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纪相关知识-消费心理和营销心理
(总分13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称为(    )。
   A.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心理    D.人际关系

A  B  C  D  
2. 
当人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联系及其对人的意义时,是(    )。
   A.认识过程    B.想象过程    C.意志过程    D.情感过程

A  B  C  D  
3. 
(    )是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的障碍与外部的困难而坚持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A.认识过程    B.想象过程    C.意志过程    D。情感过程

A  B  C  D  
4. 
人们在感知某一事物、回忆一件往事、思考一个问题、想象一个形象时,心理活动必须有所指向和集中,才能更好地看清它、听清它、记住它、思索它,这就是(    )。
   A.认识    B.想象    C.注意    D.情感

A  B  C  D  
5. 
(    )是指一个人受社会制约或在群体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A.个性心理    B.心理倾向    C.心理特征    D.心理作用

A  B  C  D  
6. 
(    )决定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能使人的行为表现出积极性。
   A.个性心理作用    B.个性心理目标  C.个性心理倾向D.个性心理特征

A  B  C  D  
7. 
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中以(    )为核心。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信念

A  B  C  D  
8. 
(    )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消费心理学  D.组织管理心理学

A  B  C  D  
9.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第一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是指(    )。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A  B  C  D  
10.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以(    )方式获得的信息量最多,大约占80%以上。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A  B  C  D  
11.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所知觉的对象,并用词来概括它,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就是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A  B  C  D  
12.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A  B  C  D  
13. 
下列有关消费者的认识过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开认识过程就不会产生消费行为
   B.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是从思维开始的
   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
   D.知觉是一种比感觉要复杂一些的心理活动
   E.记忆是一种比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A  B  C  D  
14. 
观察是(    )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A  B  C  D  
15. 
(    )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A.注意力    B.观察力    C.说服力    D。想象力

A  B  C  D  
16. 
(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心理活动。
   A.注意    B.情感    C.思维    D.想象

A  B  C  D  
17. 
根据(    ),思维可分为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A.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不同的思维形态
   B.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
   C.探索答案的不同思维方向
   D.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同

A  B  C  D  
18. 
(    )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A.注意    B.想象    C.思维    D.观察

A  B  C  D  
19. 
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    )。
   A.想象    B.思维    C.意志    D.注意

A  B  C  D  
20. 
消费者能迅速分析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对问题情境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不失时机地作出购买决策。此属于消费者的(    )意志品质。
   A.自制力    B.独立性    C.果断性    D.坚定性

A  B  C  D  
21. 
消费者的意志品质中,消费者的(    )是指消费者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A.自制力    B.独立性    C.果断性    D.坚定性

A  B  C  D  
22. 
消费者性格类型中,(    )消费者一般收入较高,购买力强。
   A.自由型    B.顺应型    C.保守型    D.节俭型

A  B  C  D  
23. 
消费者性格类型中,(    )的消费者性格比较内向,怀旧心理较重,留恋过去的商品式样和风格,对于新商品有一定抵制心理,通常抱有怀疑的想法,不太容易接受营销人员的推荐。
   A.自由型    B.顺应型    C.保守型    D.节俭型

A  B  C  D  
24. 
(    )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A.理想    B.兴趣    C.动机    D.能力

A  B  C  D  
25. 
张某活泼好动,容易适应新环境;注意易于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很深刻;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并直接表露于外。此属于(    )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A  B  C  D  
26. 
以下对于多血质消费者的营销策略,正确的是(    )。
   A.营销人员应眼疾手快,及时应答,言语柔和谦恭,积极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B.营销人员应有的放矢,避免过多言语和过分热情,以免消费者产生反感
   C.营销人员应不厌其烦地有问必答,尽量帮助他们缩短购买过程
   D.营销人员要小心谨慎,细心观察,适当疏导,打消顾虑,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购物

A  B  C  D  
27. 
以下对于黏液质消费者的营销策略,正确的是(    )。
   A.营销人员应眼疾手快,及时应答,言语柔和谦恭,积极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B.营销人员应有的放矢,避免过多言语和过分热情,以免消费者产生反感
   C.营销人员应不厌其烦地有问必答,尽量帮助他们缩短购买过程
   D.营销人员要小心谨慎,细心观察,适当疏导,打消顾虑,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购物

