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杯”安全发展战略知识竞赛真题2013年
(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50题)
(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笔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本类题共5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安全发展”理念的首次提出时间是()。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10年
D 2011年
2. 
党的()把“安全发展”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
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3. 
党的()把坚持和推动“安全发展”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
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4. 
党的()强调,能不能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A 十七届三中全会
B 十七届四中全会
C 十七届五中全会
D 十七届六中全会
5. 
“安全发展战略”在()文件中被首次明确提出。
A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B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C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D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6. 
安全发展战略要求,发展必须以保证()为前提、基础和保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A 经济社会发展
B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C 资源环境安全
D 国家安全
7. 
安全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安全状况实现(),亿元GDP和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A 根本好转,发达国家
B 明显好转,中等发达国家
C 持续好转,发达国家
D 根本好转,中等发达国家
8. 
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A 综合治理
B 科学发展
C 落实责任
D 协调发展
9.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要坚持把()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区域、行业领域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A 安全生产、安全
B 经济社会发展、安全
C 安全生产、快速
D 经济社会发展、快速
10. 
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业应履行()职责。
A 协同管理
B 属地管理
C 监督检查
D 分类管理
11. 
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包括实现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
A 技术达标
B 考核达标
C 专业达标
D 培训达标
12. 
严格按照“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每一起事故,查明原因,依法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
A 依法依规、及时快速
B 公开透明、注重实效
C 公开透明、及时快速
D 依法依规、注重实效
13. 
《意见》指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②依法治安,综合治理   ③突出预防,落实责任 ④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注重发挥()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方面的作用。
A 注册安全工程师
B 安全评价师
C 助理安全工程师
D 监理工程师
15. 
《意见》提出,企业要定期进行(),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A 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B 隐患风险评估分析
C 隐患专项排查
D 隐患专项整治
16. 
《意见》提出,按照()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
A 谁发证、谁审批、谁负责
B 谁发证、谁主管、谁负责
C 谁审批、谁发证、谁负责
D 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
17. 
《意见》强调,探索建立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
A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倾斜
B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高科技行业倾斜
C 加大对安全基础较差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倾斜
D 加大对安全基础较差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倾斜
18. 
《意见》提出,企业要积极稳妥推行()制度,发挥保险机制的预防和促进作用。
A 工伤保险
B 医疗保险
C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 意外保险
19. 
《意见》要求,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在遇到险情时,要按照预案规定,立即组织停产撤人。
A 作业工人
B 执法人员
C 调度人员
D 值勤人员
20. 
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带头执行现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A 主要责任人
B 重要责任人
C 第一责任人
D 法定责任人
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
A 严格培训、合格上岗
B 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C 严格考核、合格上岗
D 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22. 
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必须全部经()后上岗。
A 技能认定
B 入职培训
C 培训合格
D 考试合格
23. 
严格落实地方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制度。
A 一岗双责
B 一票否决
C 绩效考核
D 目标考核
24. 
强化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
A 前置条件、依法关闭
B 重要条件、依法取缔
C 前置条件、依法取缔
D 重要条件、依法关闭
25.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
A 危害预评价
B 风险预评价
C 风险评估
D 资格审查
26. 
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
A 予以关闭
B 关闭取缔
C 严厉问责
D 上限罚款
27. 
我国提出,到2015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专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到()。
A 90%、90%
B 95%、95%
C 90%以上、90%以上
D 100%、100%
28. 
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
A 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B 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C 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D 创新推动 依法治安
29. 
《规划》提出,要改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条件,到2015年,东部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工作条件建设100%达到(),中西部100%达到(),省级和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
A 标准配置、基本配置
B 标准配置、标准配置
C 基本配置、基本配置
D 基本配置、标准配置
30. 
《规划》提出,要建立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挂钩的安全生产()。
A 信用机制 
B 约束机制
C 监督机制
D 考核机制
31. 
《规划》提出,要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研究制定亟需的地方性()和()。
A 法规、规章
B 法律、法规
C 法规、标准
D 法律、制度
32. 
《规划》提出,鼓励()的地区先行制定地方性安全技术标准。
A 工业相对集中
B 经济相对发达
C 高危产业相对集中
D 行业领域较多
33. 
《规划》提出,要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制度。
A 轮流值岗
B 轮流带班
C 轮流现场带班
D 轮流查岗
34. 
到2015年,国家、省、市及高危行业中央企业应急平台建设完成率达到(),重点县达到以上()。
A 100%、80%
B 100%、90%
C 100%、100%
D 90%、80%
35. 
《规划》提出,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推行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人员()制度。
A 教考分离、定期考核
B 教考同步、继续教育
C 教考分离、继续教育
D 教考同步、定期考核
36. 
《规划》提出,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完善()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A 一线操作人员、普通工人
B 安全监管人员、普通工人
C 一线操作人员、农民工
D 安全监管人员、农民工
37. 
《规划》提出,要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素质教育范畴,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
A 应急救援知识
B 职业健康知识
C 安全防范知识
D 应急避险知识
38. 
《规划》提出,到2013年,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和商贸8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以上。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达标
39. 
《规划》提出,到2015年,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监管监察体系更加完善,各类 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以上,较大和重大事故起数下降()以上,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以上,职业危害申报率达()以上。
A 10%、15%、50%、80%
B 15%、15%、50%、80%
C 10%、15%、60%、90%
D 15%、15%、60%、90%
40. 
