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实务-4
(总分7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把地价划分为申报地价、公告(示)地价,是按______进行划分。
A.土地价格使用目的B.政府管理手段 C.产生方式 D.土地交易方式
A  B  C  D  
2. 
采用______评估农用地价格,所计算的年纯收益应与其权利状况相对应。
A 市场比较法
B 评分估价法
C 收益还原法
D 成本逼近法
3. 
评分估价法适用于所有农用地价格评估,特别适用于成片农用地价格评估,但前提是必须先确定农用地______价格。
A 主要分值
B 单位分值
C 单位亩产
D 单位面积
4. 
______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A 农业生产传统
B 环境污染状况
C 土壤有机质含量
D 灾害性气候状况
5. 
某企业于2006年10月以出让方式取得的某一商业用地40年使用权,地价为2500元/m 2 。假设土地还原率为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宗地2011年10月的剩余年期地价为______元/m 2
A 2188
B 2595
C 2409
D 2500
6. 
D市某商业企业拟改制上市,其用地面积为1050m 2 ,属于划拨用地,现需补办出让手续。经调查测算,该企业用地的土地年纯收益为12万元,土地还原率为6.0%,当地政府收取出让金标准为地价的40%,则据此条件评估该地块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为______万元。
A 82
B 72
C 181
D 200
7. 
根据农用地自身条件和有关规划的要求,评估对象土地按照所确定的使用方式使用应是多年持续的,并能保持持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______的基本内容。
A 经济的使用
B 合法的使用
C 有效的使用
D 持续的使用
8. 
某国有企业以国家出租方式取得某办公用地使用权,根据合同支付的租金为13万元,租期8年,租金不调整。如果目前同类用地市场年租金为18万元,承租土地使用权的还原率为6%,则租金盈余为______万元。
A 5
B 8
C 18
D 25
9.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用地的利用方式需要能充分发挥其土地的效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用,而且要保持土地质量不下降,并对其周围土地利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和危害,是______的基本内容。
A 替代原则
B 变动原则
C 最有效利用原则
D 合理有效利用原则
10. 
B市某宗房地产,年净收益60万元,建筑物价值280万元,建筑物还原率8%,土地还原率6%,则该宗房地产的总价值为______万元。
A 626.67
B 857.14
C 906.67
D 1000.00
11. 
______应用范围为地产市场不发达,市场交易地价资料不丰富的城市。
A 收益地价资料更新基准地价
B 级差地租法更新基准地价
C 市场变更资料更新基准地价
D 级差交易地价资料更新基准地价
12. 
在实际评估工作中,也可把土地或房地产的未来价值及开发成本用______的方法贴现至估价期日,从而在剩余法公式中没有利息项。
A 贴现
B 折现
C 兑现
D 折价
13. 
M市某工业用地,其土地年纯收益为8万元,土地还原率为6%,则其法定最高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为______万元。
A 131.1
B 126.1
C 120.4
D 133.3
14. 
农用地宗地价格是指具体某一宗农用地在正常市场条件下______的价格。
A 基础期日
B 特定期日
C 基本期日
D 普通期日
15. 
S市按季度编制土地出让价格环比指数如下表,若将发生在3月31日的交易案例按季度修正到当年10月31日,期日修正系数为______。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土地出让价格指数 100 102.36 110.63 98.25
A 105.35
B 98.25
C 118.98
D 111.26
16. 
道路宽度是反映______的因素。
A 交通路线距离
B 交通时间距离
C 交通顺畅程度
D 交通便捷程度
17. 
______完成后,应及时提交给委托方,送主管部门备案,并对所用估价资料和宗地估价报告书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保管,以备查用。
A 估价报告
B 估价结果
C 估价资料
D 估价表格
18. 
城镇对外辐射能力是______。
A 城镇基础设施因素涉及因子
B 城镇区位因素涉及因子
C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因子
D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因素涉及因子
19. 
郊区及农村道路的土地开发程度设定,一般可为达到______。
A 可交工条件
B 可完工条件
C 可竣工条件
D 可开工条件
20. 