A  B  C  D  
28. 
以下对于抑郁质消费者的营销策略,正确的是(    )。
   A.营销人员应眼疾手快,及时应答,言语柔和谦恭,积极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B.营销人员应有的放矢,避免过多言语和过分热情,以免消费者产生反感
   C.营销人员应不厌其烦地有问必答,尽量帮助他们缩短购买过程
   D.营销人员要小心谨慎,细心观察,适当疏导,打消顾虑,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购物

A  B  C  D  
29.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希望满足尊重需要之后,应该满足的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A  B  C  D  
30.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有(    )获得满足以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能相继产生。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

A  B  C  D  
3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    )实现后,这时人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富于创造性,行为具有自发性,能够积极地面对未知和挑战。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

A  B  C  D  
32. 
通常说“行为之后必有原因”,这里的原因指的就是(    )。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信念

A  B  C  D  
33. 
某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房地产的欣赏价值或艺术价值,注重所开发房地产的外形、色彩等,此为(    )动机。
   A.求实    B.求美    C.求新    D.求奇

A  B  C  D  
34. 
某消费者为追求名牌商品,注重商品的知名度、生产商等,此为(    )动机。
   A.求实    B.求同    C.求名    D.求奇

A  B  C  D  
35. 
按受教育程度划分,消费者群体可分为低学历、中等学历、高学历消费者群体等。此属于(    )。
   A.按照自然地理因素划分    B.根据人口统计因素划分
   C.根据消费者心理因素划分    D.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现实反映划分

A  B  C  D  
36. 
按性格不同,消费者群体可分为勇敢或懦弱、支配或服从、积极或消极、独立或依赖等不同消费者群体。此属于(    )。
   A.按照自然地理因素划分    B.根据人口统计因素划分
   C.根据消费者心理因素划分    D.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现实反映划分

A  B  C  D  
37. 
青年消费者群体的心理特征不包括(    )。
   A.追求时尚与新颖
   B.追求科学与实用
   C.追求自我成熟的表现和消费个性心理的实现
   D.计划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买

A  B  C  D  
38. 
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中,上等阶层的人不管是否真心喜欢都会倾向打高尔夫球、钓鱼等主要的休闲活动,表现了(    )。
   A.基于向下的“怕露富心理”
   B.基于希望被同一阶层成员接受的认同心理
   C.基于避免向下的“自保心理”
   D.基于向上攀升的“高攀心理”

A  B  C  D  
39. 
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中,如低收入者宁愿省吃俭用来购买汽车,以获得“有钱人”的暂时满足感,表现了(    )。
   A.基于向下的“怕露富心理”
   B.基于希望被同一阶层成员接受的认同心理
   C.基于避免向下的“自保心理”
   D.基于向上攀升的“高攀心理”

A  B  C  D  
40. 
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不包括(    )。
   A.商品价值的认知功能    B.自我意识比拟功能
   C.习惯性心理    D.调节需求功能

A  B  C  D  
41. 
消费者的价格心理表现中,(    )是由于消费者长期、多次购买某些商品,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反复感知而逐步形成的对衡量商品价格的一种心理尺度。
   A.习惯性心理    B.敏感性心理  C.倾向性心理  D.感受性心理

A  B  C  D  
42. 
商品定价的心理方法中,针对“便宜没好货”的心理,以行业中较高甚至最高的价格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定价,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有一种预期,此种定价方法属于(    )。
   A.高价法    B.低价法    C.尾数法    D.折价法

A  B  C  D  
43. 
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行为中,经常性购买的对象是消费者需要的日用生活必需品,这类商品选择性不强,价值较低,购买频繁,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是求便利,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就能买到,因此,这类商品在购买地址的选择上是步行不超过(    )分钟的距离。
   A.10    B.30    C.60    D.90

A  B  C  D  
44. 
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行为中,选择性购买的对象是(    )。
   A.消费者需要的日用生活必需品    B.消费者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挑选的日用品
   C.长期使用的耐用品    D.短期使用的耐用品

