 
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病率远高于成人。 ____
正确  错误
109. 
老年人可以因为多种原因,摄入脂肪的质与量比较难以达到要求,加重人体器官的衰老。 ____
正确  错误
110. 
老年人选择谷类作为蛋白质的来源是经济和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 ____
正确  错误
111. 
老年人脂类摄入量应占摄入总能量的20%~30%,每天食物胆固醇含量不宜少于300mg。 ____
正确  错误
112. 
老年人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每天摄入钙的总量不应超过2g。 ____
正确  错误
113. 
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____
正确  错误
114. 
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由皮肤形成的维生素D量降低,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而影响钙、磷吸收,出现骨质疏松症,故维生素D的RNI为10μg/d。 ____
正确  错误
115. 
维生素C可促进肌红蛋白的合成,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老年血管硬化,并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的作用。 ____
正确  错误
116. 
儿童和青春期注意补充足够钙可提高峰值骨量,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 ____
正确  错误
117. 
吸烟、饮酒、过量咖啡都不利于提高骨峰值,在更年期更会增加骨矿物质的丢失。 ____
正确  错误
118. 
绝经后妇女钙的AI为1000~1500mg/d,钙来源应以饮食为主,其次为加钙食品和钙补充剂。 ____
正确  错误
119. 
妇女绝经后高血压病发病率低于男性。 ____
正确  错误
120. 
高温时能量代谢增加的原因是环境温度高,体内消耗能量比较少。 ____
正确  错误
121. 
高温时人体需要补充水、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能量和优质蛋白。 ____
正确  错误
122. 
低温环境指的是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环境,在此条件下生活工作的人应有特殊的营养需要。 ____
正确  错误
123. 
低温环境下机体脂肪利用增加,较高脂肪供给可增加人体对低温的耐受,脂肪供热比应提高至35%~40%。 ____
正确  错误
124. 
低温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群,由于能量需要量的增加,与能量代谢有关的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增加。 ____
正确  错误
125. 
维生素A和维生素C都有助于人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 ____
正确  错误
126. 
低温环境生活和工作者脂肪和食盐的推荐摄入量要低于非低温地区。 ____
正确  错误
127. 
在高温、低温和高原生活及工作的人能量需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____
正确  错误
128. 
高温作业者凭口渴感饮水是主要的依据。 ____
正确  错误
129. 
高温作业者无机盐的补充以食盐为主。 ____
正确  错误
130. 
在低温环境中人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特别是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25%以下。 ____
正确  错误
131. 
低温环境人群的饮食,食盐推荐摄入量应小于6g/d,以预防高血压。 ____
正确  错误
132. 
DNA损伤是电离损伤的主要危害,辐射导致DNA单链或双链断裂。 ____
正确  错误
133. 
辐射可以影响RNA的合成,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____
正确  错误
134. 
辐射可引起血脂升高,应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相应提高脂肪供能比。 ____
正确  错误
135. 
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以GSH-Px-de形式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生物膜结构。 ____
正确  错误
三、单选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营养师在接到会诊单及饮食通知单应在 ____ h内处理完毕,不可延误。
A 6
B 12
C 18
D 24
2. 
在厨房管理中,室温不应高于 ____ ℃。
A 20
B 25
C 22
D 28
3. 
根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食堂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为 ____
A 1:2
B 1:1
C 1:3
D 1:1.5
4. 
熟食品(含快餐盒饭)常温下保存时限通常不应超过 ____ h,超过时应在食用前重新彻底加热。
A 4
B 6
C 8
D 10
5. 
当某营养素摄入量在 ____ 时,摄入量是适宜的。
A RNI和可耐受最高剂量
B EAR和RNI
C EAR和可耐受最高剂量
D 小于EAR
6. 
2000年10月出版 ____ ,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代谢、功能、推荐值、营养状况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A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
B 《膳食指南》
C 《饮食宝塔》
D 《中国营养百科全书》
7. 
人群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该人群的能量摄入量的 ____
A EAR
B EAR±2SD
C RNI±2SD
D 可耐受最高剂量
8. 
