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企业应急救援知识竞赛真题2013年
(总分80, 做题时间120分钟)
(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条码答题卡中将其涂黑)共80道
1. 
2013年6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A 5日
B 6日
C 7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 )起施行。
A 8月30日
B 11月1日
C 1月1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 县
B 市
C 省
4. 
国务院办公厅设置(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 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 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C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5.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B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 )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 应急管理
B 预防艾滋病
C 防范恐怖袭击
7.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 国家、省、市三级
B 国家、省两级
C 国家级
9. 
(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 防灾减灾工作
B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C 防汛抗旱
10. 
《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A 矿山 
B 机械加工企业
C 纺织企业
11. 
在应急管理中,(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 预防
B 响应
C 准备
12. 
( )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 应急救援专家组
B 消防与抢险
C 应急救援中心
13.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应急管理体制。
A 预防为主
B 政府主导
C 属地管理为主
14. 
坠落防护应通过采取( )等措施来实现。
A 消除坠落危险、坠落控制、坠落防护
B 消除坠落危害、坠落控制、坠落防护
C 消除坠落危害、坠落预防、坠落控制
15. 
如不能完全消除和预防坠落危害,应评估工作场所和作业过程的坠落危害,选择安装使用( )。
A 安全带、安全绳、缓冲器、抓绳器、吊绳、锚固点、安全网等
B 脚手架、操作平台等
C 升降机、吊篮等
16. 
自动收缩式救生索应直接连接到安全带的背部 D 形环上,一次()使用,严禁与缓冲安全绳一起使用或与其连接。
A 最多可供两人
B 只能一人
C 不宜一人
17. 
在屋顶、脚手架、贮罐、塔、容器、人孔等处作业时,应考虑使用()。
A 安全绳
B 全身式安全带
C 自动收缩式救生索
18. 
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 消防与抢险
B 应急救援专家组
C 医疗救治
19. 
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 ),并开展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应急预案。
A 书面应急预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详细应急预案
20. 
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 ③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
A 包含①、②、③
B 只包含①
C 包含①、③
21.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B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 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2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 2
B 4
C 6
23. 
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 )。
A 应当废弃不用
B 可以免于重新备案
C 应当及时修订
24.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 )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 2
B 3
C 4
25. 
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 ),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 停产停业整顿
B 限期整改
C 关闭或取缔
26. 
对深度超过( )m,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应进行气体检测。
A 1.2 
B 1.5 
C 1.8
2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 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B 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
C 立即抢救伤员
28. 
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
A 专业训练
B 基础培训与训练
C 战术训练
29. 
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 )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 评价人员
B 观摩人员
C 参演人员
30.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 )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 公众动员
B 分级响应
C 属地为主
31. 
属地为主强调( )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 第一反应
B 以人为本
C 安全第一
32. 
()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统一指挥
B 分级响应
C 公众动员机制
33. 
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事故频发场所
B 重大危险源
C 每个操作岗位
3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 )等内容。
A 逃生路线
B 岗位操作规程
C 应急救治措施
35.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 )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A 防爆
B 应急疏散
C 贵重物资重点保护
3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 )。
A 必须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B 视物品毒性决定通风时间
C 必须备好足够的灭火器
37.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 )
A 同一水平
B 低挂高用
C 高挂低用
38. 
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 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B 在患者耳边呼叫
C 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39. 
以下( )症状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
A 感到患者呼吸急促
B 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C 感受患者口鼻处空气进出较弱
40. 
以下( )方法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A 下颚抬高,头部后仰
B 下颚向胸部靠近
C 解开衣领、松开领带
41. 
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 ),禁止穿带钉易滑的鞋。
A 安全帽、衣着轻便
B 安全帽、穿好防滑鞋
C 安全帽、架好安全网
42. 
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 )放在按压位置。
A 手掌掌根部位
B 手背面
C 手掌指端部位
43. 
搬运交通事故伤员,( )是正确的?
A 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B 随意搬抬伤员
C 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44. 
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呼叫救护人员
B 进行人工呼吸
C 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45. 