A  B  C  D  
45. 
现场营销的消费者心理中,当商品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时,人们由于预计价格会继续降低,或担心买到之后,商品会继续降价,反而不急于购买。此种心理属于(    )。
   A.抢购心理    B.待购心理    C.逆反心理    D.择优心理

A  B  C  D  
46. 
人际交往过程中,(    )又称信源,是指将要传递的内容符号化以后再把它发送出去的主体。
   A.信息发送者    B.信息传递通道C.信息中间人  D.信息接收者

A  B  C  D  
47. 
人际交往过程中,(    )又称受信者,是指接收信息、解释符号、对有意义的内容作出反应的主体,包括个人或群体。
   A.信息发送者    B.信息传递通道C.信息中间人  D.信息接收者

A  B  C  D  
48. 
交往双方都以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等来进行交往,属于(    )。
   A.间接交往    B.微观交往    C.角色交往    D.非角色交往

A  B  C  D  
49. 
人际关系成分组成中,(    )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需要成分    D.行为成分

A  B  C  D  
50. 
(    )是指房地产经纪人能从观察到的外部线索中准确地推知对方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
   A.具有一定的面谈技巧    B.关心客户、满足客户的兴趣和需要
   C.良好的判断力    D.说服别人的能力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51. 
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人的( )的科学。

A 心理活动
B 身心状况
C 思想情操
D 行为表现
E 水平能力
52. 
心理过程包括( )三个方面。

A 思考过程
B 想象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意志过程
E 情感过程
53. 
个性心理包括( )两个方面。

A 个性心理倾向
B 个性心理素质
C 个性心理作用
D 个性心理意义
E 个性心理特征
54.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倾向的包括( )。

A 需要
B 动机
C 信念
D 能力
E 理想
55.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

A 气质
B 能力
C 兴趣
D 性格
E 理想
56.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中,感觉在消费者购买活动和营销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 )。

A 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B 感觉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
C 对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强度要适应人的感觉阈限
D 感觉的恒常性促进商品销售
E 感觉的选择性帮助消费者确定目标
57.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中,记忆在消费者购买活动和营销工作中的作用有( )。

A 记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B 研究消费者的记忆规律对营销工作非常重要
C 活动可以加强消费者的记忆
D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产生影响
E 利用记忆规律设计、发布广告
58. 
知觉的主要特征是(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E 变化性
59. 
消费者思维的特点包括( )。

A 独立性
B 创造性
C 灵活性
D 间接性
E 敏感性
60.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不同的思维形态,思维可分为( )。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E 常规思维
61. 
根据思维时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可分为( )。

A 直觉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逻辑思维
E 形象思维
62. 
从想象与现实关系来看,想象有( )等。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幻想
D 梦想
E 空想
63.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中,注意的功能有( )。

A 选择功能
B 保持功能
C 发展功能
D 对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的功能
E 心理功能
64. 
消费者的意志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

A 作出购买决策的阶段
B 执行购买决策的阶段
C 检查购买决策的阶段
D 评价购买物品阶段
E 评价购买决策阶段
65.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将人的性格分为( )。

A 理智型
B 情绪型
C 意志型
D 内向型
E 外向型
66. 
按消费态度不同划分,消费者可以区分为( )。

A 自由型
B 顺应型
C 保守型
D 外向型
E 节俭型
67. 
需要主要有下列( )三个特点。

A 对象性
B 紧张性
C 松懈性
D 驱动性
E 自觉性
68. 
从动机与活动的关系来说,动机具有下列( )三种功能。

A 引发功能
B 指引功能
C 激励功能
D 帮助功能
E 强化功能
69. 
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消费心理特征主要有( )等。

A 依赖心理
B 可塑心理
C 直观心理
D 模糊心理
E 追求时尚与新颖心理
70. 
中年消费者群体心理特征包括( )。

A 购买的冲动性胜于理智性
B 购买的计划性多于盲目性
C 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
D 购买随俗求稳,注重商品的便利
E 购买有主见,不受外界影响
71. 
消费者的价格心理表现为( )。