假定个体的摄入量与需要量之间并无联系,当某一群体的平均能量摄入量达到其推荐摄入量时,随机个体摄入不足和摄入过多的概率为 ____
A 50%和50%
B 60%和40%
C 2%~3%
D 70%和30%
9. 
而当某一群体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时,随机个体摄入不足的概率仅为 ____
A 50%
B 40%
C 2%~3%
D 97%~98%
10. 
EAR切点法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时,日常摄入量低于EAR的人数占人群中的比例 ____ 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知道
11. 
当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在AI以下时,则 ____ 判断群体摄入不足的程度。
A 不可能
B .能
C 不知道能否
D 可能
12. 
根据日常摄入量的分布来确定摄入量超过可耐受最高剂量者所占的比例,日常摄入量 ____ 可耐受最高剂量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A 大于
B 等于
C 接近
D 小于
13. 
____ 是一个对通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大概不会危害健康的摄入量上限。
A.RNI B.EAR
C.可耐受最高剂量D.AI
A  B  C  D  
14. 
美国国家研究院于 ____ 年发布第一个推荐的饮食营养素供给量。
A 1942
B 1943
C 1944
D 1965
15. 
没有 ____ 的营养素不能用概率法来计算群体中摄入不足的概率。
A EAR
B AI
C RNI
D 可耐受最高剂量
16. 
1941年 ____ 发表《中国民众最低限度营养需要之管见》。
A 吴宪
B 周启元
C 郑集
D 侯祥川
17. 
饮食结构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是 ____
A 经济发展水平
B 食物资源情况
C 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比例
D 蛋白质的摄入量
18. 
我国的第一个膳食指南是在 ____ 年制定的。
A 1987
B 1959
C 1992
D 1989
19. 
目前我国使用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在 ____ 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并发布的。
A 1989
B 2002
C 1997
D 1987
20.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奶制品和豆类制品的量分别是 ____
A 100g和50g
B 50g和100g
C 150g和50g
D 50g和150g
21.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水果的摄入量 ____
A 100~200g
B 50~100g
C 75~100g
D 150~200g
22. 
DRIs中的 ____ 是个体适宜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饮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
A EAR
B RNI
C BMI
D 可耐受最高剂量
23. 
在饮食构成中要保证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供给量的 ____ 以上。
A 1/2
B 1/3
C 1/4
D 1/5
24. 
编制食谱时,首先应该保证能从食物中摄入适宜的 ____
A 能量
B 蛋白质
C 糖类
D 营养素
25. 
通常来说,每次饮食调查可持续 ____ d。
A 3~5
B 7
C 10
D 2~4
26. 
用平均值法评价体格测量的数据,需要的样本量 ____
A 较大
B 较小
C 大小都可以
D 中等大小
27. 
当某一儿童的体重数值达到同年龄、性别的参考标准中位数的74%~90%时,此儿童是 ____
A Ⅰ度营养不良
B Ⅱ度营养不良
C Ⅲ度营养不良
D Ⅳ度营养不良
28. 
若被评价儿童的体重按年龄别体重(WT/A)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 ____
A 轻度体重不足
B 中度体重不足
C 重度体重不足
D 体重正常
29. 
若被评价儿童的体重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 ____
A 轻度体重不足
B 中度体重不足
C 重度体重不足
D 体重正常
30. 
被评价儿童的年龄别身高(HT/A)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表明被评价儿童是 ____
A 轻度发育迟缓
B 中度发育迟缓
C 重度发育迟缓
D 发育正常
31. 
在实际工作中,24h饮食回顾法通常选用的连续调查天数是 ____
A 1d
B 3d
C 5d
D 1周
32. 
24h饮食回顾法最典型的调查方法是 ____
A 面对面询问
B 电话调查
C 计算机程序
D 录音进行
33. 
____ 是我国食品卫生法律体系效力层级最高的规范性文件,是制订从属的食品卫生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A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B 《世界营养行动计划》
C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D 《食品卫生法》
34. 
孕期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容易导致 ____
A 缺乏维生素B12
B 缺乏功能性铁
C 生理性贫血
D 缺乏叶酸
35. 
