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法律责任、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三)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统计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被告为______。
A 统计调查对象
B 统计行政执法机关
C 统计诉讼代理人
D 统计诉讼第三方
2. 
当事人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省级调查队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是______。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国家统计局
3. 
统计行政诉讼是一种______行为。
A 司法
B 行政
C 统计
D 行政裁判
4. 
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______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A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B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C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5.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自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______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6. 
统计管理相对人的______,是统计行政复议产生的前提。
A 违法行为
B 复议申请
C 听证申请
D 请求行为
7. 
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______。
A 将相对人行政拘留
B 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 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D 起诉
8. 
统计行政诉讼是______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A 统计部门
B 人民法院
C 法制部门
D 监察部门
9. 
对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______申请行政复议。
A 国务院
B 国家审计署
C 国家统计局
D 秘书处
10. 
关于统计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
B 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
C 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
D 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
11. 
一般情况下,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______日内做出决定。
A 60
B 30
C 20
D 15
12. 
与刑事诉讼相比,统计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______。
A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B 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的原则
C 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D 人民法院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
13. 
人民法院在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立案之日起______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A 5
B 10
C 15
D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统计法》的规定,能够引起统计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包括______。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处分
C 行政不作为
D 行政侵权
E 调查行为
2. 
统计行政复议程序除由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申请复议外,还包括______。
A 起诉
B 受理
C 审查
D 决定
E 执行
3. 
统计管理相对人可以对______的决定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A 行政处分
B 警告
C 罚款
D 没收违法所得
E 通报批评
4. 
从近几年来各地审理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来看,复议参加人主要有______。
A 申请人
B 被申请人
C 复议第三人
D 复议法定代理人
E 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5. 
关于统计行政复议的审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统计行政复议的审查是统计行政复议的关键阶段
B 统计行政复议采取实质审查的办法
C 统计行政复议的审查,是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该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争论的焦点等进行审查的过程
D 在审查范围上实行全面审查的原则
E 受原具体统计行政行为内容范围的限制
6.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可以作为统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的有______。
A 国家统计局
B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E 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7. 
统计行政诉讼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__。
A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B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C 辩论的原则
D 人民法院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
E 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8. 
关于统计行政诉讼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统计行政处罚行为能够引起统计行政诉讼
B 能够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都是统计执法机关的作为
C 对统计执法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授予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授予统计从业资格的行为,可以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D 只要相对人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又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就可以依法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E 对于统计抽象行政行为,亦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三、判断题
1. 
对国家统计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正确  错误
2. 
企业事业组织对于统计行政机关给予的罚款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正确  错误
3. 
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统计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正确  错误
4.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其复议管辖权归属于上级人民政府。
正确  错误
5. 
统计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只能是公民。
正确  错误
6. 
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只能申请行政复议。
正确  错误
7. 
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他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在该派出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申请行政复议。
正确  错误
8.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正确  错误
四、综合应用题
(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某县统计局在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某乡镇上报的企业数据与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之间存在很大出入,导致反映该乡镇总体经济情况的汇总数据大量失实。经调查核实,该乡镇统计员有修改企业上报资料和编造虚假资料的行为。
1. 
该乡镇统计员的行为属于______统计违法行为。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 参与弄虚作假
C 擅自修改、编造统计资料
D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 
对该乡镇统计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给予______。
A 行政处分
B 通报批评、罚款
C 警告并处罚款
D 拘留
3. 
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行为,应定性为______。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 对本地方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D 弄虚作假
4. 
下列处分措施中不能适用于本案乡镇负责人的违法行为的是______。
A 警告
B 记过
C 降级
D 开除
5. 
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有权做出处分决定的机关是______。
A 该乡镇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 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C 该乡镇所在地的地(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该乡镇所在的的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6. 
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了______的统计违法行为。
A 虚报统计资料
B 瞒报统计资料
C 伪造统计资料
D 篡改统计资料
7. 
市统计局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应当______。
A 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执法检查
B 对该企业的统计台账、原始记录依法进行查封、扣押
C 履行统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
D 对企业的有关人员依法进行询问
8. 
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由市统计局给予以下行政处罚______。
A 责令改正
B 暂扣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
C 警告
D 罚款
9. 
如果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情节较重,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______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
C 统计负责人
D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某市统计局在工作中发现该市某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存在故意少报问题,遂向该单位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0. 
上述行为属于______的统计违法行为。
A 迟报统计资料
B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C 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D 伪造统计资料
11. 
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是______。
A 该单位
B 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
C 该单位的法人代表
D 该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
12. 
如果由该单位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______。
A 行政处分
B 行政处罚
C 民事责任
D 行政责任
13. 
如果由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______。
A 行政处分
B 行政处罚
C 民事责任
D 行政责任
14. 
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通过______保护自己的权益。
A 提起行政复议
B 提起行政诉讼
C 提起行政仲裁
D 提起申诉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