A 习惯性心理
B 敏感性心理
C 倾向性心理
D 调节需求心理
E 感受性心理
72. 
商品定价的心理方法主要有( )。

A 高价法
B 低价法
C 尾数法
D 询问法
E 折价法
73. 
成功的广告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运用一定的心理方法打动消费者。这些心理方法主要有( )。

A 真实可靠
B 华丽鼓动
C 方便可行
D 创造信誉
E 引起共鸣
74. 
商店招牌命名的心理策略有( )。

A 反映商店主要经营内容与特色
B 采用寓意深刻、别开生面的独特命名吸引客户的注意
C 不能用名人或名牌商标或吉祥物作商店的命名与招牌
D 充分利用传统老字号,展示民族文化特色
E 以寓意美好的词语和事物命名,迎合消费者喜庆吉祥的心理
75. 
营销人员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主要有( )。

A 营销人员的仪表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过程
B 营销人员的服务态度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C 营销人员的服务方式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D 营销人员的身高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E 营销人员的年龄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76. 
人际交往的特点包括( )。

A 交流信息
B 限制信息
C 自主主义
D 相互作用
E 相互认知
77. 
人际交往过程中,下列( )属于信源。

A 商品的销售员
B 书报的编辑
C 发出指令的企业老板
D 具有接收和传递功能的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等
E 传播书面语言的报刊
78. 
人际交往过程中,下列属于信道的有( )。

A 传播书面语言的书信
B 商品的销售员
C 传播书面语言的网络
D 新闻记者
E 具有接收和传递功能的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79. 
人际关系是由( )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组成的。

A 认识
B 需要
C 交流
D 行为
E 情感
80. 
影响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因素包括( )等。

A 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
B 距离的远近
C 交往的频率
D 需要的互补
E 仪表的魅力
81. 
房地产经纪人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 )等。

A 具有一定的面谈技巧
B 关心客户、满足客户的兴趣和需要
C 具有较高的职称
D 说服别人的能力
E 幽默感
82. 
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的层次有( )。

A 协调
B 紧张
C 友好
D 亲热
E 敌对
83. 
过度的心理压力可能危及身心健康,遵循下列( )准则,可以将心理压力保持在可控制的水平。

A 分清先后,将生活中真正的麻烦事分类
B 过多苛求自己
C 看问题要客观公正
D 要相信总会有人愿意而且有能力帮助自己,不要拒绝从他们的经验中受益
E 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不钻牛角尖
三、综合分析题
(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A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开发一商品住宅楼,2009年6月,以337.50万元的熟地价格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于2010年5月末开发完成并全部售出。该住宅建筑用地总面积为2250 m2,建筑楼层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060m2。根据开发建设进度并经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房地产开发公司在2009年8月,委托B房地产经纪公司负责市场分析、项目融资、营销计划及预(销)售商品房等内容的经纪活动。市民吴某现有住房一套,面积仅有35 m2,全家期望住房条件的改善。2010年8月,吴某一家多次来到该售楼部,询问房价及贷款方式问题。2010年11月,吴某通过贷款方式购买了该小区一套150 m2的住宅。

84. 
该商品住宅楼的楼面地价为(    )元/m2
A 1102.94
B 1301.47
C 1500
D 6617.65
85. 
该地块的建筑密度为(    )。
A 0.17
B 0.23
C 0.74
D 1.36
86. 
张某原是这里的动迁户,原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张某用得到的拆迁补偿费购买一套该开发公司开发的商品住宅,是为了满足(    )。
A 物质需要
B 潜在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
D 生理需要
87. 
市民吴某的需要,属于(    )。
A 生存需要
B 享受需要
C 现实需要
D 潜在需要
88. 
如果吴某购买此房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不过分强调外观,则吴某的购买动机属于(    )需求。
A 求美动机
B 求实动机
C 求新动机
D 求廉动机
89. 
如果吴某购买此房为看好房地产开商和该小区名牌效应,则吴某的购买动机属于(    )需求。
A 求美动机
B 求实动机
C 求名动机
D 求廉动机
90. 
如果吴某购买此房为看好该小区的住宅的艺术价值和外形、色彩特色,则吴某的购买动机属于(    )需求。
A 求美动机
B 求实动机
C 求名动机
D 求廉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