孕前体重为标准体重120%的女性,孕期适宜增重 ____
A 7~8kg
B 10kg
C 12kg
D 14~15kg
36. 
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 ____
A 7~8kg
B 10kg
C 12kg
D 14~15kg
37. 
孕中晚期能量的推荐量应在非孕基础上增加 ____
A 50kcal/d
B 100kcal/d
C 200kcal/d
D 300kcal/d
38. 
克汀病是由于 ____ 引起的。
A 孕妇碘缺乏
B 孕妇铁缺乏
C 孕妇锌缺乏
D 孕妇硒缺乏
39.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应每天额外增加蛋白质 ____ 克。
A 10
B 20
C 30
D 40
40.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钙的摄入量应该是 ____ mg/d。
A 800
B 1000
C 1100
D 1200
41.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铁的摄入量比非孕妇女多 ____ mg/d。
A 5
B 10
C 15
D 20
42.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摄入维生素A的量比非孕妇女多 ____ μg视黄醇当量。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43. 
乳母维生素B 1 和维生素B 2 的推荐量是 ____ mg/d。
A 1.8和1.7
B 1.7和1.8
C 1.3和1.2
D 1.2和1.3
44. 
下列哪种维生素不能透过乳腺,在乳汁中含量很低,婴儿在出生2周就应该补充 ____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B1
D 维生素B2
45. 
叶酸的补充需从计划怀孕或可能怀孕前开始,每天需补 ____
A 400~600μg
B 400~600mg
C 400~600ng
D 400~600g
46.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同时应补充 ____ 15mg/d。
A .硒
B .碘
C .锌
D .铜
47. 
轻体力劳动的乳母每天应摄入能量为 ____ kcal。
A 2800
B 3000
C 3200
D 3400
48. 
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为 ____ kg。
A 18
B 19
C 20
D 21
49. 
为避免增加肾脏负担,产褥期每天进食鸡蛋通常不能多于 ____ 个。
A 2
B 4
C 6
D 10
50. 
婴儿在体内储备的铁能够满足婴儿出生后 ____ 个月的需要。
A 4
B 5
C 6
D 7
51. 
幼儿通常要求蛋白质所供能量应占饮食总能量的12%~15%,其中有 ____ %以上应是优质蛋白。
A 30
B 40
C 50
D 60
52.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0~6个月婴儿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____
A 30%~35%
B 35%~40%
C 45%~50%
D 20%~30%
53. 
婴儿6个月至1岁,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摄入量的 ____
A 30%~35%
B 35%~40%
C 45%~50%
D 20%~30%
54.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摄入能量的 ____
A 30%~35%
B 35%~40%
C 45%~50%
D 20%~30%
55.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 ____ 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56. 
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____
A 零氮平衡
B 正氮平衡
C 负氮平衡
D 排出足够的尿素氮
57. 
小于6个月的婴儿应选择蛋白质含量 ____ 的配方奶粉。
A <12%
B 12%~18%
C 18%~25%
D >25%
58. 
断奶的最佳时期是 ____
A 4~5个月
B 9~12个月
C 7~8个月
D 13~15个月
59. 
5~6岁儿童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 ____ 分钟。
A 5
B 10
C 15
D 20
60. 
学龄前儿童每天糖类供能为总能量的 ____
A 65%~70%
B 45%~50%
C 60%~65%
D 50%~60%
61.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学龄前儿童锌的RNI为 ____ mg。
A 10
B 12
C 14
D 16
62.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剂量为 ____ μg/d。
A 500
B 1000
C 1500
D 2000
63. 
学龄前儿童最常采用的饮食制度是 ____
A 三餐制
B 三餐一点制
C 三餐两点制
D 三餐三点制
64. 
儿童少年期饮食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饮食总能量的 ____
A 12%~14%
B 15%~20%
C 25%~30%
D 55%~60%
65. 
儿童期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为 ____
A >1:1:1
B <1:1:1
C =1:1:1
D <1:1:1.5
66. 