______是指附着于农用地上或地下、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青苗、树木的价格。
A 农用地附属物价格
B 农用地价格
C 附属物价格
D 农产品价格
21. 
在选择城镇时,应根据各城镇的行政级别、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重点选择土地市场较为发达、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城镇,以反映重要城镇的地价状况以及地价在不同城镇间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是指______。
A 主要性原则
B 经济效益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有效利用原则
22. 
利用______验证时,宜以涉及城镇数量最多的相应类型土地的总平均价格为主要分等依据。
A 城镇郊区土地市场交易资料
B 城镇副城区土地市场交易资料
C 城镇城区土地市场交易资料
D 城镇主城区土地市场交易资料
23. 
城镇土地分等应根据城镇人口规模和职能特征进行适当调控是______。
A 城镇规模和职能变化原则
B 城镇规模和职能调控原则
C 城镇规模和职能控制原则
D 城镇规模和职能分析原则
24. 
耕作距离、田块大小、田块形状、田块平整度、田面高差等属于______。
A 耕作装备条件
B 耕作开垦条件
C 耕作水利条件
D 耕作便利条件
25. 
在确定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初步方案时以定量分析为主,城镇土地等和级的调整和最终定案宜依靠定性分析,这是______。
A 定级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B 定点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C 定量与定点分析结合原则
D 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
26. 
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划分检查,检查单元总数的______,划分错误不得超过检查单元数的5%。
A 8%~10%
B 10%~15%
C 5%~15%
D 5%~10%
27. 
以工作底图上明显的地物界线或权属界线为边界,将主导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划为农用地定级单元。也可直接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图斑作为定级单元。______适用于所有定级类型和地区。
A 地形法
B 地块法
C 地域法
D 地区法
28. 
采用样地法计算农用地质量分,需要划分样地适用区,是指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他适用区的______。
A 最小单元
B 最大单元
C 居中单元
D 适中单元
29. 
样地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特征与其适用区的其他分等评价单元的特征应具有______。
A 相似性
B 相同性
C 一致性
D 不同性
30. 
承包农用地价格评估同时评估许多宗地时,______需要作适当归并。
A 评估内容
B 评估表格
C 评估结果
D 评估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 
执业土地估价师______登记项目发生变化的,应当进行变更登记。
A 家庭住址
B 身份证号
C 姓名
D 政治面貌
E 法定代表人
2. 
下列属于地租、地价资料的有______。
A 重置价标准
B 入股资料
C 土地开发费用资料
D 房屋造价标准
E 合并资料
3. 
关于确定农用地增值收益,不正确的表述为______。
A 农用地增值收益是指待估农用地因减少投资进行农用地开发整理
B 使农用地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引起的农用地价格的减值
C 农用地增值收益率根据开发农用地所处地区的开发农用地的利用类型确定
D 农用地增值收益率根据开发农用地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确定
E 农用地增值收益率根据开发农用地所处地区的行业特点确定
4. 
土地估价报告在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具体要件有______。
A 地籍调查图件资料
B 土地估价报告备案的申请函件
C 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
D 企业改制方案
E 土地资产处置方案
5. 
确定基准地价评估区域包括______。
A 确定城镇土地的类型
B 确定基准地价评估的范围
C 确定城镇土地的范围
D 确定城镇土地的级别
E 确定城镇土地的均质区域
6. 
参加专业考核人员提交的材料包括______。
A 在考核期内参与项目、或其他相关科研、教学成果的清单
B 专业考核申请表
C 专业考核推荐函
D 专业实践总结
E 在实践期内参与项目、或其他相关科研、教学成果的清单
7. 
关于监测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全国范围的地价宏观监测周期按照年度和季度进行
B 全省范围和全城市范围的地价宏观监测周期按照年度和季度进行
C 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监测周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更长一些
D 重点区段,监测周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更长一些
E 重点城市和重点区段,监测周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更短一些
8. 
