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CT医师上岗)-1
(总分102.5,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关腰椎椎管CT检查和测量,错误的是:
A 前后径指测量椎体后缘中点至棘突基底部中线部位的距离
B 横径指测量两椎弓根内缘之间距离
C 前后径正常范围在15mm-2mm
D 横径正常范围在20mm-30mm
E CT增强扫描较平扫更精确
2. 
下列哪一类不属于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组对肝癌的分类:
A 块状型
B 结节型
C 弥漫型
D 多灶型
E 小癌型
3. 
男,8岁,头痛。CT示松果体区有一1.5cm*1.5cm稍高密度影,明显增强,侧脑室室管膜明显增厚。首要诊断应为:
A 畸胎瘤
B 脑膜瘤
C 恶性胶质瘤
D 松果体细胞瘤
E 生殖细胞瘤
4. 
下列哪一项常作为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
A 肝脏密度增高
B 肝CT值与脾相等
C 平扫肝内血管呈低密度
D 平扫肝CT值低于脾脏
E 增强扫描肝CT值高于脾
5. 
女,25岁,癫痫。CT示侧脑室旁多发的密度灶,结节样或块状增强。首先考虑
A 转移瘤
B 脑囊虫
C 脑脓肿
D 多发性硬化
E 髓鞘形成异常
6. 
下列属于离子型对比剂的是
A 泛影葡胺
B 欧乃派克
C 空气
D 优维显
E 伊索显
7. 
女性,52岁,气短三个月。胸片显示上纵隔增宽,右上叶支气管狭窄,考虑为:
A 恶性淋巴瘤
B 中央型肺癌
C 胸腺瘤
D 肺结核
E 巨淋巴结增殖症
8. 
下述哪项不是心包积液常见X线征象,
A 心脏呈普大型
B 心缘搏动减弱
C 上腔静脉扩张
D 主动脉搏动正常
E 肺血管纹理增多
9. 
下列哪项不属于绞窄性肠梗阴的CT征象:
A 锯齿状的鸟喙征(serrated beak sign)
B 肠壁不强化或强化程度明显减弱
C 延迟扫描时病变处肠壁逐渐强化
D “漩涡征”(whirl sign)的出现
E 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呈云雾状
10. 
冲洗机质量控制动态管理中,密度变化界限值确定为
A ±0.01
B ±0.10
C ±0.15
D ±0.20
E ±0.25
11. 
下列关于脾包膜下血肿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沿脾边缘呈半月形或圆形突出阴影
B 急性期呈等或稍高密度影
C 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降低
D 增强扫描不易识别
E 慢性期平扫即可发现
12. 
关于肝门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 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汇合而成
B 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
C 肝总管在门静脉的前外侧
D 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
E 正常时肝内胆管不显示
13. 
下列胸部影像中,属于屏-片密合不良所致的模糊现象是
A 肋骨影均模糊
B 右肺中野局部模糊
C 上肋清晰,双下肋稍模糊
D 双膈锐利,左心缘模糊
E 全肺野呈现横向模糊
14. 
男,30岁,腰骶部疼痛2年,CT示骶1、2骨破坏伴肿块及斑片样钙化,诊断:
A 巨细胞瘤
B 包囊虫
C 转移瘤
D 骨髓瘤
E 脊索瘤
15. 
与辐射损伤无关的因素是
A 照射方式
B 照射范围
C X线剂量
D 辐射线性质
E X线管类型
16. 
螺旋CT与传统CT最主要的区别是:
A 动态扫描
B 体积扫描
C 快速扫描
D 同层扫描
E 以上都不是
17. 
女,2岁,突眼,CT示右眼球内团快样钙化,视神经粗,周围有软组织密度块影,诊断:
A 炎性假瘤
B 黑色素瘤
C 视网膜母细胞瘤
D 视网膜血管瘤
E 视神经胶质瘤
18. 
对脊柱结核的检查,CT优于平片在于显示:
A 椎间隙变窄
B 骨质破坏
C 骨质增生
D 钙化
E 椎管内脓肿
19. 
患者男,30岁,博动性耳鸣,蓝色鼓膜,传导性耳聋2年。CT示鼓室内软组织肿物,拟诊为:
A 胆脂瘤,中耳炎
B 胆脂瘤,听骨链破坏
C 面神经瘤,听骨链破坏
D 血管球瘤,颈内静脉裸露
E 中耳,乳L突炎,听骨链破坏
20. 
CT鉴别副脾和肿大淋巴结的主要依据是软组织结节影:
A 位于脾门内侧
B 平扫和增强和脾脏密度相同
C 直径大于3cm,小于6cm
D A,B,C均是
E A,B,C均不是
21. 
骨折不愈合的X线征象是:
A 两骨折端移位
B 两骨折端分离
C 两骨折端骨质硬化
D 两骨折端成角
E 两骨折端重叠
22. 
边缘系统不包括:
A 扣带回
B 海马回
C 颞横回
D 钩回
E 杏仁
23. 
下述不会引起肺血减少的疾病是:
A 贫血
B 法乐氏四联症
C 三尖瓣下移畸形
D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E 肺心病
24. 