儿童期和青春期的碘缺乏的主要表现为 ____
A 高碘性甲状腺肿大
B “3D”症状
C 甲状腺肿大
D 脚气病
67. 
儿童青少年每天应吃好三顿饭,尤其是早餐,食量应相当于全日量的 ____
A 1/3
B 1/4
C 1/5
D 1/6
68. 
下列哪种因素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____
A 钙摄入量不足
B 缺乏维生素D
C 雌激素缺乏
D 大量饮酒和咖啡
69. 
老年人钙的吸收率为 ____ %左右。
A 10
B 20
C 30
D 40
70. 
高温条件下生活和工作的人,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量不应低于 ____ %。
A 30
B 40
C 50
D 60
71. 
低温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能量需要量增加。因此,能量供给较常温下应增加 ____
A 30%
B 10%~15%
C 20%~25%
D 15%~20%
72. 
动物性食物中的 ____ 等氨基酸能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A 半胱氨酸
B 蛋氨酸(甲硫氨酸)
C 赖氨酸
D 精氨酸
73. 
为了提高耐寒能力,低温条件下工作者动物蛋白的供给比例应不低于总蛋白 ____ %。
A 35
B 45
C 55
D 65
74. 
低温环境下,维生素的推荐量比常温环境同工种增加 ____
A 30%
B 30%~50%
C 20%~25%
D 15%~20%
75.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饮食脂肪供给量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 ____ 为宜。
A 10%~15%
B 15%~20%
C 20%~30%
D 25%~30%
76. 
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孕期缺乏 ____
A .钙
B .碘
C 维生素D
D .镁
77. 
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TM)有解毒作用的原因是含有 ____
A -CH3
B -NH2
C -NH3
D -SH
78. 
手势属于以下哪种非语言交流的种类 ____
A 静态体语
B 动态体语
C 有情感类语言
D 时间语言
79. 
用“慢性疾病防为主,生活方式属第一;把好病从口入关,未来健康属于你!”等口号的方式来进行营养教育宣传的技巧为 ____
A 假借法
B 加以倾向法
C 现身说法
D 号召法
四、多选题
(有多个答案,应都选)
1. 
营养信息交流的提问技巧有以下哪几种方式 ____
A 封闭式问题
B 开放型问题
C 倾向型问题
D 试探型问题
E 复合型问题
2. 
根据反馈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反馈分为 ____
A 真实性反馈
B 模糊性反馈
C 积极性反馈
D 消极性反馈
E 虚伪性反馈
3. 
营养学家一致公认的最合理的饮食营养原则是 ____
A 五畜为益
B 五谷为养
C 五果为助
D 五浆为生
E 五菜为充
4. 
营养科管理的工作内容有 ____ 工作。
A 行政
B 技术
C 患者厨房
D 财务
E 配膳工作及炊事
5. 
公用或接触熟食的炊、食具常用的消毒法有 ____
A 加热消毒法
B 紫外线消毒法
C 药物消毒法
D 沸水烫洗法
E 高压蒸汽消毒法
6. 
个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的RNI水平,可以 ____
A 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B 预防癌症
C 维持组织有适当的储备
D 预防缺乏症
E 保持健康状态
7. 
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天平均饮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 ____
A EAR
B RNI
C AI
D KAP
E 可耐受最高剂量
8. 
____ 作为营养素的每天摄入目标值,才能保证某个体适宜的健康状态和维持组织中有相当的储备。
A EAR
B RNI
C AI
D 可耐受最高剂量
E RDA
9.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AI和RNI都是个体摄入量的目标值
B AI的准确性不如RNI
C AI通常比RNI高
D AI和RNI计算方法不同,表示的意义相同
E AI通常比RNI低
10. 
目前许多营养素没有可耐受最高剂量值,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说明这些营养素是绝对安全的
B 不能说明这些营养素是绝对安全的
C 目前没有足够的资料来制订
D 过多摄入这些营养素照样可能存在危险
E 过多摄入可能不会有危害
11. 
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天平均饮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____
A DRIs是应用于健康人的饮食营养标准
B 也可用于患者的营养治疗标准
C 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平时设计饮食的标准
D 作为正常人群的饮食目标
E 作为特殊人群的饮食标准
12. 