《规划》提出,推进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矿井建设,推广应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强化安全班组建设等安全基础管理。
A 环境友好型
B 绿色生态型
C 本质安全型 
D 安全环保型
41. 
《规划》提出,深入推进客运车辆特别是()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非法载客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A 私家车辆
B 长途货运车辆
C 特种运输车辆
D 长途客运车辆
42. 
《规划》提出,到2015年,非煤矿山数量比2010年下降()以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比2010年减少()以上。
A 20%、30%
B 10%、20%
C 20%、20%
D 10%、30%
43. 
《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包含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安全社区建设工程、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安全教育基地示范工程及()。
A 安全文化产品创作工程
B 安全发展示范乡镇创建工程
C 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创建工程
D 安全文艺作品展映工程
44. 
《安全科技“十二五”规划》指出,当前我国安全科技面临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发展需要、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等问题。 ①安全生产科技基础相对较差 ②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③安全生产科技对提升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支持较弱 ④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尚不健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5. 
《安全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依法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引领、()”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新格局,坚持把()作为促进安全生产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重要支撑。
A 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交流、零事故
B 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交流、预防为主
C 企业自主发展、零事故
D 企业自主发展、事故预防
46.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落实()、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制度。
A 国家监管、地方监察
B 国家监察、地方监管
C 国家统筹、地方监管
D 国家统筹、地方监察
47.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以上。
A 10%
B 12.5% 
C 15%
D 16.5%
48.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升瓦斯抽采系统的能力,落实先抽后采和()综合防突措施。
A 四位一体
B 三位一体
C 两个三位一体
D 两个四位一体
49.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要严格客运线路审批和监管,加强客运班线途经道路安全适应性的评估,合理确定营运线路、车型和时段,逐步减少()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班线。
A 800
B 900
C 1000
D 1100
50.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至2015年,建成()国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省、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配备交通安全宣传车及车载宣教设施400套,参加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交通参与者达到5000万人次。
A 6个、200个
B 7个、200个
C 6个、210 个
D 7个、180个
二、多项选择题(20题)
(下列每小题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错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
1. 
安全生产事关()。
A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B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D 党和政府形象与声誉
2. 
安全发展战略从战略意义上就是要推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并且把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A 一体化
B 多元化
C 前提和保障
D 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力
3.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是()
A 对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B 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根本途径
C 促进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D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4. 
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以()为支干,以若干安全生产标准规程和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A 行业性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规范性文件
5. 
《意见》要求,要认真落实事故查处()和现场分析制度。
A 分级挂牌督办
B 跟踪督办
C 警示通报
D 诫勉约谈
6. 
《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与()及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
A 企业信誉
B 项目核准
C 用地审批
D 证券融资
7. 
《意见》提出,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需要()。
A 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B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
C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和基础条件。
D 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
8. 
《意见》提出,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切实落实()的惩治措施。
A 停产整顿
B 严格问责
C 限期整改
D 关闭取缔
9. 
《意见》强调,把安全生产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强化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监管责任。
A 地方经济发展
B 文明建设成效
C 社会管理
D 社会法制意识
10. 
大力推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宣传教育培训等体系。
A 安全保障体系
B 科技支撑体系
C 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 
D 创新管理体系
11. 
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的主要措施有() ①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②建设专业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③改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条件;④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⑤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⑥依法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A ①②③
B ②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12.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9项重点工程包含()两类。
A 以企业实施为主体
B 以企业实施为主导
C 以政府实施为主体
D 以政府实施为主导
13.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是()。
A 执法行动
B 治理行动
C 宣传教育行动
D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4. 
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的具体措施包括()
A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B 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C 构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
D 大力推动安全文化创建
15. 
《规划》提出,要大力倡导()的安全文化。
A 以人为本
B 关爱生命
C 关注安全
D 安全第一
16. 
《规划》提出,建立()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机制。
A 重点检查与全面监管
B 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
C 现场执法与网络监控
D 全面检查与重点监管
17. 
《规划》提出,要健全(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A 省
B 市
C 重点县
D 中央企业
18. 
《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活动。
A 企业
B 家庭
C 学校
D 乡村
19. 
《规划》提出,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领域包括()。
A 城区内化学品输送管线、油气站等易燃易爆设施
B 大型化学品储存设施
C 大型石化生产装置
D 国家重要油、气储运设施
20. 
《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包括( )以及繁荣安全文化创作,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发展安全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安全文化精品。
A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促进全民安全素质和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
B 加快安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安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安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C 建立完善宣教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
D 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
三、判断题(10题)
(请判断下列题干对错,每题1分,共10分,答错不得分)
1. 
安全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
正确  错误
2. 
《意见》提出,企业应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
正确  错误
3. 
《意见》要求,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职业卫生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正确  错误
4. 
《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完善落实瓦斯抽采利用扶持政策,推进瓦斯防治技术创新。()
正确  错误
5. 
《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以市场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
正确  错误
6. 
《意见》提出,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
正确  错误
7.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检查。()
正确  错误
8.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正确  错误
9. 
《规划》提出,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
正确  错误
10. 
《安全科技“十二五”规划》指出,实用技术是科技兴安的基石和原动力,安全生产科技基础建设是安全科技发展的保障,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保障。()
正确  错误
答题卡