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纪相关知识-城市和城市规划
A 用地规模
B 经济规模
C 人口规模
D 工业规模
E 建设规模
A 大于城市建成区
B 小于城市建成区
C 等于城市建成区
D 等于城市行政区
E 小于城市行政区
A 一类居住用地
B 二类居住用地
C 三类居住用地
D 五类居住用地
E 四类居住用地
A 一类工业用地
B 二类工业用地
C 三类工业用地
D 五类工业用地
E 四类工业用地
A 工业用地包括露天矿用地
B 工业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C 按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程度,工业用地可进一步分为三类
D 工业用地是指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E 工业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
A 依附于农村土地的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
B 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向各种类型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
C 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地到农村集聚
D 城市文明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E 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景观地域的拓展或更新
A 第一次浪潮是人口外迁
B 第二次浪潮是工业外迁
C 第三次浪潮是零售业外迁
D 第五次浪潮是住宅外迁
E 第四次浪潮是办公室也在一些主要城市的郊外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
A “绝对集中”时期
B “相对集中”时期
C “相对分散”时期
D “比较分散”时期
E “绝对分散”时期
A 基本农田保护区用地
B 坡度超过10%的坡地
C 江河堤坝内的河滩地
D 地下具有开采价值矿藏的用地
E 地震裂度在9度以上地区的用地
A 不稳定的滑坡体本身
B 处于滑坡体下滑方向的地段
C 在地震烈度7度以下的地区
D 朝北的山坡
E 在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地区
A 军事用地
B 需经人加固才可使用的土地
C 经常被洪水淹没,且淹没深度超过1.5 m的土地
D 基本农田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土地
E 受冲沟、滑坡一定影响的土地
A 建筑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B 建筑密度也称为建筑覆盖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
C 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D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是指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道路边界、地块边界的距离
E 城市黄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A 全国
B 省域
C 市域
D 乡镇域
E 县域
A 城市的发展布局
B 综合交通体系
C 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D 各类专项规划
E 建筑形态控制指标
A 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所作的具体安排
B 城市局部地区的空间环境所作的具体安排
C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D 城市发展规模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E 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A 性质
B 发展目标
C 居住区规模
D 发展规模
E 土地利用
A 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的控制指标
B 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
C 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
D 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设计及施工
E 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A 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
B 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C 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D 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E 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A 城市道路
B 自然分界线
C 管辖界
D 行政分界线
E 权属范围线
A 居住楼
B 居住小区
C 居住组团
D 独立式组团
E 居住区
A 街道(级)道路
B 居住区(级)道路
C 小区(级)路
D 宅间小路
E 组团(级)路
A 建筑密度
B 拆建比
C 高层住宅比例
D 绿地率
E 户均人口
A 3.2
B 4.8
C 6.4
D 9.6
A 32
B 48
C 64
D 96
56.该小区的住宅平均层数为( )。
A 5
B 7
C 10
D 12
57.该小区的住宅建筑净密度约为( )。
A 61.4%
B 71.4%
C 6.14
D 7.14
58.目前,A市应属于( )。
A 一线城市
B 二线城市
C 三线城市
D 四线城市
59.B住宅区人口规模一般为( )。
A 25000~40000人
B 30000~50000人
C 8000~13000户
D 10000~16000户
60.B住宅区下列( )用地中,属于住宅用地。
A 配套建设停车场用地
B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
C 宅间小路用地
D 宅间绿地
61.B住宅区中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应不低于( )。
A 25%
B 30%
C 35%
D 40%
62.B住宅区内地面停车率比率应宜超过( )。
A 10%
B 15%
C 20%
D 25%
63.B住宅区内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 )。
A 3%
B 5%
C 8%
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