当用EAR评价个体摄入量时,观测的摄入量在EAR和RNI之间时,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____
A 可以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
B 可以认为摄入量是不充足的
C 很难确定摄入量是否充足
D 为了安全,把摄入量提高到RNI或超过RNI水平
E 不确定
13. 
当某个体的实际观测摄入量高于可耐受最高剂量时,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____
A 可能对健康有危害
B 一定会对健康有危害
C 必须降低摄入量
D 不会对健康有危害
E 必须提高摄入量
14. 
应用DRIs可以为 ____ 计划饮食,使他们获得充足但不过量的营养素。
A 个体
B 群体
C 糖尿病病人
D 营养援助计划
E 肾病患者
15. 
应用DRIs进行饮食评价,有 ____ 环节可以影响其准确性。
A 参考值的选择是否恰当
B 饮食资料是否完全
C 食物成分资料是否准确
D 取样设计和方法是否适当
E 以上都不是
16. 
评价一个人的营养状况的理想方法包括 ____
A 饮食评价结果
B 体格测量
C 生化检验
D 临床观察
E 以上都不是
17. 
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素,由于 ____ 不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可能不同。
A 年龄
B 性别
C 体重
D 生理
E 劳动强度
18. 
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的方法有 ____
A 归纳法
B 概率法
C 切点法
D 统筹法
E 统计分析法
19. 
用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计划饮食包括 ____
A 设定营养素摄入目标
B 制订饮食计划
C 询问饮食史
D 人群分布情况
E 对饮食计划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整
20. 
制订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依据资料来源是 ____
A.动物实验研究B.人体代谢研究
C.人群观测研究 D.随机性临床研究
E.卫生毒理学研究
A  B  C  D  E  
21. 
下列关于饮食结构的说法,哪些正确 ____
A 是一成不变的
B 是可以变化的
C 相对稳定
D 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E 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状况
22. 
中国居民传统的饮食结构有 ____ 特点。
A 高糖类
B 高食物纤维
C 低脂肪摄入
D 高蛋白质
E 高脂肪
23.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的内容 ____
A 食物要多样
B 粗细要搭配
C 食盐要限量
D 甜食要少吃
E 多吃蔬菜和水果
24. 
婴幼儿的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鼓励母乳喂养
B 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C 补充维生素A
D 补充维生素D
E 补充叶酸
25.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每天饮奶
B 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C 养成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D 可以吃适量的成人用的营养补充食品
E 可以不限制甜饮料的摄入
26. 
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保证吃好早餐B.少吃零食
C.控制食糖摄入 D.重视户外活动
E.饮用清淡饮料
A  B  C  D  E  
27. 
青少年的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B 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C 参加体力活动
D 避免盲目节食
E 可以适量饮咖啡
28. 
老年人的特殊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食物要粗细搭配
B 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
C 保持能量平衡
D 食物要求易于消化
E 不必控制食物纤维的摄入
29. 
孕妇的特殊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保证充足的能量
B 妊娠后期保持体重的正常增长
C 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
D 饮酒要限量
E 不必限制能量的摄入
30. 
乳母的特殊膳食指南内容包括 ____
A 保证供给充足的能量
B 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
C 增加钙的摄入量
D 控制糖摄入量
E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31. 
对于苯作业人员,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保证合理的平衡膳食
B 饮食中脂肪含量不宜过高
C 多摄入糖类
D 多摄入维生素C
E 少摄入糖类
32. 
对于铅作业人员,下述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提高维生素C的摄入量
B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C 多摄入脂肪
D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食物纤维
E 少摄入脂肪
33. 
对于高温作业人员,下列关于饮食的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能量增加10%
B 供给充足水和无机盐
C 多摄入脂肪
D 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E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
34. 
对于低温作业人员,下列关于饮食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____
A 供应充足的能量
B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C 每餐应吃饱
D 保证平衡膳食
E 少摄入脂肪
35.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微量营养素缺乏仍是城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 ____ 缺乏最为突出。
A .钙
B .铁
C .锌
D 维生素A
E 维生素E
36. 
