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15
1.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包括______。
A 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
B 招标人、投标人、中标人
C 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政府行政部门
D 招标代理机构、政府行政部门
2.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下列选项中______不属于社会舆论监督的方式。
A 新闻报道
B 行政救济
C 公开披露
D 表达民意
3.我国现行宪法沿袭1954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实行下列______哪种宪法监督制度。
A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
B 司法机关监督制度
C 司法审查制度
D 特设机关监督制度
4.有关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督对于维护和规范招标投标秩序的不同作用表现正确的是______。
A 行政监督着重将政府宏观监督层面落实到企业、个人微观监督层面;行业自律着重对市场主体共性和突出的行为实施约束
B 行政监督主要采用制度引导、沟通协调、监督检查、纠正控制,违规惩戒等手段实施全过程、多环节、多方式的约束;行业自律主要采用立法、执法、违法惩戒的方式规范招标投标主体的行为
C 行政监督执法的成本高、效率低。而行业自律可以充分借助社会监督的作用,尽早发现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市场和企业主体不同的实际情况以及违规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依据法律政策及时采取指导、协调、检查、纠正并制定相应行业规则等自律措施
D 行政监督行为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威慑性;而行业自律操作性不强,时效性不够
5.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法______。
A 坚持市场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充分利用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等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及其大数据分析
B 加大交易信息集中公开力度,通过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政监督部门等提供动态、公开的市场交易信息服务
C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监督体制机制创新,利用电子信息方式规范行政监督行为并向事中和事后监督方式转变
D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体系,避免交易信息遭到公开泄露
6.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督对于维护和规范招标投标秩序的不同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下哪个是错误的______。
A 作用的目的不同
B 作用的层面不同
C 作用的形式不同
D 作用的效果不同
7.“行政监督是政府以法律政策为依据,采用行政规则、指令、检查、处罚等对招标投标主体行为实施的外部强制性约束。行业自律是招标投标主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自律组织构建的内部制衡机制中产生的自我行为约束。”这句话体现了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督对于维护和规范招标投标秩序的哪个不同作用______。
A 作用的形式不同
B 作用的机理不同
C 作用的层面不同
D 作用的效果不同
8.我国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职责分工的特点是______。
A 行政授权,分级管理
B 法律授权,多级管理
C 行政授权,多级管理
D 法律授权,分级管理
9.关于招标协会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行业协会是代表政府管理行业的专职机构
B 行业自律是招标投标活动监督的重要形式
C 行业协会是会员对违法行为投诉的受理机关
D 行业协会可以对会员的不诚信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10.关于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说法有误的是______。
A 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属于行政许可
B 发改委负责对招标代理机构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的认定
C 代理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由交通部认定
D 商务部负责对机电国际产品国际招标代理资格的认定
11.关于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记录公告由行业协会发布
B 自行招标的项目仍应接受行政监督
C 行政监督应当在开标、评标现场进行
D 项目稽察不是行政监督方式
12.关于自行招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的,应当依法取得招标代理资格
B 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符合自行招标条件的,也可采用委托招标
C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
D 政府采购项目自行招标的,采购人员应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的政府采购培训
13.依法必须招标的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的,应______。
A 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B 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C 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D 可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4.政府直接监管招标投标交易程序和主持解决市场交易争议,导致后果______。
A 强调了统一、公平、公正的公权规则,加强了项目专业、科学、合理的个性要求和交易效率
B 政府集多种身份于一体,既充当市场的“裁判员”,又兼任交易主体一方的强势“领队和运动员”
C 市场被行政条块分割,各行业和地方各自为政,便于各区域各自同一管理
D 减轻政府制定和执行规则职能,又可以负责监督规则
15.关于工程建设项目范围界定错误的是______。
A 第一类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B 第二类为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C 第三类为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D 第四类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涉及国家机密的项目
16.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特殊情形的是______。
A 国家安全、国家秘密
B 抢险救灾
C 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情况
D 涉及国际重大交易数额的
17.招标投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四个阶段______。
A 探索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里程碑阶段—规范完善阶段
B 探索初创阶段—慢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范完善阶段
C 探索初创阶段—慢速发展阶段—里程碑阶段—规范完善阶段
D 探索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范规整阶段—不断创新完善阶段
18.关于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职权法定原则
B 合理行政原则
C 程序防范原则
D 高效便民原则
19.社会监督是指除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以外的社会公众的监督。常见的社会监督方式不包括有______。
A 社会公众监督
B 社会舆论监督
C 新闻媒体监督
D 社会采购机构
20.行政监督行为不具有______。
A 强制性
B 权威性
C 公开性
D 威慑性
21.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督对于维护和规范招标投标秩序的作用的机理不同表现说法有误的是______。
A 行政监督是政府以法律政策为依据
B 行业自律是招标投标主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自律组织构建的内部制衡机制中产生的自我行为约束
C 行政监督采用行政规则、指令、检查、处罚等对招标投标主体行为实施的外部强制性约束
D 行业自律是将政府宏观监督层面落实到企业、个人微观监督层面,针对所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具体职业行为产生监督约束
22.______是采购的重要特点之一。
A 目标集中化
B 目标多元化
C 资金集中化
D 资金最少化
23.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中的指导协调部门是______。
A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B 国务院建设部门
C 国务院财政部门
D 国务院监察部门