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
A 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B 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C 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46. 
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时,应该用下述( )方法?
A 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B 火烤气
C 不低于50℃的热水浸泡
47. 
对成人进行心脏按摩时,操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 )厘米。
A 1-3
B 3-5
C 5-7
48. 
脚手架管理实行绿色和红色标识: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红色表示脚手架可能是( ),除搭设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攀爬和使用。
A 不合格
B 正在搭设或待拆除
C 都有可能
49. 
以下物品中( )不能用作止血带。
A 领带
B 毛巾 
C 铁丝
50. 
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 )急救方法不正确?
A 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 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C 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51. 
在坑、沟槽内作业应正确穿戴( )等个人防护装备。不应在坑、沟槽内休息,不得在升降设备、挖掘设备下或坑、沟槽上端边沿站立、走动。
A 安全帽 
B 防护鞋和手套
C 都需要
5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
A 定期组织演练
B 实施监督
C 签订安全责任书
5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利用( )运输剧毒化学品。
A 汽车
B 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
C 火车
54. 
误服强酸后,以下方法中,( )急救方法不正确。
A 大量喝水,并速送医院抢救
B 口服牛奶或豆浆,并速送医院抢救
C 口服花生油,并速送医院抢救
55. 
发现煤气中毒人员,采取以下行动中,(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 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 
B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C 在现场拨打电话求救
56.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 )。
A 实施监督    
B 签订安全责任书
C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57. 
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 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 )搬运是正确的。
A 一人背负运送
B 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C 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
58. 
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A 点眼药膏
B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C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59. 
头部发生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采取下列急救措施中,( )是不正确的。
A 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B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C 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60. 
当有异物进入眼内,采用以下方法中,( )不正确。
A 用清水冲洗眼睛
B 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
C 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
61.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 )方法。
A 马上用水冲洗 
B 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C 去医院
62. 
以下( )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 动脉出血
B 毛细血管出血
C 静脉出血
63. 
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救援之前,应明确监护人与救援人员的( )。获得授权的救援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带、救生索等以便救援,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应携带气体防护设备,除非该装备可能会阻碍救援或产生更大的危害。
A 联络方法  
B 救援方法 
C 救援途径
64. 
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 )做法是正确的。
A 快速奔跑呼救
B 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C 用手扑打火焰
65. 
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 保持原状
B 对破口进行消毒
C 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
66. 
下列( )情况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A 心肌梗塞病人
B 心跳停止并有助骨骨折的
C 触电后心跳停止的
67. 
以下( )急救措施对解救休克病人有作用。
A 心脏按摩
B 人工呼吸
C 掐"人中"穴(位)
68. 
以下( )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A 触电后停止呼吸的
B 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
C 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
69. 
由于脑细胞耐缺氧最差,因此当缺氧( )分钟时,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A 2-3
B 6-8
C 4-6
70. 
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 )。
A 造成颈部损伤
B 病人感到不舒服
C 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
71. 
在脚手架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根据需求设置( )和隔离区,隔离区应设置警戒标志,禁止在安全通道上堆放物品材料。
A 安全爬梯
B 安全通道
C 缓步平台
72. 
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下列( )方法?
A 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B 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C 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73. 
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 )次。
A 10~12次
B 14~16次
C 16~18次
74. 
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
A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75. 
避免手部皮肤接触有机溶剂,应采取( )措施。
A 佩带胶皮手套
B 佩带胶皮手套及用防腐蚀金属容器盛装溶剂
C 使用金属容器来盛装溶剂
76. 
工作现场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现场人员首先应( ),临阵不乱。
A 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
B 带伤者到急救站
C 安慰伤者等待救援人员赶到
77. 
配电室的门必须向( )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A 内外两面
B 内
C 外
78. 
下列( )方法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 隔离
B 避难 
C 个体防护
79. 
对天然气中毒的患者,应采取( )体位放置。
A 俯卧位,面向下
B 仰卧位,面向上
C 仰卧位,头侧向两边
80. 
当发生火灾时,以下几种逃生方法中,( )是不正确的。
A 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B 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C 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