膳食指南是合理饮食的基本规范,其目的是 ____
A 合理营养
B 平衡膳食
C 促进健康
D 预防疾病
E 疾病治疗
37. 
下述哪些是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 ____
A DRIs
B 膳食指南和饮食宝塔
C 食物成分表
D 营养平衡理论
E 以上都不是
38. 
完整的营养调查工作应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____
A 饮食调查
B 体格测量
C 临床检查
D 实验室检查
E 调查新生儿低出生率
39. 
常用的饮食调查方法包括 ____
A 称重法
B 记账法
C 询问法
D 化学分析法
E 以上都是
40. 
在进行营养调查工作中,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目的有 ____
A 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症
B 发现人体营养储备水平低下
C 预测人体患癌症的可能性
D 发现人体营养素过量情况
E 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
41. 
营养调查中临床检查的目的是 ____
A 检查营养素是否过量
B 检查是否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
C 检查是否有营养素过量的体征和症状
D 检查营养素的储备水平是否低下
E 检查与营养无关的疾病
42. 
下列关于饮食调查的时间,哪些说法正确 ____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春和夏、秋各1次
E 每个季节进行1次
43. 
体格测量的主要项目有 ____
A 身高(身长)
B 体重
C 上臂围
D 腰围和臀围
E 皮褶厚度
44. 
人类食物营养是否满足需求的基本标志是 ____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矿物质
D 维生素
E 能量
45. 
饮食调查目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饮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某一人群的 ____
A 饮食摄入状况
B 营养缺乏病
C 饮食结构
D 饮食习惯
E 以上都不是
46. 
下列属于饮食调查询问法的有 ____
A 记账法
B 24h回顾法
C 饮食史法
D 食物频率法
E 称重法
47. 
家庭饮食调查是要了解进餐人的 ____
A 性别
B 年龄
C 劳动强度
D 生理状况
E 是否有营养缺乏病
48. 
目前运用较多也比较成熟的行为理论包括 ____
A 知信行模式
B 健康信息模式
C 合理行动理论
D 计划行为理论
E 疾病信息模式
49. 
营养教育的对象有 ____
A 个人
B 各类组织机构
C 社区
D 政府部门
E 大众传播媒介
50.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 ____
A 传播者
B 受传者
C 信息
D 传播媒介
E 反馈
51.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今后10年的发展3个重点领域是 ____
A 加快发展奶业
B 加快发展农业
C 加速发展食品工业
D 大力发展大豆产业
E 加速发展养殖业
52.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今后10年发展的3个重点人群是 ____
A 儿童、青少年群体
B 妇、婴群体
C 老年人群体
D 中年人群体
E 知识分子群体
53.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今后10年发展的2个重点地区是 ____
A 农村地区
B 中等城市
C 大城市
D 小城市
E 西部农村地区
54. 
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包括 ____
A 胎儿、胎盘
B 子宫、乳房
C 血浆容量
D 脂肪
E 羊水
55. 
孕中、晚期的能量消耗包括 ____
A 孕妇的基础代谢
B 胎儿生长发育
C 母体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D 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
E 孕妇的体力活动
56. 
营养学会推荐孕妇脂类物质的摄入量包括 ____
A 饮食脂肪供能比为20%~30%
B n-3:n-6=4~6:1
C DHA和亚油酸
D 胆固醇的摄入量<300mg/d
E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要小于总能量的10%
57. 
克汀病的主要表现包括 ____
A 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B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C 认知能力降低
D 脑发育不全
E 异食癖
58. 
母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低下可导致 ____
A 早产
B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C 婴儿低出生体重
D 异食癖
E 上述都对
59. 
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母体和新生儿钙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 ____
A 新生儿低钙血症
B 新生儿手足搐搦
C 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
D 母体骨质软化症
E 上述都不对
60. 
孕期缺乏维生素B 1 可导致 ____
A 新生儿低钙血症
B 新生儿异食癖
C 孕妇胃肠功能下降
D 早孕反应加重
E 孕妇忌酒
61. 
