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统计专业综合-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法律责任、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二)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A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
B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 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
D 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2. 
对轻微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给予较重的处罚,对社会危害性大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给予较轻的处罚是______。
A 处罚法定原则的体现
B 职权法定原则的体现
C 公正公开原则的体现
D 处罚与行为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3. 
按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规定,泄露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______处分。
A 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B 降级
C 降职
D 开除
4. 
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是______。
A 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B 虚报瞒报或者拒报迟报统计资料
C 虚报瞒报或者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 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5. 
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______。
A 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B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C 警告、罚款、责令改正
D 警告、罚款、通报批评
6. 
统计行政处分是统计法律责任中一种______行政制裁方式。
A 首先的
B 次要的
C 重要的
D 主要的
7. 
对泄露统计调查对象个人、家庭资料和商业秘密,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人,给予______。
A 警告
B 罚款
C 处分
D 处罚
8.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的最高罚款额度为______。
A 10万元
B 5万元
C 3万元
D 20万元
9. 
下列主体中,不能适用行政处罚的统计调查对象是______。
A 国家机关
B 企业
C 事业单位
D 个体工商户
10. 
统计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______。
A 国家工作人员
B 企业中的统计员
C 个体工商户
D 公民
11. 
下列各项不属于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的是______。
A 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
B 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
C 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D 统计行政处罚的情节是法定的
12. 
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就是______的原则。
A “过罚相当”
B “公正、公开”
C “程序合法”
D “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13. 
某公司统计员王某,因未按公司负责人的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公司负责人勒令下岗待业,该公司负责人的行为属于______的行为。
A 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B 不重视统计工作
C 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D 干涉正常统计工作
14. 
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______。
A 行政处分
B 降级
C 撤职
D 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15. 
行使统计行政复议职权的机关是______。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仲裁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1. 
适用统计行政处分的对象是______。
A 行政机关公务员
B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C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D 个体工商户
E 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2. 
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行为下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有______。
A 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B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 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E 迟报统计资料
3. 
《统计法》规定,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______。
A 警告
B 罚款
C 责令停产停业
D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E 行政拘留
4. 
统计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______。
A 统计行政处罚
B 行政拘留
C 责令停产停业
D 行政处分
E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有权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的机构有______。
A 本级人民政府
B 上级人民政府
C 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 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E 单位负责人
6. 
关于统计法中的罚款额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统计法根据违法主体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罚款数额
B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
C 个体工商户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D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不得适用罚款
E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7. 
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具有的特点包括______。
A 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B 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C 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D 被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
E 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
三、判断题
1. 
统计行政机关在处理统计违法案件时,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正确  错误
2. 
由国家统计局和监察部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属于统计行政规章。
正确  错误
3. 
迟报统计资料不是一种统计违法行为,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才属于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4. 
迟报统计资料是一种统计违法行为。
正确  错误
5. 
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人员发生统计违法行为的,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正确  错误
6. 
责令改正不是统计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7. 
确认违反统计法律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正确  错误
8. 
对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处以罚款。
正确  错误
9. 
统计行政处罚既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又适用于民事违法和统计犯罪。
正确  错误
10. 
申请统计行政复议,必须提交书面的复议申请。
正确  错误
四、综合应用题
(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某省统计局在一次常规的工作检查中发现,该省某县的统计数据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经查,该县统计局按照工作程序搜集、汇总、核算出统计数据后,报告给该县领导人员。县领导人员马上开会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和研究,认为统计局所报的统计数据与本县的实际情况不符,需要重新核实填报。于是,县统计局组织部分析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得到县领导人员的认可后,才向上级统计机构报送。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作案。
1. 
该省统计局这次常规的工作检查行为属于______。
A 预防性统计执法行为
B 查找统计违法隐患行为
C 减少统计违法行为
D 统计监督行为
2. 
省统计局启动核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查处该案件的程序是______。
A 立案、调查、听证、结案
B 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C 立案、调查、告知、结案
D 立案、调查、处罚、结案
3. 
该县领导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是______。
A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B 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C 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D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4. 
该县统计局及其工作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是______。
A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B 篡改统计资料
C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 自行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5. 
对该县领导人员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______。
A 由省统计局向该县领导人员的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B 由省统计局给予该县领导人员警告的处罚
C 由省统计局给予该县领导人员罚款的处罚
D 通报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6. 
该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统计违法行为是______。
A 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 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 拒报统计资料
D 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7. 
根据统计法规定,对该国有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 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
B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C 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熟悉统计业务
D 参加统计执法检查员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执法检查证
8.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______。
A 通报
B 警告
C 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D 罚款
9.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______。
A 与该国有企业协商处理结果
B 进行听证
C 告知其权利
D 履行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义务
10. 
根据《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有权机关对该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可以给予的处分是______。
A 罚款
B 警告
C 记过
D 开除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