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137
1.医学伦理学的特征之一是
A 灵活性
B 实践性
C 集体性
D 组织性
E 随机性
2.对医术与医德之间关系错误的理解是
A “医乃仁术”
B 有能力做的就应该去做
C “大医精诚”
D 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决策
E 前沿医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必须有医德参与
3.能反映医学本质特征的是
A 人才
B 技术
C 设备
D 管理
E 道德
4.“医乃仁术”指医学道德是
A 医学的本质特征
B 医学活动中的一般现象
C 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D 医学的个别性质
E 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在20世纪的
A 50年代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80年代
E 90年代
6.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
B 21世纪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医学模式
C 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D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
E 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
7.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师提出的根本性医德要求是
A 学习伦理学
B 学习生命价值论
C 学习公益理论
D 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的人文方面
E 注重改变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
8.在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为医学的发展导向
B 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C 为符合医学道德的行为辩护
D 制定与预防、诊断、治疗相对应的伦理准则
E 在医患关系中,只是竭力维护患者的权益
9.高科技应用在医学中所产生的伦理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下列现象,但应除外的是
A 诊治依赖高科技手段
B 高技术低情感
C 高技术手段集中于“三级医院”中
D 滥用高科技手段,造成看病贵
E 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
10.高科技应用在医学中所带来的医学难题是
A 布局不合理
B “植物人”的治疗决策
C 卫生资源浪费严重
D 其使用背离医学目的
E 影响医学人才全面发展
11.在高科技时代强调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医学高新技术
A 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B 促进了医学发展
C 应用中的双重效应提出了新的医德要求
D 在西方被严重滥用的教训
E 应用中出现了许多医德两难选择问题
1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外以下
A 医际之间的关系
B 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
C 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D 医务人员和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E 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关系
13.《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不涵盖以下哪一点
A 为病家保密
B 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
C 尊重同道
D 要有好的仪表和作用
E 为病家谋利益
14.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发表在
A 1913年
B 1903年
C 1883年
D 1813年
E 1803年
15.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A 公民道德问题
B 临床医学问题
C 公共道德的学说和体系
D 生命科学的发展
E 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16.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提出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5年
D 1981年
E 1996年
17.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内容的一项是
A 中西医并重
B 防病治病
C 救死扶伤
D 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E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18.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
A 不伤害病人
B 有利于病人
C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D 尊重病人的自主性
E 公正地对待病人
19.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不包含
A 不伤害
B 有利
C 尊重
D 胆识
E 公正
20.下列做法中不违背医学伦理学无伤害(不伤害)原则的是
A 因急于手术抢救患者,未由家属或患者签手术同意书
B 发生故意伤害
C 造成本可避免的残疾
D 造成本可避免的病人自杀
E 造成本可避免的人格伤害
21.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类似,更强调公正的
A 本质
B 内容
C 基础
D 内涵
E 意义
22.在卫生资源分配上,形式公正是根据每个人
A 都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
B 实际的需要
C 能力的大小
D 社会贡献的多少
E 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
23.对病人不会造成伤害的是
A 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
B 医务人员的行为疏忽和粗枝大叶
C 医务人员强迫病人接受检查和治疗
D 医务人员对病人呼叫或提问置之不理
E 医务人员为治疗疾病适当地限制或约束病人的自由
24.在医务人员的行为中,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
A 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
B 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
C 使病人受益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小
D 使病人受益,但却给别人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E 在人体实验中,可能使受试者暂不得益,但却使社会、后代受益很大
25.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
A 希波克拉底
B 盖仑
C 维萨里
D 白求恩
E 桑德斯
26.医学伦理学尊重原则应除外的内容是
A 公平分配卫生资源
B 尊重病人及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C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D 保守病人的秘密
E 保护病人的隐私
27.对尊重病人自主权的正确理解是
A 必须听从有地位的患者的决定
B 此准则适用于所有患者
C 此准则适用于病人的所有自我决定
D 医生的任何干预都是不道德的
E 承认病人有权根据自身状况作出理性决定
28.对病人自主与医生做主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 病人自主与医生做主是对立的
B 病人自主与医生做主不是对立的