可以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维生素有 ____
A 维生素B12
B 叶酸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B6
E 维生素B2
62. 
叶酸缺乏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多种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____
A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B 婴儿神经管畸形
C 胎盘早剥
D 孕妇巨细胞贫血
E 新生儿软骨病
63. 
怀孕中期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该做到 ____
A 补充充足的能量
B 注意铁的补充
C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量
D 增加钙的摄入量
E 上述说法都不对
64. 
乳母乳汁的分泌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____
A 乳母的心情
B 饮食因素
C 乳母的营养状况
D 乳母孕前的营养状况
E 乳母的维生素D的摄入量
65. 
孕妇营养不良可造成 ____
A 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高
B 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
C 影响胎儿和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D 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增高
E 胎儿成年后血压与出生体重成正相关
66. 
合成胎儿脑磷脂所必需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 ____
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B 二十碳五烯酸(EPA)
C 花生四烯酸
D 二十碳三烯酸
E 油酸
67. 
孕末期营养要点是 ____
A 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B 增加钙的摄入量
C 保证适宜的体重增加
D 摄入过量的食物纤维
E 以上都不是
68. 
孕期的生理改变包括 ____
A 内分泌的改变
B 消化功能的改变
C 血液容积和血液成分的改变
D 肾功能的改变
E 体重的增加
69. 
与孕前相比,健康孕妇的机体代谢改变包括 ____
A 蛋白质代谢呈负平衡
B 蛋白质代谢呈正氮平衡
C 胰岛素分泌增加
D 钙、铁、叶酸在肠道的吸收量增加
E 胰岛素减少
70. 
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的具体情况是 ____
A 婴儿体重已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
B 吃完250ml奶后不到4h就饿
C 婴儿月龄已达6个月
D 婴儿在24h内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牛奶
E 婴儿会走路
71. 
儿童对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 ____
A 基础代谢
B 生长发育
C 体力活动
D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E 上述都不是
72. 
下列食物哪些可作为幼儿食物的选择对象 ____
A 粮谷类和薯类
B 奶类
C 鱼、瘦肉、禽类、蛋及豆类食品
D 水果、蔬菜
E 大豆异黄酮
73. 
列出哪类人群脂肪的推荐量占总能量摄入量的20%~30% ____
A 婴儿
B 学龄前儿童
C 青少年
D 学龄儿童
E 老年人
74. 
婴儿早期肝功能还不成熟,还需要由食物提供 ____
A 甘氨酸
B 酪氨酸
C 牛磺酸
D 胱氨酸
E 组氨酸
75. 
婴儿期缺碘可引起 ____ 特征。
A 脑积水
B 贫血
C 体格发育迟缓
D 不可逆性智力损伤
E 甲状腺素合成加快
76. 
下述哪些是初乳的特点 ____
A 蛋白质含量约为10%,成熟乳为1%
B 含丰富的抗体,尤以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为主
C 初乳中脂肪及乳糖都比成熟乳多
D 为婴儿提供较多特殊的营养素
E 乳糖比成熟乳多
77. 
婴幼儿 ____ 补充过多会中毒而出现呕吐、昏睡、头痛、胃痛、皮疹等症状。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K
E 维生素C
78. 
人乳中含量低于牛乳的营养素有 ____
A 乳清蛋白
B 酪蛋白
C .钙
D 脂肪
E 糖类
79. 
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饮食营养原则是 ____
A 补充富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
B 补充B族维生素
C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
D 供给维生素D
E 供给充足的脂肪
80. 
哪些是高温条件下人群的适应性生理变化 ____
A 水和无机盐通过汗液大量丢失
B 脂溶性维生素丢失
C 水溶性维生素丢失
D 能量需要量减少
E 可溶性含氮物丢失
81. 
哪些可作为低温条件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的饮食选择 ____
A 增加能量摄入10%~15%
B 增加动物性蛋白的摄入比例
C 减少脂肪的摄入
D 多吃蔬菜和水果
E 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量
82.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有 ____
A Z评分法
B 百分位法
C 平均值法
D 中位数法
E 腰臀比
83.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常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____
A 生长发育快
B 内源性铁少
C 摄入的铁少
D 损失的铁多
E 铁的吸收率高
84.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原则有 ____
A 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B 专门烹调易于消化
C 制定合理饮食制度
D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E 以上都不是
85. 
