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实务-8
1.按照最新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以下不属于城市范围的是______。
A 城乡结合区
B 镇中心区
C 镇乡结合区
D 乡中心区
2.下列各项活动中不属于生产活动范围的是______。
A 野果的采集
B 经济林木的培育
C 公海中鱼类的生长
D 水坝的蓄水
3.下列各产业中不按主营业务收入来核算其产出的是______。
A 交通运输业
B 住宿和餐饮业
C 批发零售业
D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劳动者报酬范围的是______。
A 雇员应付的所得税
B 住房公积金
C 报销因工作需要的搬家旅费
D 奖励员工的股票期权
5.在以下有关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区别中,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居民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包括消费品(货物),不包括服务
B 居民消费支出仅限于我国常住住户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包括我国境内非常住住户所购买的消费品
C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及公用消费品,而居民消费支出仅包括其中一部分
D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居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而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一部分
6.目前我国年度GDP不变价核算中,采用单外推法的行业是______。
A 建筑业
B 金融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农业
7.下列有关投入产出核算中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各产业部门总投入=各产出部门总产出
B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合计
C 各产业部门中间使用+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
D 各产业部门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最终使用
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范围的是______。
A 社会保险付款
B 保险赔付
C 来自国外的侨汇
D 投资性补助
9.下列工业各行业中属于重工业的是______。
A 化学药品制造
B 化学工业
C 合成纤维制造
D 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
10.下列有关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B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C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D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1.在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的是______。
A 建筑工程产值
B 设备安装工程产值
C 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D 生产设备的修理价值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消费品零售范围的是______。
A 售给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
B 售给来华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消费品
C 出售作为转卖用的商品
D 农民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商品
13.下列各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______。
A 焦炭
B 天然气
C 柴油
D 水电
14.目前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______千卡。
A 7000
B 7500
C 6500
D 6000
15.按照目前我国能源统计规定,下列各项中不能计入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的是______。
A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的能源
B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C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等方面的能源
D 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16.在我国目前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中,没有包括的是______。
A 民办教师
B 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C 兼职人员
D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17.下列各项中不应包括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是______。
A 工资性收入
B 财产性收入
C 转移性收入
D 借贷收入
18.农村居户调查样本轮换的周期是______。
A 二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19.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______计算得到的。
A 各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各地GDP加权平均
B 各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几何平均
C 各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各地居民消费支出金额加权平均
D 各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算术平均
20.我国目前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所用的权重为______。
A 工业品销售额
B 工业品产值
C 工业品增加值
D 工业品产出
1.以下各项活动中属于房地产业范围的有______。
A 房地产开发经营
B 物业管理
C 房地产中介服务
D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
E 房屋产权登记管理
2.下列各项中属于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的有______。
A 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的产品
B 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C 盘亏的产品
D 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E 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
3.我国现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中包括的部分有______。
A 工作津贴
B 安家费
C 加班费
D 生活津贴
E 稿费
4.按照我国现有城镇住户调查制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______。
A 工资性收入
B 财产性收入
C 个人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
D 经营净收入
E 借贷收入
5.为保证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
A 代表性强
B 兼顾不同房地产企业的注册登记类型
C 兼顾不同用途的房地产项目
D 兼顾不同地理位置的房地产项目
E 兼顾不同规模的房地产企业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表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1.2011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656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57万人。请问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______百分点。
A 0.9
B -0.9
C 1.3
D -1.3
2.2011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死亡人口960万人。另外,已知2009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450万人。请问201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
A 2×1000‰×(1604-960)/(134735-644+133450)=4.81‰
B 2×1000‰×(1604-960)/(134735+134735-644)=4.79‰
C 1000‰×(1604-960)/(134735-644)=4.80‰
D 1000‰×(1604-960)/134735=4.78‰
3.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6%。请问缩减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使用的价格指数为______。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C 工业购进价格指数
D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4.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4%。请问缩减名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所使用的价格指数为______。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C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 农村居民零售价格指数
5.2011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上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请问2011年末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______。
A (1/6.3009-1/6.6227)×6.6227=5.1%
B (1/6.6227-1/6.3009)×6.6227=-5.1%
C (1-6.3009/6 6227)×6.6227=4 9%
D (1-6.6227/6.3009)×6.6227=-5.1%
年份 |
城镇人口
(亿人) |
农村人口
(亿人) |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 入(元) |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元) |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 入指数 (1978年 =100) |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指 数(1978年 =100) |
2004 | 5.43 | 7.57 | 9421.6 | 2936.4 | 554.2 | 588.0 |
2005 | 5.62 | 7.45 | 10493.0 | 3254.9 | 607.4 | 624.5 |
2006 | 5.83 | 7.32 | 11759.5 | 3587.0 | 670.7 | 670.7 |
2007 | 6.06 | 7.15 | 13785.8 | 4140.4 | 752.5 | 734.4 |
2008 | 6.24 | 7.04 | 15780.8 | 4760.6 | 815.7 | 793 2 |
2009 | 6.45 | 6.89 | 17174.7 | 5153.2 | 895.4 | 860.6 |
2010 | 6.70 | 6.71 | 19109.4 | 5919.0 | 965.2 | 954 4 |
6.按照上表提供的信息,“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______个百分点。
A 1.4
B 1.1
C 1.2
D 1.0
7.如果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按相应人口放大可分别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请问“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现价收入年均增长比农村居民现价收入年均增长快______个百分点。
A 0.0
B 0.8
C 6.2
D 6.4
8.如果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按相应人口放大可分别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请问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占全国居民收入比重达到______%。
A 76.3
B 75.7
C 76.4
D 77.0
9.如剔除价格影响,请问“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快______个百分点。
A 5.0
B 0.8
C 6.9
D 7.0
10.如剔除价格影响,请问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占全国居民收入比重(按2005年价格计算)达到______%。
A 77.0
B 74.8
C 76.4
D 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