在肺原性心脏病中,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的X线征象是:
A 右心室重度增大
B 右心功能不全
C 肺动脉圆锥隆起
D 肺动脉干增粗
E 肺门“残根”征
25. 
关于肺韦格氏肉芽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典型呈两侧大小不等的多发结节
B 约1/3~1/2的病人出现厚壁空洞
C 经治疗后空洞壁可变薄或完全消失
D 合并出血可呈大片实变阴影
E 多数病人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26. 
前臂盂氏骨折是:
A 尺骨近1/3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B 尺骨中1/3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C 尺骨远1/3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D 桡骨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E 桡骨骨折伴肘关节尺骨脱位
27. 
颅脑病变的CT值对定性诊断为:
A 相当可靠
B 无绝对特异性
C 绝对可靠
D 有特异性
E 不可靠
28. 
分水岭梗塞的好发部位一般不包括:
A 额顶叶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B 顶外侧部大脑中后动脉分布区
C 顶后叶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布区
D 小脑上、小脑前下、小脑后下动脉分布区(蚓部、半球)
E 中脑和脑桥之间的动脉分布区
29. 
呈扁平样生长的脑膜瘤多发生在:
A 额部
B 颅底
C 大脑镰
D 矢状窦旁
E 大脑凸面
30. 
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由下列哪一动脉阻塞引起?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基底动脉
D 椎动脉
E 豆纹动脉
31. 
轴位CT增强扫描,小脑幕切迹:
A 呈不规则形
B 通过窦汇层面呈“V”形
C 窦汇以上层面呈“V”形
D 窦汇以下层面呈“M”形
E 通过窦汇层面呈“八”形
32. 
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是:
A 硬膜外血肿
B 硬膜内血肿
C 头皮血肿
D 副鼻窦和乳突气房出现气一液面
E 脑血肿
33. 
关于胆管结石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 环形致密影形成靶征,中心为胆汁
C 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胆管梗阻扩张
D 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
E 扩张胆总管末端无肿块征象
34. 
以下哪一条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A 平扫成等密度改变
B 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
C 增强区域逐渐向病灶内弥散
D 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改变
E 充填过程所需时间常与病灶大小有关
35. 
胸部摄片高千伏摄片是指:
A ≥90KV
B ≥100KV
C ≥110KV
D ≥120KV
E ≥130KV
36. 
下列关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肿块越大,恶性程度越高
B 实体型肿瘤以脂肪组织成分为主
C 即使分化程度很高,肿块密度也不太均匀
D 脂肪组织成分越少,肿瘤分化越好
E 没有发现脂肪成份就不能诊断脂肪肉瘤
37. 
在CT平扫图像上,正常腮腺密度
A 比肌肉高
B 比肌肉低
C 和肌肉相等
D 比骨高
E 和骨相等
38. 
LeFort骨折是指:
A 眶的爆裂骨折
B 颧骨、上颌骨骨折
C 通过额颧缝与颧骨弓的骨折
D 三角架骨折
E 一端与颅底分离的不稳定骨折
39. 
增强CT扫描可:
A 区别肿瘤的恶性程度
B 区别病变的良恶性
C 将肿瘤与瘤周水肿分开
D 区分先天和后天性病变
E 区别肿瘤和脑脓肿
40. 
①胃癌、②肝癌、③乳腺癌、④甲状腺癌、⑤结肠癌中,肺转移性癌性淋巴管炎常见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E ②+⑤
41. 
滑环技术的主要特点
A 连续曝光
B 连续数据采集
C 检查床连续移动
D 高压发生器连续旋转
E 球管沿一个方向连续旋转
42. 
与几何模糊无关的因素是
A 焦-片距
B 物-片距
C 阳极效应
D 焦点面积
E 被照物体形态
43. 
脑白质剪切伤最常发生于:
A 半卵园中心
B 内囊
C 桥臂
D 大脑脚
E 灰白质交界区
44. 
轴位增强扫描通过窦汇以上层面时天幕呈:
A “Y”形
B “V”形
C “W”形
D “O”形
E “M”形
45. 
CT成像过程中,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的部件是
A 探测器
B 放大器
C 计算机
D 阵列处理器
E A/D转换器
46. 
鉴别高密度肾囊肿的主要方法是
A 根据病变形态
B 根据病变密度
C 根据病变边缘
D 根据囊肿壁的厚薄
E 根据增强CT后的变化
47. 
选择一项非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
A 双腔征象.
B 真腔造影剂浓度一般高于假腔
C 内膜钙化没有内移
D 直假腔之间的内膜瓣
E 假腔内可以继发血栓形成
48. 
下列哪种伪影是由致密结构或金属引起的:
A 环状伪影
B 条纹状伪影
C 放射状伪影
D 图像杂乱伪影
E 以上都不是
49.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要点的是:
A 心脏可呈主动脉型
B 肺血管纹理多属正常范围
C 心脏多明显增大
D 心脏搏动情况无特殊,可增强,减弱或正常
E 部分病例可见左房,右室增大
50. 
关于胆管结石CT表现,下列哪一项错误的:
A 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 环形致密影形成靶征,中心为胆汁
C 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的胆管梗阻扩张
D 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
E 扩张的胆总管末端无肿块征象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