C 强调病人自主,也充分看到医生做主的存在价值
D 强调医生决定,兼顾病人自主
E 强调病人自主,目的在于减轻医生的责任
29.为了切实做到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医生向病人提供信息时要避免
A 理解
B 诱导
C 适量
D 适度
E 开导
30.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在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
A 放弃自己的责任
B 听命于患者
C 无需具体分析
D 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
E 不伤害患者
31.治疗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其实质是
A 尊重患者自主性
B 尊重患者社会地位
C 尊重患者人格尊严
D 患者不会作出错误决定
E 患者提出的要求总是合理的
32.治疗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其道德价值应除外
A 维持社会公正
B 保护患者自主权
C 解脱医生责任
D 协调医患关系
E 保证医疗质量
33.保守病人的秘密,其实质是(或体现了什么原则)
A 尊重患者自主
B 不伤害患者自尊
C 保护患者隐私
D 医患双方平等
E 人权高于一切
34.关于病人的道德权利,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
A 病人都享有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权利
B 病人都有要求开假休息的权利
C 医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越病人要求保密的权利
D 病人被免除社会责任的权利是随意的
E 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具体形式
35.在处理保守医密与讲真话二者关系时应该对
A 慢性病人保密,不讲疾病实情
B 传染病人保密,不讲疾病实情
C 妇科病人保密,不讲疾病实情
D 晚期癌症病人保密,不讲疾病实情
E 早期癌症病人保密,不讲疾病实情
1.德国一位女牙医助理马里翁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送到医院后被判定为脑死亡,后来的全面检查表明:当时该“患者”腹中4个月的胎儿完全正常,如果“患者”凭借现代医术使植物人状态长期维持下去,就可以保证胎儿发育成熟,直至出生;如果让“患者”体面地死去,就必须撤掉生命维持系统。这个难题,要求医学服务认真解决
A 医学中能不能做与伦理上应不应做的矛盾
B 临床诊断技术的问题
C 临床治疗技术的问题
D 服务态度的问题
E 医药卫生资源宏观分配的矛盾
2.一年轻人在打羽毛球时自己的球拍把额头碰破了一块皮,到某医院就医。接诊医生查看后,问明患者属公费医疗,于是开出了CT检查单。查后结果为阴性。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医生诊断水平不高
B 医生对高新技术手段过度迷信
C 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的负面影响
D 生物医学模式对医生的负面影响
E 医院管理不到位
3.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主管医师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2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做所为的正确评价是
A 完全正确,其选择在医学上有充分依据
B 完全错误,医师实行安乐死与杀人无异
C 法律允许,但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
D 法律允许,在伦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E 没有处理好医学决策与伦理判断之间的矛盾,是有着严重的伦理问题的
陕西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因高热住进职工医院,经B超、CT、胃检、抽血、抽骨髓化验等检查后,难以确诊。医生恐延误病情,于是给予高档抗生素治疗,但病情不好转。第16天,该院请某市医院会诊,仍依据上述理化数据而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相应治疗后仍无济于事。病人在这两家医院里诊治达20多天,花费近万元,仍无明确诊断。后来,医院只好请西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某教授会诊。该教授并未盲目用理化检验手段,而是仔细问诊查体,当在病人身上发现了3个极易被忽视的小红点时,病情很快得到确诊:原来是病人在不久前游览西双版纳时被蚊虫叮咬,导致斑疹伤寒。确诊后,病人家属遵医嘱到药店花1.2元钱买了20片四环素,病人口服后痊愈
1.前两家医院的医生出现误诊误治的原因是
A 服务态度不好
B 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C 病人病情太复杂
D 诊断仪器不够档次
E 医生学术水平太低
2.某教授能为病人很快确诊的根本原因是
A 对病人负责
B 医术高明
C 病人病情十分简单
D 前两家医院为他提供了充分的理化数据
E 正确看待诊疗仪器的作用,不盲目的偏信仪器。
3.医疗仪器,尤其是高科技手段大量进入临床,要求临床医师注意防范的伦理问题应除外
A 盲目购进,不能充分利用
B 仪器检查代替医师问诊
C 仪器检查代替医师查体
D 仪器检查代替医德责任心
E 滥开检查单,不能合理利用
美国一女患者,患有严重的脑综合征、慢性压疮(褥疮)、心脏病、糖尿病等,对环境没有感觉,只有原始的脑功能,有自主呼吸,没有认识、行为能力,且无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被主管医师拒绝,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诉的法院否定了这个决定,认为中止喂饲就是杀人。3年后,女患者死亡,她的鼻饲管仍保留着
4.从医学伦理学角度说,此案例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应除外
A 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判断
B 医学上可能做的,不一定在伦理上是应该做的
C 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负效应并存
D 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的冲突
E 传统医德规范与现代医德观念的矛盾
5.主管医师拒绝患者监护人的请求,其理由是:医疗行为必须体现
A 医乃仁术
B 生命神圣
C 不伤害原则
D 尊重患者自主原则
E 以上都是
6.对主管医师的行为的正确伦理评价是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基本上错误,侵犯了患者家属自主权
D 基本上正确,但应弄清患者本人意愿,彻底维护患者权益
E 以上都不是
凌晨,一位被汽车撞成重伤的少校军官被一位好心的老工人用三轮车送到某市医院急诊室。值班医师问刚刚苏醒过来的少校:“带钱了吗?”少校摇了摇头,又赶紧吃力地说:“我是现役军人,能报销……”话未说完又昏迷过去。医生给当地部队打电话,未能搞清伤者身份,于是睡觉去了。到早晨交接班时,发现少校军官已死于候诊室外长椅上。事后,某报记者走访了当事医师。他很委屈地说:“我多倒霉呀!白受了个处分。半夜里,他既没钱又没有伴,我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医院里病人住院一分钱不交就溜走的还少吗?你去试试,不先交钱就给你看病的医院有哪家?”
7.该值班医师出现过错的根源在于
A 没有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问题
B 没有正确处理好能不能做与应该不应该做的矛盾
C 没有正确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D 没有正确适应高科技应用于医学的要求
E 以上都不是
8.医师在接诊此类病人时的最佳伦理选择应该是
A 恪守先交钱,然后给予检查、处置、收入院、抢救的规定
B 先积极抢救,然后再恰当解决收费问题
C 只管抢救,收费是别人的事
D 把棘手病人推给上级医生
E 以上都不对
1.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师
2.为克服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产生的负面效应,要求临床医师
3.为克服高科技应用于医学服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求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