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07年1月
(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学记》指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 )
A 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B 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
C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D 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关系
2. 
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以下哪一个特点( )
A “教育的终身化” 
B “教育的全民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多元化”
3.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A 6年 
B 8年
C 9年 
D 12年
4.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这种观点是(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综合论
5.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遗传 
B 环境
C 学校教育 
D 社会实践
6. 
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和荣誉权
7.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层面上表现为( )
A 授受关系 
B 平等关系 
C 相互促进关系 
D 道德关系
8.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 )
A 课程表 
B 教科书
C 学期教学进度 
D 教学大纲
9.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体现了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具有( )
A 普及性 
B 基础性
C 发展性 
D 阶段性
10. 
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主( )
A 德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后勤工作 
D 行政工作
11. 
乌申斯基指出,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思维,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贯彻 (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2.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13. 
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等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 )
A 班级授课制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教学 
D 现场教学
14.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 )
A 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到“自律”
B 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再到自我为中心
C 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自律”再到“他律”
D 从“自律”发展到“他律”再到自我为中心
15. 
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遵循( )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正面原则
16. 
与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不同,小学德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
A 直观性和多样性 
B 基础性和奠基性
C 直观性和基础性 
D 多样性和奠基性
17. 
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
A 小组 
B 班级
C 年段 
D 全校
18.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互补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19. 
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C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 )
A 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 教师讲课(教学)的方法
D 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__________的基本途径。
22.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_”,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23.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24. 
《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__________的管理体制。
25.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又包括了认知和__________的发展。
26.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和__________。
27.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__________。
28. 
我国《教师法》规定: “国家实行__________。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9. 
社会、知识和_________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0.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__________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__________。
32. 
小学生缺乏直接经验,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向发展,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学要遵循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33.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
34.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__________、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35. 
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包括现场教学和__________。
36.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德育应占有重要地位。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__________作用。
37. 
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
38. 
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和其他学科教学。
39.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__________等。
40. 
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这就表现出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__________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主要有哪些?
42.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43.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4. 
小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
45. 
小学德育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上,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认识。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