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安素质测试-21
1.下列选项中,哪个行为属于紧急避险?______
A 在逃犯开车冲向闹市时,警察开枪将其打死
B 轮船失事,船长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生
C 甲唆使自己豢养的狼狗咬乙,乙顺手操起地上木棍打死狼狗
D 轮船刚驶离港口,遭遇暴风,船长为避免轮船倾覆,下令把船上货物抛入海中
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______。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普遍管辖原则
D 保护管辖原则
3.以下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的是______。
A 甲在杀害仇人后,又将其手表(价值2万元)掳走
B 乙在抢劫王某的过程中,遭遇王某剧烈反抗,乙将王某杀死
C 丙在抢劫得手后,为了杀人灭口,又将被害人杀死
D 丁盗窃后将赶来抓捕他的失主打成重伤逃走。第二日,丁被失主的弟弟发现,丁又将失主的弟弟打成重伤
4.从警察起源上看,______。
A 原始公社时期也有警察
B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C 警察是先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D 警察是先于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5.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______。
A 国家性质
B 阶级矛盾
C 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D 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6.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接受______党委的实际领导。
A 同级
B 上级
C 同级和上级
D 省级
7.凡在紧急排险中需拆除的建筑物、毁坏的其他设施的所有者,必须______公安机关现场指挥员的指挥,履行拆除的义务。
A 有条件服从
B 无条件地服从
C 无偿服从
D 有偿服从
8.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公安部于______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
A 2003年1月1日
B 2003年1月22日
C 2003年2月1日
D 2003年3月1日
9.______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A 公安业务建设
B 公安文化建设
C 公安队伍建设
D 公安装备建设
10.甘于奉献的要点是:______,顾全大局,献身使命。
A 听党指挥
B 任劳任怨
C 服从领导
D 热爱人民
11.人民警察的义务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职务关系而产生的,因而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具有______。只有人民警察才是这些义务的承受主体。
A 平等性
B 特权性
C 特定性
D 相对性
12.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______、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A 等级
B 职务
C 级别
D 工龄
13.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______。
A 予以保留但不得佩带
B 予以保留也可以佩带
C 予以取消
D 予以降级
14.______,公安部对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阐述,并在全国公安系统颁布实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A 1991年
B 1994年
C 1996年
D 2003年
15.人民警察的______是有关人民警察政治觉悟、政治行为和政治言论方面的规范。
A 政治纪律
B 组织纪律
C 行动纪律
D 工作纪律
16.中国的近代警察是______的产物。
A 明朝末期
B 清朝前期
C 清朝中期
D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
17.对违法行为人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由______。
A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B 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
C 县、市公安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
D 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 身体健康
B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C 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D 具有政法工作经验
19.强行带离现场,属于人民警察依法采取的______。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强制措施
C 刑事处罚
D 刑事强制措施
20.人民警察必须以______为活动准则。
A 忠于职守,清正廉洁
B 纪律严明,严格执法
C 宪法和法律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拘传适用的条件是______。
A 经过两次传唤不到案的
B 根据案件情况应予拘传的
C 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D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E 案件复杂的
2.对人民警察进行惩处的前提是______。
A 出于故意
B 出于过失
C 实施了违纪行为
D 尚未构成犯罪
E 实施了违法行为
3.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的是______。
A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B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C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D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E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4.获奖的标志有______。
A 奖匾
B 奖状
C 奖章
D 证书
E 奖金
5.根据《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关于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部级正职:总警监
B 厅(局)级副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C 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D 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E 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6.公安机关的任务从时间上划分有______。
A 短期任务
B 长期任务
C 目前任务
D 长远任务
E 全局任务
7.公安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______。
A 经费保障
B 装备保障
C 生活保障
D 信息保障
E 科技保障
8.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有______。
A 人民警察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看作自己的生身父母,这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
B 人民警察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自觉坚持爱民、利民、便民、卫民的道德原则,与各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全心全意地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C 人民警察必须立场坚定,对敌狠,对己亲,以大无畏的精神与敌人作斗争,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同志、对待群众
D 人民警察必须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深挖犯罪,除恶务尽,拯救危难之中的群众,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保一方平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E 公安机关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依法办事、廉洁勤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严格执法,把公安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9.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督察警察的主要职责包括______。
A 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B 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C 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
D 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E 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10.公安专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______。
A 艰苦性
B 危险性
C 强制性
D 无规律
E 复杂性
11.公安机关在行使管制权时,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______。
A 强行带离现场
B 强行进行隔离
C 立即予以拘留
D 立即予以逮捕
E 立即予以管制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______是综合性的。
A 领导力量
B 实施力量
C 目标
D 手段
E 措施
13.人民警察的纪律与义务的联系体现在______。
A 都是必须履行的
B 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作用
C 纪律是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基础
D 严格遵守纪律是有效履行义务的保证
E 纪律与义务相辅相成,互为意义
14.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
A 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B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C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D 努力探索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
E 调解人民之间的矛盾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