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试卷12
(总分68, 做题时间90分钟)
1. 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 )。
A 监督权
B 财产权
C 社会保障权
D 休息权
2. 
公民的概念和人民的概念相比,( )。
A 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
B 人民的范围要比公民的范围广
C 公民的范围等同人民的范围
D 公民的范围与人民的范围完全不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公民的住宅。
A 非法查封
B 非法侵入
C 非法买卖
D 非法出租
4. 
示威自由是( )的延伸。
A 集会自由
B 游行自由
C 言论自由
D 人身自由
5. 
文化权利和自由实质上属于公民( )的范畴,间接表现了国家保护公民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原则。
A 言论自由
B 政治自由
C 物质自由
D 精神自由
6. 
依法服兵役和( )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
A 参加入民解放军
B 参加武警部队
C 参加预备役部队
D 参加民兵组织
7. 
写入我国1954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82年《宪法》规定的有( )。
A 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B 宗教信仰自由
C 言论自由
D 人身自由
8. 
关于《宪法》对自然人的适用效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宪法适用于一切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B 对于因出生取得国籍的确定,我国采取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C 侨居在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D 宪法也同等地适用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
9.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0.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优抚安置
D 社会扶助
11. 
我国实行( )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A 地域代表制
B 职业代表制
C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
D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
12. 
专门委员会是由( )设立的。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办公厅
D 全国人大主席团
13.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以上联名,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A 20人
B 15人
C 10人
D 5人
2. 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2013年真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对于该条文,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A 税收属于法律保留事项
B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C “依照法律”包括对国家征税权的约束
D 该条中的“法律”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2. 
(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
A 某县第一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B 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当事人信件进行拆检
C 某县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电话进行录音
D 某县公安局因刘某在网络上批评该县征地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入刘某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
3. 
(2015年真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国家机关不得没收任何公民的私有财产
C 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并可依法继承
D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4. 
(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公民这一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公民概念通常在个体意义上使用
B 公民是享有基本权利的唯一主体
C 公民与人民具有相同的内涵外延
D 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5. 
(2016年真题)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B 国家对公民的平等权负有保障义务
C 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D 平等权反对特权和歧视,也不允许存在任何差别对待
6. 
( )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
A 出版自由
B 集会自由
C 游行自由
D 示威自由
7. 
住宅不受侵犯还指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侵占、损毁公民的住宅。这些行为既侵犯了( ),也侵犯了( )。
A 平等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
D 人格尊严
8. 
通信秘密是指公民的通信(包括电报、电传、电话和邮件等信息传递形式),他人不得( )。
A 隐匿
B 毁弃
C 拆阅
D 窃听
9. 
( )附属于劳动权,是劳动权的必要补充。
A 受教育权
B 物质帮助权
C 休息权
D 退休权
10. 
下列有关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合理差别标准而没有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条款的是( )。
A 某直辖市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本市行政机关不得招收外地户籍毕业生
B 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符合困难补助标准的居民发放困难补助金
C 某自治州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规定对所属州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
D 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规定仅对省会城市的居民实行全额医疗保险
3. 简答题
简答题第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 
(2014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2. 
(2015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3. 
(2016年真题)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
4. 
比较集会、游行、示威的异同。
5.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4. 分析题
分析题第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 
(2015年真题)2013年3月,某省会城市人民政府拟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章。该《办法》规定:“凡上一年度本市前100名纳税民营企业的企业主,其子女参加高中入学考试,总成绩可加20分。”该《办法》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过程中引起争议。《办法》起草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举是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主创造更好的条件。既然纳税大户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社会为何不能投桃报李?” 请结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办法》侵犯了公民的何种宪法权利? (2)根据我国立法法,若该《办法》得以通过,应当报哪些国家机关备案? (3)接受备案的机关如果认为该《办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可作出何种审查意见?
2. 
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整教育了一天。同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该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哪些宪法权利?其宪法依据有哪些?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