全国范围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______进行全面地价动态监测。
A 乡镇
B 直辖市
C 省会城市
D 计划单列市
E 主要中、小城市
9. 
地价变化趋势分析主要采用地价增长率、地价指数等指标,重点对______的增长率的高低比较和排序,并说明变动幅度最大值、变动幅度最小值等情况。
A 不同时期
B 不同区域
C 不同用途
D 不同级别
E 不同类别
10. 
基准地价评估的其他资料包括______。
A 税率
B 历史地价资料
C 土地开发与经营的政策法规
D 规程
E 城镇规划
11. 
关于宗地估价资料整理,不正确的表述为______。
A 对现有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B 判断是否满足本次估价的农用地宗地的要求,并记录所缺资料,以便补充调查和收集
C 对不全、不可靠的现有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补充资料和收集
D 对现有资料数据要妥善保管,并存入档案馆
E 对可靠的现有资料做好记录,以便补充资料和收集
12. 
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定级的基础上,以城镇土地级别图为依据,利用______,按照划分的地价区段数量与范围边界,对各个地价区段的面积进行量算。
A 地籍测绘成果
B 地籍测量成果
C 土地定级资料
D 土地分等资料
E 土地测量资料
13. 
农产品年收入主要包括______。
A 林业收入
B 主产品收入
C 渔业收入
D 牧业收入
E 副产品收入
14. 
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遵循______。
A 透明
B 公开
C 公平
D 公正
E 诚实信用
15. 
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征收房屋的______等影响被征收房屋价值的因素。
A 使用面积
B 区位
C 建筑结构
D 新旧程度
E 建筑面积
16. 
荒地抵押估价,可依据______等有关规定进行。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7. 
评估监测点地价必须进行实地查勘,核实监测点______。
A 区域
B 利用状况
C 形状
D 周边环境
E 位置
18. 
属于城镇地价与土地供需协调度分析内容的有______。
A 平衡度分析
B 城镇地价变化率与土地供需增长率比较
C 协调度分析
D 相同时期协调度对比分析
E 不同时期协调度对比分析
19. 
关于商服用地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商服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土地
B 商服用地出让使用年限最短
C 受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限制
D 商服用地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在地域上选择性很强
E 商服用地出让使用年限最长
20. 
关于居住用地,不正确表述为______。
A.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程度要求低B.市场比较发达
C.居住用地市场交易量小 D.受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限制
E.出让使用年限最长
A  B  C  D  E  
三、情景分析题
E市区现有一栋2000年6月建成的办公楼需要做抵押评估,估价时点设定为2010年6月。该楼在建成后就已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期为50年。已知资料如下:①建筑面积15000m 2 ,容积率为3.0;②全部用于出租,出租率为75%;③同类物业市场租金水平按使用面积计为每月100元/m 2 ;④同类物业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平均为1:1.5;⑤房屋重置价格1800元/m 2 ,耐用期50年,残值率为O;⑥有关出租成本有房产税(按年租金的10%计)、年折旧费、物业管理成本(按使用面积计,每年80元/m 2 )、保险费(按使用面积计,每年30元/m 2 );⑦房地产综合还原率为9%。
请就上述背景,回答问题:
1. 
如果该办公楼所属宗地没有其他建筑物,宗地建筑遮蔽率为0.5,且该办公楼各层建筑面积相同,则该办公楼可能的楼层数为______层。
A 3
B 10
C 5
D 6
2. 
评估机构在评估中,办公楼的市场租金水平应根据______确定。
A 该办公楼实际租金
B 市场同类办公用房平均租金和该办公楼个别条件
C 市场同类办公用房平均租金
D 市场同类办公用房典型租金
3. 
评估机构经过测算,该办公楼年总收益是______万元。
A 900
B 1350
C 1200
D 1800
4. 
该办公楼在估价时点时的市场价格为______万元。
A 6358
B 6949
C 11306
D 10714
5. 
