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5
A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策划
C 质量改进
D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E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A 明示的要求
B 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C 通常隐含的要求
D 潜在的行规要求
E 不言自明的惯例要求
A 主观性
B 经济性
C 层次性
D 相对性
E 客观性
A 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
B 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C 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D 用于组织自我学习、自我评价
E 获得国际承认
A 保证产品标志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B 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C 保持产品原有质量
D 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E 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A 可以随意利用、设计质量等图像标志,但所用图案标志必须登记
B 伪造产品的产地
C 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
D 委托他人生产本企业的产品
E 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A 产品担保责任是指产品检查部门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B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
C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是为生产者、销售者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
D 追偿的依据是销售者与生产者、或供货者之间的产品买卖合同
E 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向购买者承担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供货者责任的,消费者还有权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A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
B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C 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一个方法途径,无其他选择
D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已经走向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阶段
E 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
A 程序是文件
B 程序是为进行某项过程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C 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但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
D 程序是为进行生产活动所规定的操作要求
E 程序不是文件,但程序可以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 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
C 质量计划、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D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E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A 审核证据就是得到的信息
B 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C 审核证据包括记录,但不包括事实陈述,必须有文字记录
D 审核证据是能够证实的信息
E 审核证据可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取
A 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B 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C 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效率
D 评价管理体系实现卓越绩效目标的程度
E 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A 第三方审核以相关方名义进行
B 按审核委托方分类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C 审核可依其对象不同分为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D 多体系审核是指两个审核机构共同审核组织的多个体系
E 第一方审核,亦称内部审核
A 1987版ISO 9000系列标准
B 1994版ISO 9000系列标准
C 2000版ISO 9000系列标准
D 2008版ISO 9000系列标准
E 1986版ISO 9000系列标准
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础和核心
B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必须进行纠正措施的验证
C 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
D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E 当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即告结束
A 认可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
B 认可的对象是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的人员
C 产品认证可有强制性或自愿性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一般都是自愿性认证
D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标志只能用于宣传,但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都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
E 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
A 受审核方
B 审核委托方
C 审核组
D 上级质量管理主管部门
E 审核组长
A 合格评价
B 检测
C 认证
D 自我合格评定
E 认可
A 国家标准的代号
B 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C 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
D 国家标准发布的专业代码
E 国家标准发布的地区代号
A 技术标准
B 原材料及半成品标准
C 管理标准
D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E 工作标准
A 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组织的相关方包括顾客
B 供方是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供方不可以是组织内部的
C 质量管理手册是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文件
D 程序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E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A 物理量
B 工程量
C 化学量
D 生理量
E 计算量
A 内部顾客
B 外部顾客
C 目标顾客
D 过去顾客
E 潜在顾客
A 数值表示法
B 语言表示法
C 图片表示法
D 定量表示法
E 样品表示法
A 鉴别功能
B 把关功能
C 纠正功能
D 报告功能
E 预防功能
A 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
B 实现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
C 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
D 已交付的不合格成品要及时收回
E 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
A 国家基准处在全国量值传递的最高点,或起点
B 国家基准是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
C 工作标准是指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一种测量标准
D 社会公用测量标准是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和具有公证作用的测量标准
E 参考标准仅作参考,没有实际的意义,不受法律限制
A 核查随带物品品名、使用技术文件和数量与装箱(袋)单的一致性
B 复核包装箱(袋)内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重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 检查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
D 检查包装材料、容器、箱、袋等是否严密、牢固、无破损
E 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A 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不合格品
B 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 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
D 可以首先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E 可以锻炼员工的技能
A 核算检验人员工作成绩
B 便于质量追溯
C 核算作业人员成绩
D 作为客观质量证据保存
E 明确质量责任
A 过程检验
B 抽样检验
C 流动检验
D 进货检验
E 最终检验
A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
B 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C 检定结果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D 强制检定的对象是企业所有计量器具
E 校准必须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
A 少量不合格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品
B 生产批量大的产品
C 具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
D 需要节省费用的产品
E 某些不可能实现全数检验的检测项目
A 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
B 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
C 相关主管部门自己制定的文件
D 公众可以获得的文件
E 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
A 分析型感官检验
B 视觉检验
C 听觉检验
D 触觉检验
E 嗜好型感官检验
A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B SI基本单位
C SI导出单位
D 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
E SI词头
A 开[尔文]
B 千克
C 牛顿
D 安[培]
E 伏特
A 修约间隔是指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C 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D 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即表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
E 若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A 校准
B 检定
C 测量
D 检测
E 检验
71.该企业在营销员工中开展客户满意度的专题培训,这体现了( )的质量管理原则。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过程方法
C 全员参与
D 管理的系统方法
72.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确定的过程有( )及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 产品实现过程
B 资源管理过程
C 管理职责过程
D 产品输出过程
73.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戴明循环是指( )。
A SIPOC
B SPC
C PDCA
D PDSA
74.该企业组织员工通过与顾客联络沟通、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外部顾客对企业的反映,充分体现了( )的质量管理原则。
A 全员参与
B 领导作用
C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 互利的供方关系
75.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
A 顾客满意
B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C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D 全员参与
76.从事审核等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当经( )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活动。
A 认证机构
B 认可机构
C 培训机构
D 政府主管部门
77.在同一时期内,认证人员可在( )认证机构执业。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三个以上
78.一般情况下,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应对获证组织实施( )监督审核。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79.中国已是签署国际多边承认协议的国家,我国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应标有( )标志。
A 认证机构
B 认可机构
C 安全机构
D 国际互认
8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是一种( )审核。
A 第二方
B 第三方
C 由顾客进行的
D 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
81.王先生在组织内审活动时,要求各部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 )的基本问题。
A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B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C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D 文件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8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重点是对质量管理体系( )的评审。
A 符合性
B 适宜性
C 充分性
D 有效性
83.认证机构向组织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 )。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84.该公司的质量检验科按产品的检验阶段划分为( )。
A 进货检验
B 过程检验
C 最终检验
D 固定场所的检验
85.该公司在进货检验中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
A 对进货的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
B 有一批原材料没有进行检验就进人生产中,并经授权人的批准,但无法保证一旦发现这批货不合格可及时追回和更换
C 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
D 记录了检验的结果,但没有按要求保存
86.对最终检验过程进行了调查,发现以下情况,不正确的是( )。
A 最终检验在产品包装以前进行
B 最终检验是由销售人员完成的
C 没有包装以后的检验
D 在过程检验的结果未出来时就开始进行最终检验
87.陪同人员介绍,该公司在过程检验中有很多的流动检验和固定场所的检验。其中流动场所检验的优点是( )。
A 利于检验工具的管理
B 容易及时发现工序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批量不合格
C 可以节省搬运和送取工作,防止磕碰和划伤产品
D 节省作业者在检验站的排队等候时间
88.从现场抽取了三个数据按数据修约规则进行,如果要求将5.0851修约至十分位的0.1个单位,那么其修约数为( )。
A 5.1
B 5.09
C 5.085
D 5.086
89.如果要求将某产品批量的数据234575按50的修约间隔修约,那么其修约数为( )。
A 234500
B 234550
C 234600
D 234650
90.如果将12.5499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其正确写法是( )。
A 12.50
B 12.55
C 12.6
D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