儿童缺锌的临床表现 ____
A 食欲差
B 生长迟缓
C 性发育不良
D 免疫功能受损
E 味觉迟钝甚至丧失
86. 
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是 ____
A 饮食多样化
B 主食中包括一定量的粗粮、杂粮
C 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
D 吃大豆及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少盐清淡
E 以上都不是
87. 
下列哪些是影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因素 ____
A 雌激素缺乏
B 钙摄入量不足
C 缺乏维生素D
D 低磷和低钠饮食
E 过量的饮酒
88. 
下述哪些是老年人在生理和代谢上的变化 ____
A 骨质减少
B 体内水分减少
C 基础代谢降低
D 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
E 胃肠的消化功能减弱
89. 
老年人的饮食应多采用 ____ 烹调方法。
A .蒸
B .煮
C .炖
D .焯
E .熏
90. 
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有 ____
A 骨质疏松症
B 高血压病
C 高血脂
D 冠心病
E 以上都不是
91. 
的不足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A 维生素B12
B 叶酸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1
E 以上都不是
92. 
谷胱甘肽(GSH)是由 ____ 组成的三肽。
A 谷氨酸
B 脯氨酸
C 胱氨酸
D 半胱氨酸
E 甘氨酸
五、简答题
1. 
公共营养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2. 
发展公共营养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3. 
怎样用适宜摄入量(AI)评估群体摄入量?
4. 
怎样用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个体计划饮食?
5. 
怎样用饮食参考摄入量为不均匀的群体计划饮食?
6. 
简述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现状。
7. 
膳食指南中的食物是指哪5类食物?
8. 
应用平衡膳食宝塔需注意哪些问题?
9. 
冠心病的饮食指导原则有哪些?
10. 
高血压的饮食指导原则有哪些?
11. 
糖尿病的饮食指导原则有哪些?
12. 
肥胖的人的饮食指导原则有哪些?
13. 
为什么要营养配餐(目的和意义)?
14. 
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15. 
简述营养平衡理论的内容。
16. 
营养食谱编制的原则有哪些?
17. 
为什么要进行营养调查与评价?
18. 
饮食调查法中的称重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19. 
什么叫百分位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0. 
为什么要进行营养教育?营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技能?
21. 
如何进行营养教育计划的设计?
22. 
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有何影响?
23. 
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有何影Ⅱ向?
24. 
与非孕妇女相比,孕期妇女在生理和代谢方面有哪些变化?
25. 
怀孕早期的饮食有哪些要点?
26. 
哺乳对母体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27. 
简述哺乳期饮食的特点。
28. 
怀孕中期对营养素的需要有哪些要点?
29. 
怀孕末期营养素的需要有哪些要点?
30. 
简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31. 
简述初乳的营养特点。
32. 
婴幼儿饮食补充蛋白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3. 
对婴儿来讲,母乳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34. 
婴儿配方奶粉的成分上有哪些要求?
35. 
为什么婴儿在4~6个月时要添加辅食?
36. 
简述幼儿的营养需要。
37.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铁缺乏儿童有哪些体征?
38. 
如何保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39. 
简述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
40. 
简述青少年的膳食指南。
41. 
简述第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
六、论述题
1. 
论述公共营养的地位和作用。
2. 
如何应用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均匀性群体计划饮食?
3. 
根据你所学过的营养知识评价上述人群锌的营养状况。
4. 
试论各国饮食结构的特点。
5. 
谈谈如何从改变饮食结构方面预防癌症的发生。
6. 
目前我国的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善?
7. 
如何制作1周的食谱?
8. 
如何评价饮食调查结果?
9. 
如何评价体格测量的结果?
10. 
妊娠期间如何从营养方面保证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健康?
11. 
为什么要提倡母乳喂养?
12. 
如何做到幼儿的合理饮食?
13.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是什么?如何预防?
14. 
应该如何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