E 国务院指定的有关部门
1.行政监督的方式有______。
A 核准招标方案
B 核准自行招标备案
C 社会公众监督
D 网上监督
E 社会舆论监督
2.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方式包括______。
A 核准招标方案
B 实施行政处罚
C 检查投标文件密封
D 受理当事人异议
E 公证人员现场见证
3.关于招标协会行业自律和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行业协会是代表政府管理行业的专职机构
B 行业自律是招标投标活动监督的重要形式
C 行业协会是会员对违法行为投诉的受理机关
D 行业协会可以对会员的不诚信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E 行业自律可以充分借助社会监督的作用,尽早发现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
4.关于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下列说法有误的是______。
A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无权发布公告
B 公告只针对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违法行为
C 公告无限期限制
D 所有的行政处理决定均可公告
E 建立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是建立招标投标市场诚信机制的重要措施和有效办法
5.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 职权法定原则
B 合理行政原则
C 权责统一原则
D 程序正当原则
E 高效便民原则
6.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当事人接受行政监督的方式有______。
A 自行招标备案
B 核准招标方案
C 现场监督
D 提交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
E 递交投诉举报
7.行政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在对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进行监督时,下列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______。
A 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B 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并在确认表上签字
C 参加开标会,监督开标过程
D 参加开标会,在开标记录上签字确认开标的合法性
E 参加开标会,在会议上发表个人意见
8.下列各项不属于行政机关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式的是______。
A 专项检查
B 重点抽查
C 调查
D 书面审查
E 网上搜查
9.有关如何合理调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对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应按照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公益性投资和国有企业经营性投资项目进行分类,实行统一的程序监管要求
B 按照国有资金和公共属性原则依法确定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
C 按照经济合理性原则确定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
D 应当免除大部分非国有资金的强制招标项目
E 可以适度提高原强制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额度
10.建立公共资源电子交易信息公开共享服务平台将有利于______。
A 实现交易信息的统一交换和动态共享
B 有效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一步开放、透明、专业、规范和高效
C 促进转变和规范招标投标交易行政监督方式,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D 促进市场统一开放,实现投标人公平竞争
E 激励招标采购人员通过职业能力考试认证获得相应的职业服务能力
11.常见的社会监督方式有______。
A 社会组织监督
B 社会公众监督
C 社会舆论监督
D 新闻媒体监督
E 政府监督
12.招标投标的监督体系包括______。
A 当权人监督
B 社会监督
C 行业自律
D 司法监督
E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13.有关工程建设项目范围界定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B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C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D 必须达到一定的限额才需要进行招标,法律并不要求限额以下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E 涉及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14.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包括______。
A 当事人监督
B 社会监督
C 政府监督
D 行政监督
E 司法监督
15.招标投标信息公开环节一般包括______。
A 信息采集
B 信息审查
C 信息加工
D 信息审核
E 信息传输发布
16.下列属于招标投标制度探索初创阶段内容的是______。
A 基本原则初步确立,但未能有效落实,当时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限制,招标投标的市场交易属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B 招标领域逐步扩大,但进展很不平衡,招标投标制度由最初的建筑行业,逐步扩大到铁路、公路、水运、水电、广电等专业工程
C 相关规定涉及面广,但过于简略,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没有规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的适用范围和标准,在允许议标的情况下,招标很容易流于形式
D 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进一步深入除了制定一般性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外,有关部门还针对招标代理、资格预审、招标文件、评标专家、评标等关键环节,以及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大大增强了招标投标制度的可操作性
E 招标的领域和采购对象进一步扩大除计划、经贸、铁道、建设、化工、交通、广电等行业部门外,煤炭、水利、电力、工商、机械等行业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专门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除施工、设计、设备等招标外,推行了监理招标
17.招标投标的制度与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有______。
A 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大大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
B 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进一步深入除了制定一般性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外,有关部门还大大增强了招标投标制度的可操作性
C 当事人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
D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利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项目招标投标办法之外,专门规范国际招标的规定明显增多
E 招标的领域和采购对象进一步扩大除计划、经贸、铁道、建设、化工、交通、广电等行业部门外,煤炭、水利、电力、工商、机械等行业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专门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8.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政策性规定包括______。
A 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B 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C 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D 促进小微企业,新型企业发展
E 政府购买服务
19.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方面,对企业采购的要求要比对个人采购的要求多得多。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______。
A 国家或者行业对于企业的采购作出了多于个人采购的规定或要求
B 很多企业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对采购目标、采购原则和采购流程进行了规范
C 企业采购需要事无巨细像政府报告,而个人则不受政府监督
D 对于国有企业的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监察、审计等部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E 个人采购可以随意进行,无须顾忌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