该宗土地在估价时点的单价为______元/m 2
A 9870
B 9578
C 2395
D 2125
N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8年6月在A城市以公开拍卖方式取得一宗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其使用年限70年,容积率为2.0。2009年10月,在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开发商通过对小区规划土地利用率和成本的分析,觉得容积率可以适当提高。后经规划部门同意,将容积率调整为3.0。根据出让合同的有关条款,如果在3年之内适当调整规划按照对历史情况的补充处理,不作为重新供地批复,所以开发商按照当地政策补交地价,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当时针对补地价的计算方式曾有以下不同的主张。
算式1:补地价(总价)=增加容积率后的总地价-原容积率下的总地价
算式2:补地价(总价)=增加容积率后的总地价-原合同出让价
算式3:补地价(单价)=(增加后的容积率-原容积率)×原容积率下的楼面地价
算式4:补地价(单价)=(增加后的容积率-原容积率)×原合同出让价的楼面地价
请就上述背景,回答问题:
6. 
政府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的时候,应该按照______进行补地价。
A 算式3
B 算式1
C 算式2
D 算式4
7. 
该开发商补交地价前,需要补办的主要手续有______。
A 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证
B 原出让方(当地政府)调整规划批复,或重新供地批复
C 国土资源调查方案
D 与国土部门签订出让合同补充协议,补交土地出让金
8. 
下列对评估对象等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容积率为2.0条件下的住宅用地
B 评估对象为:容积率为3.0条件下的住宅用地
C 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
D 基准日:2007年6月签订出让合同日
9. 
假定该土地可以重新拍卖的情况下,拍卖成交价格明显高于拍卖底价,下列关于其中原因的正确表述为______。
A 评估价是宗地在不同市场条件和不同交换形式下地价水平
B 成交价是反映宗地在地产交易或交换等活动中的实际价格,是由交易双方认可的价格
C 评估价与成交价应该是不一致的
D 当地产市场不稳定会造成拍卖价格明显低于拍卖底价
10. 
下列关于补地价政策的建议,不正确的是______。
A 非政府原因的原则上不提倡补地价政策
B 即使要制定补地价政策,应从严控制标准,技术设计上从高收取土地出让金
C 即使要制定补地价政策,应从严控制标准,技术设计上从低收取土地出让金
D 不符合城市规划的不允许补办手续
四、计算题
1. 
某市K公司于2005年6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面积为500m 2 的地块50年土地使用权,并于2006年6月建成一建筑面积为450m 2 的建筑物,建筑物全部出租。
已知当地同类建筑物出租租金一般为每月30元/建筑平方米,每年支付的土地税及房产税为20元/建筑平方米,支付的管理费为同类建筑物租金的5%,年维修费为重置价的3%,年保险费为重置价的0.3%。目前该建筑物重置价为1500元/m 2 ,残值率为0,土地及房屋还原率分别为5%和6%。
试求该地块在2009年6月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2. 
C市有一综合大厦,它于2009年10月底建成,用途为综合,其中1—3层为商场,建筑面积为4000m 2 ;4—10层为写字楼,建筑面积为7500m 2 ,建筑总容积率为4.0。该大厦用地是在2007年10月底以出让方式获得50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地价为1250万元。2012年该大厦所有者拟进行股份制改制,请评估出该宗土地在2012年10月31日现状基础设施条件下(基础设施条件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土地估价师接到该评估业务后进行市场调查工作。
据调查,目前该大厦租赁合同中商场的实际租金为5.5元/建筑平方米·日,写字楼的实际租金为3.5元/建筑平方米·日。同类物业的平均租金水平按可出租建筑面积计算为:商场5.0元/平方米·日(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5%),出租空置率为5%;写字楼为4.0元/日·平方米(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0%),空置率平均为20%。各类物业出租的费用一般为:年管理费为租金的5%,年维修费为重置价的8%,每年需支付税费30元/建筑平方米,年保险费为重置价的2‰,该大厦为框架结构,重置价为3000元/建筑平方米,经济耐用年限为50年,残值率为2%。该城市从2007—2012年物价指数每年上涨9个百分点,当地土地还原率为8%,综合还原率为9%。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